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制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述繁峙縣歷代的發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賀庭芝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繁峙县 建制 历史发展

    我的故鄕繁峙縣,是一有悠久歷史的好地方。按古禹貢九州劃分,屬古之冀州地。按舊縣志載,周成王封第叔虞爲唐侯,後改爲晉。當時邑內即居有霍人。左傳襄公十年夏五月甲午,滅偪陽。使周內史選其族嗣,納諸霍人。其意爲繁峙春秋晉霍人之地。戰國時屬趙國。按這個記載分析,霍人是晉國的一塊邊遠封地,距今約有兩千三四百年。關於縣名,舊志又說,漢時境內之縣有三一曰鹵城屬代郡。一曰葰(音瑣)人即霍人,在今至水頭村東城地,屬太原郡。一曰繁峙屬雁門群。因此,從秦漢到魏晉,這幾種縣名常交...

  • 文章三秦沿革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3期  出版时间:1973-04-15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史料记载 朝代建制

    選載禹貢雍州之地,舜置十二牧,雍其一也。周武王都酆鎬。平王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至孝公始都咸陽,秦兼天下,置內史以領關中。項藉滅秦,分其地爲三,以章邯爲雍王,都廢邱,(今興平縣)司馬欣爲塞王都櫟陽,董翳爲翟王都高奴(今延州金明縣是也)謂之三秦。高祖入關,定三秦,復並爲內史。景帝分置左右史。武帝太初元年,改內史爲京兆尹,後與左馮翊,右扶風,謂之三輔,其治理俱在長安城中置司隸校尉以總之。光武都洛陽,以關中地置雍州,尋復立三輔。魏分河西爲凉州,分隴右爲秦州...

  • 文章科舉故事妙趣橫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陳步桂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科举 历史故事 封建制度

    近日在友人處看到林白、朱梅蘇夫婦的新著《中國科舉史話》一書,誦讀三日,愛不釋手。洋灑十餘萬言,探討歷史上分科考選官吏體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錯綜複雜的原因,依據典籍與歷代私家筆記,旁徵博引,詮釋以皇帝爲核心的朝廷,通過開科取士的辦法,維護封建綱常,以官治民,達到「平天下」的目的。沿襲千餘年。據該書作者考證,中國的科舉制度,不僅爲周邊國家如越南、朝鮮直接搬用;而且近代歐美的文官考選制也脫胎于此,故西方有學者稱科舉爲中國古代第五發明。本書「科舉萬花筒」(上、下)...

  • 文章羊城花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78-03-31
    关键字: 广州 建制沿革 旧事回忆 见闻

    羊城,是我少年時釣游之地,其流風遺韵,逸興珍聞,有足述者。然料吾粤縉紳先生所聞所見,比我更多,此不過「野人獻曝」之意,或可于「一盅兩件」、「飮茶」「傾偈」之間,「講個古仔畀你聽」;有些還可以「細聲講,大聲笑」,是亦「疏肝」、「開胃」之一道也。羊城,許多人都知道是廣州巿的別號,寰宇記說:「五羊城在廣州府,初有五仙人騎五色羊,執六穗秬而至,今呼五羊。」後人爲紀念這一祥瑞,簡稱廣州爲羊城。淸朝文華殿大學士兩廣總督瑞麟等七人爲總裁、廣州知府張端本等七人爲主修、重...

  • 文章太原城史事紀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賈發義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太原城史 建制 历史事件

    晉卿趙鞅創建晉陽城春秋末期,晉國正卿趙鞅命家臣董安于負責建晉陽城。用銅爲柱,蒿木爲墻骨,採用夯土版築法,「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城堅而厚。秦置太原郡戰國末期,秦國統一六國,秦莊襄王二年(前二四八),秦將鶩攻打趙國,佔領晉陽,並在晉陽置太原郡。劉恒太原任代王漢高祖十一年(前一九六)劉邦爲防禦匈奴進犯,合併太原、雁門二郡爲郡國,挑選衆皇子中「賢知溫良」的劉恒爲代王,以晉陽爲都。平息「諸呂之亂」後,劉恒從太原回到長安稱帝,即漢文帝,在位政績卓著,與其子並稱「文...

  • 文章河東沿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周應星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河东 历史革沿 建制 运城

    注:禹、夏:有人說是一個王朝,可正式史書分禹、夏爲兩個時代。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二章第一節:「戰國以前的書,從不稱夏禹,只稱禹、大禹、帝禹;稱啓爲夏啓、夏後啓。這稱法區別還保存兩人時代不同的意義。」並指出「從啓至桀十六帝十三代。」本文仍以禹、夏爲兩個時代王朝。

  • 文章李氏「根」在隴西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0、41期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陇古建制 修复陇西堂 李氏陇西渊源

    南河、西河、妙娥河等。全县耕地面积一二二·四一万亩,行政区域为2个鎭,23个鄕,二七九个行政村,一六七九个合作社,共有九一〇六七户,四二八〇六一一人,其中农业人口七一二四七户,三八一五三四人,人均耕地三·四二亩,有汉、回、满等十一个民族。陇海铁路天兰段过境,公路四通八达,干线公路有定天、会陇、殪陇三条,是通往兰州、甘南、定西等的交通要道。陇西土地资源丰富,粮食产量稳中有增,林业生产逐年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大家畜有突破性发展,水利设施七〇〇多项」有效灌漑面积

  • 文章河隴史地概述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陳守忠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甘肃历史 建制 历史研究

    甘蕭一省古稱河西隴右,簡稱河隴。它的歷史,地下出土文物與古史傳說能夠相印證的,可以上推到八〇〇〇年,這裡只能講個基本輪廓,基本線索。所以我用了《河隴史地概述》這個題目。在勾畫出一個基本線索當中,有關魏晉南北朝和唐末五代大分裂時期的河隴,可以多講一點,元明淸統一王朝相繼,問題不大,就少講一些。甘肅省,從地形方面來看,是一個山地形的高原,由西北向東南數,可分爲祁連山地、河西走廊、隴西黃土高原、隴東黃土高原、隴南山地、甘南高原等幾個地形區。如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講...

  • 文章祁縣歷史文化名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田茂樹 董振歐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祁县 建制 经济发展 特色旅游

    祁縣別稱昭佘,位於晉中區,北鄰太原。祁縣始於春秋時,屬晉國,當時的縣城在今古縣鎭,晉武帝移今祁城村,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遷今址,已有一五〇〇多年的歷史。縣城古通驛道,爲川陝通衢,今通同蒲鐵路和五條國道、省道,爲交通樞紐。祁縣城以十字街爲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與二十八巷交錯縱橫,六十坑道連通了二萬間民居。城牆周長三公里,佔地五十四,九公頃,呈帽字形,故稱紗帽城,牆高二·五丈,厚一·八丈,護城河深一丈,城四面各開一門。《解放》初期,城牆和大街上的十一座跨街牌坊,...

  • 文章阜寧介紹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郭湯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建制沿革 农业经济 地方社会

    勉蘭郭湯阜寧縣城古爲康阜市,乃鹽產集中營運之區,明初,置廟灣場鹽大使,轄治全境,勉蘭遷阜始祖仲公公,即因任鹽大使而落籍阜寧者。厥後,地日伸,民日衆,遜淸雍正間,劃出山陽縣(今淮安)東部,鹽城縣北部,及廟灣場全境爲阜寧縣,幷就康阜市區而擴建縣城,乃先遠祖諱鐸者董其事也。阜寧縣爲江蘇六十一縣中之地域廣者,亦爲農產物之最全者,東西南北直徑,均達三百華里。地濱黃海,射陽港貫其南,舊黃河貫其北,地當溫帶,且近海濱,冬無祁寒,夏無酷署,東北鄕爲旱田,西南鄕爲水田,一...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