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岭南共返回6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增城掛綠美名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陳力華  出版时间:2008-10-31
    关键字: 增城 荔枝 苏轼 岭南

    :「增城县搜山有荔树高八丈,相去五丈而连理」。元代陈大震编纂的「南海志」有记载「荔枝,今佳品多出增城」。增城荔枝飮誉岭南。清初屈大钧著「广东新语」载,荔枝以增城沙贝(今新塘)所产为最,土黄润多砂,潮味不到,故荔枝绝美,自「挂绿」以下数十种。色、香、味迥异他县。其中早熟品种有三月红、水东、玉荷包;中熟品种有状元红、黑叶、妃子笑、犀角子、白醋子、早禾串;迟熟品种有桂味、糯米糍、怀枝、尙书怀、雪怀子等,成熟期最早与最迟的品种相隔四个月。优良品种有糯米糍、桂味、雪怀子

  • 文章岭南罗氏源流及其发展经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羅晃潮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岭南 罗氏 源流 传承

    ”本自颛顼末胤,祝融之后,受封于罗国,子孙以为氏,这便是罗氏之始源。由上可知,罗氏先民原就是生活于黄河、长江流域,活跃在中原地区,是黄帝嫡裔,祝融之后,与中原各族先民逐渐融合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随着历史的演进,人口的繁衍,他越黄河,渡长江,散居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再进入岭南,经历了悠长的历史时代。二、兵分两路豫章罗氏由梅关入粤经南雄而转徙珠江三角洲的一支脉正是发生于宋季罗贵率领南雄珠玑巷三十三姓九十七户人家南迁的史事前后,这是最早有史记录开发珠江三角洲

  • 文章岭南摄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0-06-30
    关键字: 岭南摄影 岭南风光

    (注:一日之計在於晨)(注:揚帆)作者譚澤球,廣東吳川縣人,任小學教師時,香港世伯許先生贈其西德製老爺相機一台,如獲至寶,從此苦心鑽硏攝影,加以家學淵源,作品取材上乘,迭次參加國內外展出,多次獲選,台灣『攝影天地』月刊,82年9月號曾刊出其作品七幅。他對郎靜山大師尤為崇拜。—倪文達簡介—(注:網)(注:豊收)(注:滿載)

  • 文章岭南画派与岭南三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歐豪年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岭南画派 创始人 岭南三家 特点

    前贤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论文固然,以论艺术,亦无不然。中国自先民之草创象形文字始,状物图形,历周而秦、汉、魏、晋、南北朝,由实用演变为政敎,宗敎作用。唐、五代、宋、元诸大家物富创作精神,国画艺术,始得由附庸发展至独立,于此漫长过程中,实经历无穷之新变,并不断吸收外来思想技法,为中国画艺开出灿烂之花,尤其佛敎东来以后,对于国画有重大影响。明淸以降,画者慑于古法,默守成规,新陈代谢之机能,因而受阻,萎靡不振,日渐式微。岭南画派起于民初,受革命潮流之

  • 文章岭南的名胜古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88-09-30
    关键字: 岭南 名胜古迹 往事夙文

    丹霞天梯铁锁雄关民国二十六年秋,抗战军兴,故鄕沦陷,笔者应经济部资源委员会钨鑛工程处之邀,南下任职,由粤汉铁路经韶关,过梅岭(大庾岭亦称梅关),而至赣南大庾。钨鑛工程处设于大庾县城,辖鑛场三处,分置于大庾县西华山,龙南县岿美山,虔南县大吉山,均在粤北、赣南之间,属岭南区域。岭南一山一水,都受诗人词客之颂赞;一寺一塔,多与民间传说有关。笔者履迹所至,公余之暇,或出差机会,对各地人文风物,名胜古蹟,几无不实地考查,浏览观赏,调剂情趣,藉酬知欲,凡足发国人思古

  • 文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吳碧光 侯文威 鍾偉 關照祺 關綠茵 雷飛鴻 劉質年 劉顯廉 出版时间:1987-03-31
    关键字: 岭南吟坛 词选 借景抒情

    酒泉子 夢痕吳碧光溽暑簟涼,殘月笑儂殘夢,錦檀偏,簾影動,一罏香。離情似説相思苦,纖手橫雙乳,百般情,千種譜,斷離腸。菩薩蠻 孤寂前人竹風吹動群花舞,休管路邊花無主。春柳向斜陽,情絲一樣長。畫樓音信斷,芳草瀛洲岸。無語問黃昏,錦衣獨倚門。「玉漏遲」漁樵樂侯文威不盡天涯路,浮雲掩日,滿天霞霧。海角秋風,吹去漁舟煙浦。雨過愁雲散後,店溪畔,樵村漁戸。無欄阻,採薪撒網,各忙如許。 深夜茅屋孤燈,聞擊鉢清歌,歡欣細語。薪賣漁沽,細把賺錢頻數。每日辛苦贏得,油鹽酒...

  • 文章谦谦长者 磅礡画风——岭南画派大师李汝匡的人与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梁中英  出版时间:2008-01-31
    关键字: 李汝匡 岭南画派 广东省

    注:梁中英教授(左)与岭南画派大师李汝匡留影于画展会场)民国九十六(二〇〇七)年金风送爽时节,享誉国际艺坛逾六十载的名画家李汝匡先生来台湾展出近作,笔者有幸再为长者服劳,亲近十余日,对其谦谦人品与磅礡画风,景仰不已。先生在耄耋之年仍创作不辍,以画幅抒发对世间之情,对万物之爱,君子自强不息,将生命正面能量挥洒极致,此之谓也。舅甥之缘我的母亲和我都是家乡人惯称的「外婆女」,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女孩,所以母亲的童年在信宜鎭隆大路街李家度过,我小时则多半生活在信宜

  • 文章杨贵妃、高力士与岭南荔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8-07-31
    关键字: 高力士 荔枝 岭南 唐朝 杨玉环

    高力士之身世高力士,是唐代初年左骑大将军冯盎之曾孙,公元六九八年由岭南讨击使李千里以阉儿送进朝廷,武后(武则天、公元六九〇年称帝,国号周)敕为给事职务,因不适用而遭逐退;后蒙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因此姓高,为武三思拔擢得再入宫任职。力士因身材魁梧,身高六尺五,个性紧密,喜欢传达皇上敕令,后又深得玄宗皇帝(公元七一二年)信任,为宫闱承之职。因诛萧岑有功,晋升为右监卫将军,知内传省事,玄宗皇帝对他极为信任和宠爱。因此四方奉召要员,皆先见后进,小事则专决,于是

  • 文章如是我畫彩墨與水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李中堅  出版时间:2002-01-31
    关键字: 香港 当代 岭南画派 赵少昂

    多年前,我在香港再度看了当代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的作品,惊讶其在用色用墨中,渲染润泽、淋漓尽致、构图奇伟、布白空灵、用笔苍劲、势如天马行空的画风。回国后竟使我弃西画而改在宣纸上开始挥毫。由于我在报界从事了一段很长时间的美术编辑工作,要我一时从油画创作、插画、刊头、封面设计等,突然转变到从未接触过的国画,当时真使我不知所措。宣纸的种类与特性,在我脑海中是一片空白,更勿论国画中的「六法」了。然而,当时我有一股莫名的毅力与恒心,从拟订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接着便是

  • 文章开宋岭南首第古成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哲愚 出版时间:1976-12-30
    关键字: 岭南首第 政治才能 时贤敬仰 诗文

    鼎华(勋铭)均为其裔孙。自赵宋以来,吾粤士林传为佳话者有三始:即广州擧进士者,自古成之始,岭南以进士为朝官致通显者自冯道宗始(南海人),粤士由大学擢第则崔与之始(增城人),至今仍为谈鄕邦文献故实者所乐道。兹先介开宋,岭南首第古成之。[1] 宋端拱二年自程宿以下进士二十八人,均权知诸县簿尉之职。见洪容斋二笔十三卷科擧恩数条。[2] 见邵氏闻见后录。

共65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