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平反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翁同龢为杨乃武平反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2期  作者:蘇懷一 出版时间:1992-11-01
    关键字: 翁同龢 杨乃武 平反寃案 秉公执法

    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淸末四大奇案之一,留传至今,家喩户晓。不少戏曲评弹以至电视,都曾演播,吸引了广大的观众。可是「杨案」最终得以平反,实得力于我鄕先贤翁同龢甘冒风险,认眞覆查的结果。可惜这段重要关节,或因翁氏晚年遭削职归籍,沦为罪臣,好事者故意廻避,不便编入剧本,而渲染了刑部侍郞夏同善和醇亲王为杨乃武翻案,所以鲜为人知。近阅中国近代史丛书,道及此事,并参证翁氏日记,爰特简述以飨读者。当一八七五年(光緖元年)十一月十五日,杨乃武一案已蒙寃二年,正处候斩之际

  • 文章清季轟動浙省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6期  作者:王傑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杨乃武与小白菜 杨乃武奇案 杨乃武平反

    醋,骨骼受伤及特定部位,即现出靑紫红各色,凡无毒或无伤痕,骨则呈白色。),案情发展到此,葛品连之死,非由杨乃武及葛毕氏之谋害毒毙,已得结论,遂予释放。杨乃武虽蒙平反,免除刑责,然踝骨已碎,步履蹒跚,仍囘余杭重理旧业,且益恣横,光緖二十二年,复遭杭州知府侯官林启(字廸臣,光緖二年进士)之捕治,嗣乃移居上海,在申报馆任主笔有年。毕氏南返后,即嫁与何春芳以终;一说削发为尼,未知孰是。据说当刑部审讯之日,京中人士至刑部法庭观审者如堵墙,几无揷足之地,均为欲睹毕氏之

  • 文章王守仁十歲能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0期  作者:恆老  出版时间:1974-10-30
    关键字: 王守仁 作诗 平反 人物事迹

    王守仁,明浙江餘姚人,字伯安,築屋於陽明洞中,自號陽明子,人稱之曰:陽明先生;父名莘,號德輝,成化十七年憲宗時第一名進士,官至南京吏部尙書,有器度,事親至孝——祖母岑氏,溫良恭儉,百歲而終……孝宗弘治十二年,守仁應試中進士,翌年授刑部主事,正德年間,武宗命其巡撫南贛,平大帽山諸賊,定宸濠之亂,明代「文臣用兵」,未有如守仁者,卒年七十歲,贈新建侯,諡文成,其學說良知良能爲主,外稱姚江派。相傳當時守仁孕育其母腹中者歷十四閲月,生前一日,祖母夢見神人從雲中送下...

  • 文章(专载)山东同乡会平反澎湖冤狱案暨要求发还员林实中眞相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盛士畊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学生冤案 联名提请议案 冤案平反 平反准备事项 澎湖防卫部子弟学校 学校接管 冤案影件

    壹、平反澎湖冤狱概况一、冤狱之由来民国三十八年大陆局势逆转。山东十余所流亡在江南之中学凡八千学生,随政府南下至广州,当时风雨飘摇,人心惶惶,不知何去何从,适有澎湖防卫司令部派罗延瑞副师长来广州告称:「其司令官李振清中将祖籍山东,愿以同乡之谊,接全体师生去澎湖」,经与敎育部官员及山东省主席秦德纯、敎育厅长徐轶千,召集各学校校长会商达成协议:八千学生及所有老师一同去澎湖,年在十七岁以上者,半训半读,十六岁以下者及女生另立学校受敎。于六月下旬第一批抵达澎湖渔翁

  • 文章鄉先輩李鴻文傳略及其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李鸿文 平反冤案 阻拦山炮 《前尘回忆吟草》 民国政绩

    者达七百余人。著有《民法槪论》及《刑法槪论》。先生同时任臬署发审局正审委员,曾平反一大冤狱:因晋州商人,行至赵州,被劫;由赵州捕获抢犯六人,均以死罪定谳。至秋审时,翻供,发交先生覆审。先生详察案情,觉有可疑,即嘱由两县学生,回籍代为查访,旋得晋州学生函吿:「此案系舖伙欺骗财东,假报抢案,因分赃不均败露,已由财东控县问明,追出赃银,将舖伙办罪」等语。先生闻知,即驰赴晋州,提回原卷,呈明臬司,将此六人提堂,均以无罪释放;六人叩头至于流血,连呼青天者不止。旧例

  • 文章(會務要聞)一年來的回顧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盛士畊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会员大会授奖名录 两岸互访 敬老团拜 冤案平反 捐款名录

    日)假悦宾楼餐厅与齐鲁文经协会合并举行,本会名誉理事长孙运璿资政,亲临指导,除颁发山东学子在学奖学金外,幷举行茶会,老、中、少三代同鄕共约五百余人,齐聚一堂,话故鄕风物,谈往年趣事,论古评今,格外热烈,对增进同鄕情谊助益甚大。四、颁发山东子女在学奖学金:今年在学奖学金仍如往年在春节团拜时颁发,计大专组七人,每人壹万元,高中(职)组一人,每人伍仟元,共支出柒万伍仟元整。五、赓绩推动平反「山东流亡学生在澎湖之冤狱案」我山东流亡学生在澎湖之冤狱案,迟迟未能结案,年来

  • 文章澎湖冤案我的受害經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盛士畊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澎湖冤案 澎湖编兵经过 顽固队管训 管制自由 平反工作

    壹、前言民国三十八年山东八所联中,凡八千师生在澎湖的冤狱案,我是受害者之一,半世纪以来,我也曾追随先进为平反工作,略尽绵力,可是当去年申请平反时,我却被所谓「七人小组」排斥在外,内心至感不平,爰将当年受害经过曁感想,略陈于后,以就敎于鄕贤先进:贰、我到澎湖被编兵的经过民国三十四年,我初中毕业于烟台市立一中,以成绩优异得直升该校高中,尙未上课,日寇投降,中共攻占烟台,将该校改称东山中学,在中共眼里我是不受欢迎的敎条主义学生,备受打压。三十五年二月我逃往靑岛

  • 文章八年抗戰勝利的滋味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李發强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抗战感言 侵略成性 领土油田染指 南京受降 事变侵害中国 和平反思

    艱辛的抗戰、苦澀的勝利、失戀的和平、悲喜的台灣。一、侵略成性的日本今年是我國對日抗戰勝利和台灣光復的六十週年,也是「七七事變」對日抗戰的六十八週年。十八年前,爲了痛訴日本侵華的罪行,筆者曾在本刊第五期,發表一篇題爲「七七事變五十週年、回憶日閥三進三出棗陽所致疾苦及感言」的小文。歲月匆匆,面對國家的處境和世局的變化,憶往思將,特別是日本侵略成性,最近又一再製造事端,並多方否定侵略事實,再激起兩岸中國人空前的抗議遊行。如抗議日本不如德國坦承侵略,作眞誠道歉,...

  • 文章(祝賀特輯)回顧半世紀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期  作者:盛士畊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乡会世纪回顾 抗拒受害 强制入编 冤案平反 协助返校就读 两岸互动 联谊团拜

    送冬衣…确为同乡解决了不少困难。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我山东子弟在澎湖所设学校迁往员林时,是我同乡会将座落于中山北路的会馆出售才能购得土地兴建校舍,顺利设立国立员林实验中学。先贤的大功大德,将永垂青史。爰将本世纪来本会的重大工作概况。简述于后:贰、援救在澎湖受难之山东流亡学生幷推动冤狱平反:民国三十八年大陆局势逆转。山东十余所流亡在江南之中学凡八千学生,随政府南下至广州,当时风雨飘摇,人心惶惶,不知何去何从,适有澎湖防卫司令部派罗延瑞副师长来广州告称:「其司令官

  • 文章棗陽一中上學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衛光立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幸运被录 开学报到 枣阳一中介绍 十里不同俗 木梳蓖 洋布装束 南北口音 方言对话 条件艰苦 伙食简单 洗刷不便 农业合作社 贷款上学 享受助学金 整党整风 反右斗争 后期平反

    民國31年(1942年)生於棗陽太平區。棗陽師範學校畢業。曾在人民解放軍服役至正團職專業。後在襄樊市地方誌辦公室任職,已退休。曾主編《襄樊市誌》及多部地方文史書刊,著有《燃燒的夕陽》等多部文學作品。育有三女。現住襄陽。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