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往事情谊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濃郁的鄕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4期  作者:廣春樓主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乡友情谊 诗作

    从右到左:前排吴克英老师、蓝萼公、郭盛老。后排蓝绍华、蓝占杰、蓝仁昌、范钦高、詹邦畿、朱晋韶、刘应涛、吴克勇。(蓝占柱摄)有朋自远方来情谊深厚而正在惦念著的老友,又从天外飞来,心中欢乐,其乐何如?睽违四十多年的同窗,却在彼此垂暮之年,突然重急于客地,心中惊喜,其喜何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老夫子所用的这个「悦」字,颇是传神,亦最能表达此时的心境。十一月中旬,虎公一些老校友,与来自星马的蓝仁昌、朱晋韶两位学长聚首于台北,开怀畅飮,欢然敍旧

  • 文章我的畫家朋友——封奇蒼先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張興渠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封奇苍 往事回忆 朋友情谊

    在访亲问友中,偶在舍侄处获知奇苍定居台湾的确实消息,同时也得知他已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且在故鄕连云港的艺术馆内亦收藏有他的画作。获此讯息,喜出望外,在返回上海后,当即致函探询,果然于不久之后即获回音。厚厚六、七页的信简,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情谊。我老了,眼花了,看了一半,眼力不济,合眼养神片刻后,接着再看下去。读完一遍,意犹未尽,再读一遍,如此反复多遍。他笔力遒劲,文墨如洗,一泻千里;他不但是画家,也是书法家,他如此傲人的成就,故然是他的天赋资质优越所使然,实乃

  • 文章華中戡校旗下桂省中三人行(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7期  作者:梁雪郎 出版时间:2012-07-10
    关键字: 校园生活 往事回忆 兄弟情谊

    学校。这种对情绪得控管和环境的区隔表现,简直不像是这样年纪的青少年。实际上,觉民是付出了和同龄青少年更多、更沉重的代价才「换」到这样的结果。在他亲撰回忆录「磨炼」中,总共用了一百二十五页篇幅,记录从孩提到青少年一段往事。单看篇章题目顺序:「动荡童年」、「首次逃难」、「离家求学」、「再次逃难」、「走出敌后」、「各奔前程」、「返桂团聚」、「再度离家」等,已大致可了解离乱对周觉民的创伤。若仔细读内容,则更能知道,在抵抗日寇侵略的大时代里,周觉民承受了若干次生死边缘

  • 文章我所認識的李逸伶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6期  作者:朱聲棠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李逸伶 忘年交 往事回忆 故交情谊

    李籥,字逸伶,瑞安人。在一九三九年二月至七月的一段抗戰時期,與我是在永嘉碧蓮甌北中學的同事,他教生物,我教國文。那時他已是六十多的老人了,體康強,喜飲酒,性情剛烈,疾惡如仇。我還不到三十歲,因敬仰其道德文章,我們是忘年交;感情甚篤。他又是級任導師,既教書,又教做人,對學生生活,關懷備至;學生如有病痛,他開了幾味中藥,服了就好;學生如有錯誤,他亦當面指出,曉以做人的道理。由於學校初創,設備簡陋,沒有掛圖標本,他就鄉下常見的實物,隨時進行課外輔導。就當時來說...

  • 文章琦君的書信眞情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楊瑞津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琦君 书信往来 世交情谊 往事回忆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廿四日,應邀參加了甌海區政協召開的”琦君聯誼會“成立大會,下午甌海區政協組織與會者到琦君的老家山清水秀的澤雅北林垟廟後村,參觀廟後小學(即原鑒宗小學)現為”琦君紀念室“。琦君即潘希真(一九一七—二〇〇六)夏承燾的高足,著名的散文作家,臺灣稱其為”國寶級作家“。一生著作頗豐,電視劇連續劇《桔子紅了》就是根據她到小說改編的。二〇〇一年十月琦君曾回故里—瞿溪,參加”琦君文學館“的開幕剪綵。兩處的潘家老屋分別辟為”琦君文學館“、”琦君紀念室“,足...

  • 文章故友林文達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達遠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故友情谊 往事回忆 追思悼念

    瑞安陶山林文達先生和我,是毓蒙工校同學,那時毓工尚在瑞安東山初創。我在毓工只唸了兩個多學期就輟學他去,文達兄則隨毓工遷校溫州西郊,又和我大哥共硯了一段時間,所以我們的關係格外密切。民國三十七年春間我來台灣之初,人地生疏,就是當時已在高雄縣旗山鎮工作於稅務機構的文達兄接待我到旗山落腳的,一住兩個來月,方才找到工作。此後文達兄歷經榮調岡山、斗六、台南而後高雄。我也輾轉至高雄耽了好多年,往還益形頻繁。民國七十年我離高雄益且離開台灣,至七十八年回來定居台南。文達...

  • 文章記述與蔡孑民先生一段交往之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3期  作者:包伯度 出版时间:1979-03-06
    关键字: 蔡元培 交往情谊 往事回忆

    「求是月刊」第一卷第一期載有蔡孑民先生年譜,因憶及民國二十三四年本人與其有一段交往之情,頗想補行記錄送登浙江月刊以資充實。蓋孑民先生為吾紹著名學者,本人自民國九年八月至十二年七月在直隸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及自民國十二年八月至十六年十二月在保定河北大學任敎之際,孑民先生正任北京大學校長。雖南北相距遙遠,不易時常晤面,然無時不敬仰其學問道德以為自身作則。民國十七年八月至二十一年吾由任敎之浙江大學,轉至上海市政府服務,任上海市立園林場兼市立農業試驗場場長。適蔡先...

  • 文章是夢是真,真情勝金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鄧志清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钟治华 读后感 同窗情谊 往事回忆

    读贵刋20期钟治华「是梦是真」钟治华先生是我上年代的学长,1949年由于时势的安排,我们天南地北,音讯隔绝。后台湾解禁治华兄回鄕探亲,我们才得以相见,续叙东窗情谊。他为人处事、尊亲爱鄕、心怀祖国的高贵品德。令人敬仰。治华兄虽在台湾成家立业,但心系故土,爱国受鄕之情见之言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台鄕亲陆续回鄕省亲寻根之时,他便在五华华城(老县城与在鄕亲人与兴建「荣楼」「誉楼」作为台联署所,为回鄕亲友安身,中转提供方便,并嘱其胞弟热情接待,竭诚为台胞服务。他

  • 文章师生情谊似兄弟——追忆李森南老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5期  作者:蘇叔遷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李森南 师生情谊 往事回忆 追悼

    三、四里外的岩庵去玩。岩庵在悬崖峭壁之中,只有一条狭窄的石板小路叫「十八拐」能攀登,十八拐二边有石栏杆维护,倘跨越石栏杆便要坠入深渊粉身碎骨。石栏外面看到的满山翠绿,毛竹参天,松、柏、糖梨(猕猴桃)树相辉映,黄花遍地,猴子跳跃其间,山鹰在云天翱翔,还有野雉在鸣唱,景色十分迷人。我们一边攀登十八拐,森南老师一边给我们结合对我们「动物课」讲解所见到的动物习性及其特点,使我们对「动物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的理解及深刻。与森南老师接近后,我们师生情谊密切

  • 文章懷念在台同學劉陽先先生「重聚與重別」而作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3期  作者:棋梓鎮李啟賢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同窗情谊 往事回忆 久别重聚 散文诗联

    (一)自從別後總情牽 五十春秋兩杳然開放探親回故里 奔馳訪友話桑田台灣君展鴻鵠志 大陸我無宦海緣有幸家鄉風雨順 安居樂享太平年(二)驪歌賦罷各一方 中學同校何曾忘窗前朗誦書聲永 燈下吟哦詩意長萬里問候托簡素 幾番相敘謝穹蒼晚年愛看瓜瓞秀 門第和諧萬事昌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