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心境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時時勤拂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9期  作者:芯心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尘土 心境 散文 人生 清洁

    赞美。雨后的草木象征什么呢?草木原本是洁净无垢的,但是受到环境的汚染和尘埃的蒙敝,就变得暗淡无光,祇有靠雨水的时时洗涤,阳光的时时拂拭,才会达到淸净洁亮的境界。这个道理,不就像人的心灵一样;环境也能不断的汚染人心,腐蚀人心,唯有时时勤拂拭,不让他长期受到汚染腐蚀,那麽,人的心灵也才会达到淸明透彻的境界。拂家有四句禅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意思就是说,身体如悟道的树,心境如淸净的镜,时时擦拭才不致让俗世的尘埃留心上。是的,人

  • 文章刘先云先生的心境与画境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31期  作者:張俊傑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刘先云 旷达心境 臻美画境

    暗想,千年大树必是本固,万里长流必属源远,先云先生何以能事业嵩寿双美并兼善书画,归其根由在于一心,特就感念所及,略谈先生之心境与书境,一则为先生与夫人九十双寿祝贺,另则为先生第一本画集忝作浅介,藉表衷心敬佩之忱。大家都知道,先云先生是一位闲不住的人,槪以大易生生不息之理,抱天地自强不息精神,在紧凑而有意义的生活实践中,才觉得充实而有意义,先生深诣阳明知行合一的力行哲学,认为人的主宰在心,心之所发为意,意的具现在知,知的价値在行,行的目的在成事,想到知道就要

  • 文章人間愛晚睛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彭鍔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人生 晚晴 心境 《爱晚亭》

    淡江大学三十年,偶多书下两句示诸生,不意这羣孩子,远游海外,各有千秋,花叶满枝,仍不忘旧,刋写抒情之作,剪报寄慰;谢教授冰莹学姊同客金山,友善犹昔,兹检印其「爱晚亭」早年文选,写出亦画亦诗心声,均算是我沾光,共博大雅君子一粲,健厂老人彭锷八六年美西。「天意怜幽兰」「人间爱晚晴」,记得健老师说过:「这是一种心境。唯在晚晴的片刻,才领会得到什么是怜惜,什么是记取。」老师一面说著,一面摇著折扇,多古典的午后!在隐约看到的我,怎能体会这晚晴的诗境和婉柔的情意?后来也读

  • 文章心無罣礙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劉永安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人生感悟 真诚 谦虚 心境

    以美好的心 欣賞周遭的事務以眞誠的心 對待一切人事物以負責的心 做好份內的事以謙虛的心 檢討自己的錯誤以愉悅的心 分享他人的快樂以喜捨的心 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以不變的心 堅持正確的理念以寬闊的心 包容對不起自己的人以感恩的心 感謝所擁有的一切以無私的心 傳承成功的經驗以平常的心 接受已發生的事實以放下的心 面對最難的割捨

  • 文章事能知足心方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回忆 生活条件 物质生活 知足 心境

    「憶舊」並不是件甚麼壞事,有苦亦有樂,苦的是往日情懷,著實包涵了訴不盡的辛酸;樂的是終於熬出了頭,能不心安理得。憶當年隨政府輾轉來台者,當以民國十至二十年出生者,在比例上爲絕對多數,不管軍公敎均計在內,在掙扎和奮鬥的里程上,無論成就高低,那是個人的基本條件和能力攸關,當然命運或造化,也有其或然性,但歷盡滄桑,飽經憂患的際遇則是不相上下,也可說是一致的。因爲在這年齡層的人,正値人民多災,國家多難之秋,不是荒旱,便是蟲患,兵災更是不計其數。就以筆者個人而言,...

  • 文章訪白雲寺住持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1期  作者:陳沅淵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诗作 白云寺 心境

    爲問無生法,雲山路幾重。林疏初見日,寺遠已聞鐘。犬吠花間客,風鳴石上松。支公談正覺,妙理豁心胸。

  • 文章變老是如何一種滋味(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3期  作者:湯麗永  出版时间:2014-01-25
    关键字: 年龄 岁月 人生经历 暮年 心境

    都在哀叹老的可怕,毕竟变老总是无奈、凄苦、残酷的现实,谁都不愿意变老,谁都奢望镜中的自己依然年轻。人生经不起转身,转身即是经年。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说到底,美丽易碎,岁月有痕,人人都会变老,只是迟早而已。既然岁月总会在脸上留下难看的痕迹,老态总归要不请自来,无法抵制,为何就不能笑对人生呢?无论变老是如何一种滋味,我们这些正在变老的人们,必须乐观地看待岁月留在我们身上的印痕,让暮年的自己人老心不老,保持年轻的心境,这也许是拒绝忧伤的最好方式了。马克·吐温

  • 文章不養生而壽,處濁世亦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路統信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养生之道 太极拳 心境 道家修行

    順應自然多年前,曾往溫州街龍坡里,拜訪當時年逾八十高齡的台大中文系名譽教授臺靜農老師,請他談談養生之道,並惠賜墨寶。臺老師為當代知名的書法家,當場題字:「不養生而壽,處濁世亦仙。」條幅,這就是他養生之道的奧秘。所謂「不養生」的養生之道,實即「順應自然」的養生法,也是道家養生的最高境界。人能夠順應自然,其身自安,其心自定,其神自靜。身安、心定、神靜,真氣與大自然相通,靜心澄慮,人體自身的小宇宙,順地球環境的大宇宙融合為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雖處於混...

  • 文章在寫作的路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0期  作者:黃耀星 出版时间:1981-10-30
    关键字: 写作之路 道路崎岖 心境高雅 从容面对

    沒有伴侶,也沒有熟人更沒有人爲你指點迷津那只是一種偶然你闖入了寫作的路上從此就在那兒流連忘返了這不是車如流水馬如龍的平坦大道這只是條幽靜的鄕間小路起伏高低,崎嶇難行却時有潺潺的流水隱隱傳來有輕脆的鳥鳴在枝頭躍動仰望是朗朗靑天周遭是花與草織成的錦緞走在路上,孤獨中有平和與自得有時你急馳,有時你漫步有時你低吟,有時你高唱有時你只是駐足欣賞優美的環境路旁盛開的各色花朵一切隨興之所至,恬然而自適未曾期望會在路上結識一些朋友也未敢期望有朝一日你也會化成路旁一株高雅...

  • 文章攀崖選方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1期  作者:心牢 出版时间:2013-05-15
    关键字: 人生哲理 寺庙方丈 智者心境 高僧哲学

    言要听,但伸缩进退变化,乃圣人之道。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攀爬悬崖,是师出奇题,验看弟子心境如何。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牢,顺天而行者,便是我的心意中人。」不久,高僧在安祥中圆寂。明远成为这座大寺庙的住持,在明远住持下,寺庙新建了一座大殿,名为「心海」,寺庙香火鼎盛,僧徒日众。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