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州起义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首義答客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广州起义 武昌起义

    一、问:三月廿九广州之役,何以未成,武昌起义,一夕而定,其故安在?答:广州起义是「外打进」,不要说当时只有三百个敢死同志,就是再多些,仍不敢说必可成功。武昌起义则自内发动,从心脏发出的,故一擧手而官长都逃,那得不成功。革命排满运动,自孙中山先生创导,已给全国人心一致的目标,到了辛亥之际,已经成熟,到了爪熟蒂落的时候了。所难的是发动地点和时间,武昌居天下之中心,时间又在三月廿九之后,故武昌擧义而天下应,成功之速,古今未有。二、问:广州之役关系如何?答

  • 文章民族號手林文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7期  作者:姜穆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林文 人物回忆 广州起义 往事回忆

    一火車慢慢的在廣州車站停好了,林文隨着人們下了車。羊城的春末,雖是柳綠花紅,水暖魚躍的季節,可是林文依舊覺得有些寒冷。車站的出入口,淸廷的鷹犬們,嚴格的檢查着行旅客商,顯然前些日子的情報沒錯了。看來他們的行動,眞的已經洩露。這必然使行動受到阻礙了;但是革命就是光明正大的事情,革命也必然要流血的,雖然那是一種危險的訊號,但是林文不在乎,他下意識的拉了拉衣領,從容的走出入口的地方。「有沒有帶武器?」那胡虜粗暴的問。「沒有。」林文說。擔任檢查旅人的鷹犬上下搜他...

  • 文章饒烈士國樑的生平及其遺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0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64-04-01
    关键字: 饶国梁 革命烈士 人物资料 广州起义 遗诗

    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黃花崗之役,四川籍殉難烈士計有喩培倫、饒國樑、秦炳及陳汝環等四人。其中喩饒秦三人,姓名已列入七十二烈士碑文中、陳汝環雖經査出確於此役殉難,但未及列入。此四人中,又僅喩培倫烈士有傳有墓表,傳爲章炳麟所撰,墓表爲楊庶堪所撰。關於饒國樑烈士,在鄒魯「廣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中,載有其被執就義前供詞一段,可由此略窺烈士事跡。至於秦陳二人,則較詳之記載絕少。嘗擬蒐輯資料,加以補充,玆先述有關饒烈士之生平。饒烈士之供詞共約七百字,據供號少峯,年二十...

  • 文章高雷易順鼎與易次明結一段捉放之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易顯南  出版时间:2002-01-31
    关键字: 高雷 易顺鼎 易次明 追忆 广州起义

    他有才识,才能识才爱才,所以他与革命党人易次明(字学高)曾结有一段捉放之缘。当满清末叶,易顺鼎为广东省高州府道台时。易次明则随 国父孙中山先生革命工作,从事高雷一带起义活动,适为易顺鼎逮捕。当时易顺鼎亲自讯问,次明一言不答。予以纸笔,即书斥清廷腐败无能,洋洋洒洒,直达万言。顺鼎为爱惜其才,因此,不加杀害,就偷偷地把次明释放。次明因怀才致免于死。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时,易次明本可与七十二烈士同样地轰轰烈烈地为国牺牲,流芳千古,永垂史册,然,因他不能

  • 文章大埔詩萃(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大埔诗词 辛亥革命 纪念词文 广州起义

    辛亥革命百年咏(二首)翠亨中山故居翠竹木棉小楼红,万卷史书忒有名。学步曾作呀呀语,轰倒帝制是此声。广州起义声声螺号憾羊城,搏杀浩气凝眉峰。志士喋血黄花岗,一柱丰碑入九重。团圆之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春去春又回季节走了一个圆。一个圆字充满吉祥,一个圆字春光无限,哦!团团圆圆,哦!圆圆满满…就为了这个字哦,就为了这个愿望,大年三十除夕夜,天南地北的游子哦,如燕归巢回家,回家庆团圆。

  • 文章(革命史劇)林覺民

    来源期刊:《闽聲》 第19期  作者:吳航林佛生編 出版时间:1968-03-15
    关键字: 林觉民 革命史剧 广州起义 革命先烈

    本事辛亥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中国国民党同志,围攻两广督署,以坚毅不挠的精神,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为推翻满淸专制统治,创立中华民国而牺牲,其慷慨就义的壮烈事蹟,眞是惊天地,泣鬼神。是役中,革命先烈之一林觉民,字意洞。福建省闽县(今林森县)人。生于民国前廿五年,十九岁时东渡留学,进日本庆应大学习文科,并硏究哲学。那时,我国内由于满淸政府腐败,外受到列强政治经济压迫,局势一天不如一天,留学生中有志之士,莫不愤恨,于是纷纷加入国父创设的革命同盟会。林觉民自亦不

  • 文章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4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2011-10-10
    关键字: 广州起义 黄花岗烈士事略 烈士墓怀古 辛亥革命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时,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回到美国,遂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兴建与修筑之经过为文记述,以表尊崇。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将当时战死的、或被俘慷慨就义的七十二位革命党人(实有一百多位壮烈牺牲)的尸骨,安葬于广州东北郊外,并改红花岗为黄花岗,因此历史称此革命党人安息之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回忆我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以及工作时,即曾与同学、内人、女儿去看过,这次返回广西老家经过广州时,又去了一次

  • 文章站在黄花崗陵園門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广州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感怀诗歌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遗骸,仅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値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烽焰连连直悬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

  • 文章碧血黃花·千秋共仰——革命歷史的巨輪——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廣州之役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7期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广州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辛亥革命 林军民与妻书

    中华民国崛起于亚洲大陆之上。这里且说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①庇能会议,决定辛亥广州起义民元前二年(一九一〇)九月 国父由美南返,约集黄兴胡汉民赵声在庇能开会,决再度在广州起义。 国父旋赴美筹款,军事交由黄兴等主持。②辛亥广州大擧,数易起义之期三月初十,黄兴等在香港召开干部会议,以原定三月十五日起事仓卒,改为廿八日。组织先锋队八队,每队百人,精英同志担任选锋。三月廿五日黄兴由香港到广州。再召集会议,因订购的枪械,廿九日始达,乃决改期廿九日擧事。时广州风声更紧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