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庙会共返回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儿时——庙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朐陽客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儿时回忆 庙会 农具 特产

    初夏日当头,无风汗自流,碧霞宫外景,为我梦中留!幼时读过诗,非常喜爱诗中景物,从不敢写诗!以上二十字,只是即景回忆,盼鄕长们不吝赐敎。东海城外西南方约里许,有座白虎山,后更名为「白璧」,此山的石头是灰白色,远看确像一只白虎因而得名,山下碧霞宫虽不是名刹,但面积不小,分前后院,面南背北,进大门有戏台,称得上雕梁画栋气派雄伟!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庙会即在此,忆及儿时上元节后,就盼着此日早临,家鄕气候四季分明,该冷的时候冷;该热时就热,绝不会突然间冷热无常,四月

  • 文章趕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6期  作者:陳家端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赶集 庙会 风俗 小贩

    赶集」、「庙会」是个古意盎然的名词,仿佛在现代的工商社会中已经无法找到的事实;然而,在林口鄕却在每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均固定有两次规模庞大的赶集,鄕民沉浸在此古老风貌的欢乐声中,历数十年不变。林口鄕的赶集,应得助于竹林山观音寺。鄕长洪德利说,赶集起因是早年住在下福、嘉宝、瑞平等偏远地区的居民,因交通不便,难得上街购物,故常利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竹林山观音寺拜拜机会,到此参拜并顺便带些日用品、衣物之类的东西囘家,经过数十年的流传,每月两次庙会越来越盛,鄕

  • 文章上党庙会钩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馬書岐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上党庙会 庙会演变 鲍店药材 仙堂寺

    说到庙会,人们自然就联想到寺庙里供奉的大大小小神像,联想到无数信徒那种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的笃信和虔诚。其实神祇是在人类的童年形成的,是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时,这些力量以人格化的方式在人们脑海中虚幻反映。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神似无处不在,进门有门神,囤粮有仓神,做饭有灶神,上山有山神,过河有河神,种地有土地神,在天有玉皇,入地有阎王……,大至开山破土,婚丧嫁娶,小至出门访友、更衣沐浴,几乎都要选时日、择方位、迎福避凶,但是因为队伍巨大

  • 文章車過高公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王觀淸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高公桥 赶庙会 回忆往事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恰逢礼拜天,在妻子的提议下,我们一家四口驱车去赶唐梓山三月三庙会。行至草店北下坡的高公桥时,一阵触景生情的刺痛感,促使我不由自主地刹住车,儿女问我停车干甚么?我便如实讲叙自己三十多年前路过高公桥的情景。那是一个冬天星期六下午,我从枣阳县一中放学后回湖河鎭,五时许,又渴又饿又累又冷的我刚刚走到高公桥,此时,一辆冒着黑烟的货车驶进高公桥,我趁其缓缓爬坡之际顺势扒上车。谁知,不出十米,车突然停住。「巴妈的!找死!」伴随着武汉蛮口音的臭骂

  • 文章比干岭庙会和甜干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郭棟村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比干岭庙会 甜干粮 传说故事

    比干岭,位于山西省潞城市东北十五华里邯(郸)长(治)古道,这里曾是商代微子国的中心地带,当地人民为了尊崇和怀念比平,每年农历七月十九举行庙会,届时,赶会者多达万人,可见香火之盛。史载,比干为商代国君纣王的叔父,官至丞相,因力谏纣王而被剖腹。据传,比干被部腹后忠魂不散,竟未死去,忍痛到微子国来找微子,以图救国之策。当走到山岭时,见路边有一农妇正在一根一根的抽草心,比干好奇地问她:“你把草心抽了,草还能活吗?"农妇答道:“人没心还活着,草为何不能?”比干闻听

  • 文章枣阳传统的庙会、市会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传统庙会 市会 城乡经济

    枣阳自明朝以来,群众为拜佛、朝爷进香,自发到有名望的庙宇,寺观(庵堂)去祈求“神灵”,久之,形成庙会。商贾们便乘机推销货物,组织交易;农民也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利用赶庙会来购买必需品。年复一年,形成了庙会的固定时间,一般在春节后农忙前,即从农历正月到四月进行,也有是金秋八月举行的。一九四九年后,国营合作商业也利用庙会形式,组织物资交流会。十五年前,我受聘撰写〈枣阳财贸志〉,有幸去考察采访枣阳各地的庙(市)会,踏遍了枣阳的“七十二镇店”,访问了数以百计的当

  • 文章扬州观音山之庙会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扬州 观音山 香客 还愿 庙会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談起我們揚州的觀音山如果與三山五嶽相比,簡直小得可憐,只是一個土堆而已。正因爲山以「觀音」而名,爲朝拜「觀音菩薩」的勝地,遠近聞名。觀音山在我們揚州城外的西北郊區,距城約五華里,是蜀崗丘陵地帶的一部份,與平山堂的萬松嶺對峙而立,站在城牆上亦看得很淸楚。從西門經廿四橋、大校場(後改飛機場)到司徒廟,向東經平山堂卽到。如果從天寧門或北門去的話,水路可乘船經瘦西湖,到達平山堂前的大碼頭。旱路經葉公橋、大虹橋、五亭橋,沿着瘦西湖而去或者由...

  • 文章庙会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4期  作者:曹墨石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庙会 端午节 枫泾镇 海慧寺

    今年端午节的电视,各家电视台都有特别节目,分别报导台北、台南、高雄等地的龙舟竞赛,另外还报导鹿港庙会的盛况,令人深深地忆念家鄕的庙会,倍增思鄕之情。笔者出生于枫泾近郊新滨鄕,当地有一所小庙宇,庙外面髹成红色,庙里面供著一尊大老爷神像,白面长须,穿着大红袍,边间另供一座木彫的小老爷神像,看庙的香伙是一位孤老头儿,相貌虽很丑,但人却很老好,当地和隣近鄕村的居民常来庙里烧香许愿,有的还愿是以说书谢神,我童年时曾去庙里听过那种说书,相当有趣。每年的春天还有一次

  • 文章三月三日娘娘庙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孫廣良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娘娘庙会 寺庙 窦娥 格律诗

    一、亙古奇冤動大圜,誣誅孝婦吏凶殘,千秋俎豆揚閫範,問福求安乃笑談。二、婦寺重修煥一新,復瞻竇氏塑金身,香煙繚繞升空際,信士川流上已辰。三、三年不雨竇娥冤,魂魄感天迷信傳,倘若神靈知氣象,何勞測候衛星巡。

  • 文章无锡的『老八谢』庙会(续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9期  作者:沈榮源  出版时间:1995-07-20
    关键字: 老八谢 庙会 城隍爷 戏文

    還有兩廟即無錫、金匱兩縣的城隍老爺。無錫縣在右面因此城隍老爺的頭銜牌,除了「無錫縣正堂」外,還有一付是「敕封顯佑伯」;金匱縣在左面,頭銜牌除了「金匱縣正堂」外,還有一付「敕封顯佐伯」。辛亥革命以后,無錫金匱兩縣合并爲無錫縣,金匱縣城隍也被廢,廟宇改爲縣女中(現十一中)。所以,民國以后城區出會只有七廟,沒八廟了。無錫縣城隍廟在三皇街,頭門匾額爲「無錫縣城隍」,二門的匾額是「你來了麼」,據說,人一死就要到城隍處報到,所以有此匾額,再向裡又是一塊「人有千算天則...

共50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