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是修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容忍 修养 感悟

    俗云:「得一时之气,省得百日之忧」。有时岂仅是「省得百日之忧」而且是「免贻千古之恨」,可见「之为贵,亦大矣哉」了。民间所熟知的「张公百」史实,张公艺「九代同居」、「百太和」首句:「人间和气福运开,家中吵闹便成灾」,证了和与至为可贵。人是群居的动物,所以第一是要和别人融洽地相处,这样才能生活愉快,也才会由此而得到别人的合作互助,使自己的前途,能够有好发展。「能自安」这句俗语是阐释容给人带来的好处,因为容绝不是消极,却是最了不起的积极行为。此

  • 文章古楼诗续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69-01-02
    关键字: 古楼 诗作 评介

    古楼主剑丞先生诗。自谓始好束野。继喜宣城。论者亦皆云然。先生喜遇胡梓方诗有云。出示箧中诗。味涩如苦茶。众弃子独守。随分趋冷衙。誉我为圣俞。老树著姸花。我心比枯木。虽春不萌芽。何当约子去。还我江海涯。胡君圣俞之誉。先生固亦欣受之矣。石遗室诗话。载先生与杨韵谷论诗。先生谓唐宋诗人独有一梅圣俞。韵谷与争。龂龂不已。窃谓此先生专心学圣俞时言也。当其好东野也。必亦曰唐宋诗人惟一东野矣。学诗者始患不能广。继患不能专。李习之论文。尝言六经之辞。创意造言。皆不相师。故

  • 文章字箴言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忍耐 人生箴言 忍辱

    不可过于忧虑,只须辱待机。能化戾,谦以明心。可与天争时,可与地争利,不可与人争气。遇不如意事,须恬静耐以岁之,若有一毫怨尤之意,便生许多躁扰,不惟累心,亦且累事。耐可以培养浩然之正气。则心平气和精神舒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不可不谨。与小人处,进德之资也,彼侮愈甚,我愈坚,于我奚损哉?诗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称赞中求谦虚,在快乐中求节制,在痛苦中来培养动心耐的力量。

  • 文章楼与百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历史建筑 处世原则 民间传说

    在大埔百侯十字巷的东边小巷子里,有一座建于清朝乾隆初年(一七三六~一七四〇年)的屋宇,名曰「百楼」。我童年时虽然在百楼一带游玩,却弄不清它的含义。一别家鄕几十年,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每当我再次回到家鄕并路过「百楼」时,总要停下来,再看看「百楼」三个大字,赞叹前辈人的智慧和教育后代的用心良苦。最近读到一首《百歌》,感到它正是「百楼」最好的注解,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百楼,是百侯杨姓十四世祖杨协强公所建。相传协强公年青时家境贫苦

  • 文章論劉邦的氣質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明哲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豁达大度 而不露 朴素

    与常异,虬髯居末座,见之心死。」又记「精釆惊人,长揖而坐,神气淸朗,满座风生,顾盼炜如也,……一见惨然。」其光彩照射如是,风姿可谓美矣。然总觉格调不如刘邦高,吾尝思其故,盖即在一成套,一不成套也。李世民有文武之才,文有文一套,武有武一套,就文武之成套而论,刘邦似不及李世民,然刘之不成套,可见其挥洒自如,活力充沛,较之成套为尤高也。况李世民自李渊所承袭,刘邦则一人率几人起义,毫无凭借可言也。刘邦能超脱而不滞于物,能而不露,可以说是一位大勇的人物,以天资灵活

  • 文章古楼诗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熊公哲 出版时间:1969-01-02
    关键字: 古楼 诗作 序文

    三十五年。岁次丙戌。夏六月。公哲有事于庐山。寓居牯牛岭。吾鄕诗老新建夏吷庵先生登山遨游。亦寓居牯牛岭。解后相値。方逊淸光宣间。诗学大昌。湖南。则湘潭王湘绮。福建。则侯官陈石遗。螺江陈弢庵。江西。则义宁陈散原与吷庵先生。最称大家。大氐崇尙宋贤。独湘绮抗怀骚选盛唐。世变日亟。人事迁代。二十年间。凋落略尽。而先生岿然老寿。苍髯古貌。萧疏物外。犹得相与讲论于香炉瀑布之间。亲其謦欬。而稍以慰其瞻慕之诚。不可谓非幸遇矣。兹者嗣君承恪谋重刋遗著古楼诗续。及吷庵词于

  • 文章之心·鹦鹉之志——从胡适先生引述的一则寓言谈起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胡适 鹦鹉 寓言 不忍之心

    日常读书,每次无意中可得一些小故事,颇有深义。如胡适先生在「人权论集小序」中引述的一则如下:周栎园《书影》里有一则很有意味的故事:昔有鹦鹉飞集陀山,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而洒之。天神曰:「尔虽有志气,何足云也?」对曰:「尝侨居是山,不见耳!」下面,胡先生记下他自己的感慨:「今日正是大火的时候,找们骨头烧成灰终究是中国人,实在不袖手旁观。我们明知小小翅膀上滴下的水点未必能救火,不过尽我们的一点微弱的力量。减少良心上一点讉责而已。」小小鹦鹉,祗因在

  • 文章字箴言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忍耐 箴言 孔子 品格

    者众妙之门,小小益,大大益,暂暂益,久久益,化有事为无事,变大事为小事,之人无奈我何。能人所不能者,乃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在悲伤的时候不动,在不幸的时候不言须极大的耐。盛怒之时能设身易地处之,自然觉得耐的眞谛。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违即愤然而发,是无涵养薄福之人也。以谦养深,以涵容养原。孔子饥、顾子贫、闵子寒、淮子辱、张公居、姜公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也,凡遇不顺之境者其法诸。人有拂郁

  • 文章宋朝大儒邵康節漁樵問對培養挑重擔的能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宋瑞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渔樵问对 人尽其才 忍耐力

    宋朝大儒邵康節,寫過一卷「漁樵問對」,其中有一段的內容是這樣的:——樵夫對漁夫說:「我往常挑柴薪,可以負荷一百斤的重量,但再加十斤上去,身體便承擔不起而受傷,請問何故?」漁夫囘答說:「我沒有挑過柴薪,不過以我打漁的經驗來看,也有同感。我曾經鈞到一條大魚,跟我交鬥,我想放棄,又捨不得。想獲得牠,又不能立勝,結果折騰了一天,才弄到手,可是幾乎要溺水沒頂了,豈止是受傷而已。打漁和砍柴雖是兩囘事,可是我們因爲貪心而罹患的情形則是一樣的,一百斤的重量,是在力所能逮...

  • 文章挨罵記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楊德新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挨骂 忍让 讣告 安国钧

    这位同乡说过的话吗?更不愿安先生,为我去争执这无聊的一口气。常言道:让是美德,则能安,同是七、八十岁的人了,用得着这么火大吗?他即不承认说过的话,争论又有何用?症结在此,(如果人能知错,那有争执)。更不愿八十六岁老人,为我䞶这趟混水生气,我是否混蛋只有请诸位同乡公论啦!!住址:台北县芦洲巿正和街四十六号二楼电话:(02)22827896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