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范学堂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甌海公學創辦七十周年追記温州青年學生愛國英勇表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3期  作者:史永珍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五卅惨案 瓯海公学 师范学堂

    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阴谋和上海租界当局屠杀中国工人、学生的血腥罪行。纪念创校一周年的《六八特刊》更强烈充分而地显示瓯公学生坚决反帝的革命斗争精神。当时奉行孙中山先生遗训的温州政治组织对瓯公的第一周年校庆特地送来四言体的贺诗。全部刊载本校创办经过、办学计划和现状资料的《瓯海公学概况》,瓯海道道尹张宗祥特地为它作了封面题签。当时温州城区正规的普通中学只有清末兴办的公立的温州府学堂和温州师范学堂(二十年代底合并称浙江第十中学即后来的温州中学——温州第一中学);此外还有

  • 文章先烈楊禹昌傳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6期  作者:失名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杨禹昌 保定陆军师范学堂 袁世凯 黄复生 周开庆

    吴江湘水,罔不留鸿爪焉。禹昌固贫,频年羁旅,不免阮籍囊空。有李文澜者,资中大侠也,资以金,令入京,折节读书,沈机以观天下变局。禹昌极心领之。来京之二年,入保定陆军师范学堂习文学。己酉,以第一名毕业,充淸河陆军中学堂教习。庚戍冬,丁母艰,匍匐奔丧。葬毕返,校长以经费支绌,议节缩,教习纷然辞席,禹昌亦与焉。诸生送之,辍棹停骖,悽然惜别,其他则无是也。阅数月,学部仍派充旧任讲席。武汉起义,禹昌与诸志士约分道扬镳,以资指臂助。己乃偕数人南下,至港,得黄复生介绍

  • 文章張田民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林善 出版时间:1970-10-02
    关键字: 张田民 师范学堂 社会改革 留学日本 同盟会 官员

    张田民先生原名邦桢,号天民,民前廿一年生于江西省乐安县金水鄕大金竹村。父兆捃公,务农,先居于二十里外之高山小墅岭上,生活艰苦;中年,阮太夫人来归,始徙大金竹村,耕田以外,兼营零售商店,家境渐趋宽裕。先生于临川师范学堂毕业后,任乐安县立小学教员,课余致力于社会改革运动,如女子放足、破除迷信、推翻绅权、男女平权诸事,鼓吹不遗余力。先生终以男儿应志在四方,乐安僻处一隅,难展抱负,遂毅然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习政治,因得与本党先进李协和、彭素民、张继、姜伯彰诸

  • 文章蔡愛仁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蔡爱仁 研究经史 师范学堂 国文教习 文学教授

    蔡吉士(一八八六—一九八四),字爱仁,号爱庐,以字行,江西宁都人。民前二十六年(一八八六)即清光緖十二年丙戌,八月初二日生。父人玉,字良璧,母氏卢,育六子二女。爱仁居仲,十二岁读诸史,十五岁撰策论,十七岁入县学,二十四岁擧宣统元年己酉末科拔贡。承易堂诸子之流风遗韵,与其族祖白采,号鸥迹先生之家学渊源。介洁夷简,沉潜经史,治古文辞。虽经太和殿试,分发部曹服务,而无意仕路,离职南归,入江西优级师范学堂,研肄理化,慨然以敎育后进为己任。武昌起义,爱仁以素具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