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平仄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詩的傳承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羅鏑樓  出版时间:2001-04-30
    关键字: 楚辞 唐诗 传承 平仄结构

    难」,其中「明、珠、交、珊、瑚、难」皆为时长较大的调位。故「长长」「短短」相连即可跳过「四声」「平仄」之名而有「平平」「仄仄」相连之实。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建安平仄二分的诗,是经口语辨调后,以「长长」「短短」相连的结果。辨调是随语言学习而能,避秦始皇讳,念「政」成「征」就可为证。何休(公元一二九—一八二年>注公羊,有「伐人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伐短言之」,是东汉时,四声已认知为「长」「短」二类的确证。建安以后的诗人,必须辨别平仄,日久则字各有类别

  • 文章詩詞初學迷津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張忠語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诗词 学习方法 平仄

    说千百年的诗人,同此风月、共此花草,偶或意会字触,便说是剽袭、是仿效,岂非冤诬。记得两峰居士给袁枚画像。袁枚说两峰以为是我也,家人以为非我也。是我非我,姑且不论。只好说两峰画中之我,一我也。家人目中之我,一我也。各作各的诗,是不是学某人的,就各说各的吧!诚然诗是学来的。不过诗的学习,有如奕棋,所能学的,是马走日字相走田的基本法步。须知棋无重局。当其对奕谋著时,是要全靠心拟神往的,同样的道理,诗之所能学的,只限于平仄格律。结果是诗不能不学,而又无成法可学

  • 文章诗的绝、律句平仄基本排列组合分析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6期  作者:陳友儀  出版时间:2012-02-11
    关键字: 诗句 平仄排列 韵律

    壹、五言绝、律诗的平、仄基本排列组合一、五言绝句仄起模式(首句第二字)1 2 3 4 5 6句A1 仄仄平平仄仄1B1 平平仄仄平平2B2平仄仄平平3A2 仄仄平平仄仄4五言绝句平起式(首句第二字)1 2 3 4 5 6句A1 平平仄仄平平1B1 平平仄仄平平2B2 仄仄平平仄仄3A2 仄仄平平仄仄4直排数字1至6是每句基本模组的字数编码。先切掉第六字就成了标准的五字句。A组的A2必须放在最后一句。每句的第1、3字的平仄可以灵活运用,但第2、4字

  • 文章讀史感詠讀後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2期  作者:北元  出版时间:1975-07-15
    关键字: 论语 平仄 绝句 文咏诗 史感咏

    不够风雅,不但做不出好诗,连看诗都怕,自更对诗不能说些什么。但有一点,觉得好诗不在乎平仄音韵,端在诗思是否新颖脱俗。平仄音韵不过是诗的躯壳,诗思才是诗的灵魂,无诗的躯壳固不能完全算诗,无诗的灵魂更不能算诗。诗思不够新颖脱俗,自然也非好诗。常见很多诗,为求新颖,每多走奇险僻径,于是便有翻案文章出现;也有为求脱俗,便每从放逸上入手,于是便出现了若干逃避现实的作品。至于那些全无半点诗意的诗,徒然有了平仄音韵,那更是等而下之了。笔者认为此类作品,只能算是以诗为体裁

  • 文章淺談詩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9期  作者:胡傑洲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古诗 平仄韵律 介绍

    话不错。但是诗绝不祇是一种消遣,诗调平情感,也就是节制情感。」可资参考和体会旨意。至于新诗,是不依旧规则而以语体文字写成的诗,本文不加讨论。兹将上述五言绝句诗、七言绝句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分别举例讨论;至于五言古体诗及七言古体诗,因限于篇幅,则不加举例硏讨,而就简单说明古体诗之作法、音、韵之运用而已;古体诗多以两句一韵,而且可变韵。一、五言绝句诗㈠平音起之五言绝句诗: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文章讀書劄記——對聨文學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丘祥和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读书剳记 对联 句式平仄 词性 修辞

    有纪晓岚、郑板桥、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鳞、俞曲园、王湘绮…等名士,无不喜作对联,广泛运用,不论时令节日,婚丧庆吊,山川名胜,寺观亭台,都配上对联,用为装饰,或记其胜,或颂其德,或明其志,或抒其情。因此,千数百年来,对联成为一种特殊文体,是一种不限字、不限句、不限文言、白话,只要辞意贴切,对仗工整,音律协调,可以是亦庄亦谐之经济、对仗,文艺性之应用文字。职是之故,名联、巧对、脍炙人口。佳作、妙语,笔不胜书。对联为一种对仗工整文体,所以对联须平仄相对、字句相对、词性

  • 文章詩作淺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江右蓮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诗作 平仄音韵 诗的沿革 绝句律诗

    迄数千年来,大多诗人,仍多爱好,有人誉之为中国传统诗,是中国诗学,无可取代之崇高荣誉。唐时绝句、律诗,均有五七言之分,以平仄造成声韵之对调,以声韵配合平仄之对和悦耳动听,诗而后能入乐,再由乐之旋律表达,诗的内涵情感,才能发挥尽致,所谓「诗歌一体」是自然,亦是必然。现在先谈绝句,平仄谱如次:一、七绝平起二、七绝仄起五言绝句平仄,依右谱上五字论。谱内有「┴」符者,是应仄,亦可用平;有「┬」符者,是应平,亦可用仄。「△」符表示押韵。「拗句」是本诗第三句末字,通常

  • 文章聲律的薪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羅鏑樓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声律 历史传承 律诗 平仄句法 诗词研究

    前言:律诗作者必须熟知三事:一、平仄律。二、「不论」「拗救」「拗对」之理。三、声律。律诗虽不能摒弃平仄律,但声律才是律诗的主体。杜甫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又说:「新诗改罢自长吟」,是富有启迪性的话。自两宋词兴,诗的声律式微。清人仲是保序声调谱云:「唐诗声律迄元来微矣,明季寖失,古诗尤甚,吾虞冯氏始发其微。于时和之者有钱牧翁,及练川程梦阳,若后之娄东吴梅村,则又闻之于程氏者矣。顾解人难得,惟新城王阮亭司寇及见梅村,心领其说,方欲登斯世于风雅,执以律人。人

  • 文章枳園聯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对联 中国文学 各种对联 平仄 五声

    回忆十一岁时,私塾先生敎我们(我和程聚昌、刘长芹)学做对联。并且说:「对联,是中国文学的骨干。律诗里有两付对联,文章里也有对句,骈文对句更多。并用手指著门上贴的对联说:「这叫『门联』(也叫『春联』,新春过年时贴的。)客厅里挂的叫做『厅联』,柱子上贴的,叫做『楹联』。人家娶媳妇,门上贴的叫『喜联』。老人过寿时,门上贴的叫『寿联』。送死人的叫做『挽联』。」又说:「欲学对联,先要知道『平仄』。欲知『平仄』,先学呼『五声』。」我问:「五声,如何呼法!」老师在水牌

  • 文章漫谈近体诗与平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王鼎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近体诗 韵律 平仄 四声 五律 诗词理论

    湖口 王鼎讨论近体诗,此限于五七言律绝而已,平仄是其特色之一。前于《近体诗与押韵之硏究》一文已言之,不赘。平仄㈠关于平仄,先须讨论「四声」。一、四声之名,初见于晋张谅《四声韵林》及刘善经《四声指归》。(见《隋书·经籍志》)二、明顾炎武说:「梁陈间四声之论乃定。」三、《梁书.庾肩吾传》:「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四、四声当指「平上去入」而言。⒈《南齐书·陆厥传》:「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⒉沈约《四声谱》:「上去入为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