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建筑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桃源地靈人傑 陳府將軍甲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桃源陈府 家乡建筑 参观印象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初冬,余返鄉探親,稍前湧濤兄不約而同也返抵桃源,為其次孫主持婚禮,邀參與喜宴,是日偕子侄三人乘機車兩輛由大麻經銀灘、黨溪渡過高陂直駛桃源,抵陳府樂荊筱築時見賀客盈門,滿堂喜氣。樂荊筱築,據云自奠基至續建時隔三十餘年,當年已建成部份,歷經風雨戰亂幾成廢墟,遽湧濤兄於一九八八年約同旅美胞弟漢良先生連袂返鄉商議續建,直至1995年全部竣工,該屋佔地四畝多,室內外共有廳舍四十六間,以應人口增加之需,當今算是桃源第一大屋。正門及兩座橫門門斗全是整條青崗...

  • 文章竹林館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4期  作者:蔣潔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竹林馆 家乡建筑 往事回忆 株洲枢纽

    竹林館,位於湖南省株洲縣淥口鎭向陽北路十號,它是一棟別墅式的三層樓房,美觀大方。它座北朝東,南面是個小庭院,西北面有一個公園式的圓拱門,四週花草樹木,郁郁蔥蔥,東南面靠近大馬路,有三個小店面,分別經營著南北雜貨、釣具、小吃店,使得這所樓房,雖居鬧巿而不喧嘩,處僻所而購物方便。特別是三個小店頂上的露天小花園,一到春季,茶花盛開;夏季樹木枝葉茂盛;秋季桂花飄香,數九寒天也有梅花點點,它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竹林館始建於一九九〇年仲夏,竣工於同年寒冬。是台...

  • 文章閒話家鄕(十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2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家乡 房屋 朝向 厢房 门楣 建筑

    很宽濶的行道,对面有一座高巍的照墙。大门上盖有门屋。进门有一很宽大的明堂。两边各有二间见到的夹厢房(尚有看不到的几个厢房相连)。中三间大厅,厅后又有一个明堂。过明堂又是三间朝南的祖堂。(俗叫前厅后堂)。祖堂后留有小见天(小形的明堂)。东西夹厢从大门内一直并连到后见天。东西两夹厢最南面的二间房屋,各改朝南装饰门户与围墙尚有一段距离,约一丈左右,舖砌石板作明堂。加上上下二层屋簷。簷与簷汇合的地方向上翘,筑成二个高高翘角,俗叫豁敞。是一独特的结构美丽壮观的建筑

  • 文章新詩大卓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楊樸羽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大卓门 新体诗 赞颂家乡 古建筑风貌

    大卓門 楊樸羽(大卓門是百侯中學旁梅潭河上伸入河中的一座古堤)大卓門,該怎樣理解你的名字?幾個世紀前,先人選擇灘石叢生的地段,用沙、石灰、糯米作砌漿,打下木樁,堆壘石塊,築起一截堤牆,從此,河水不再沖刷邊岸。你堅固站立至今。你的形象,就是智慧、勤勞的生動詮釋,你,強大、卓越。滾滾的水順著你的意志從河中間流過,白天,濺起的浪花璀璨耀目,夜晚,濤聲震動長空,像是奏響一曲雄壯的歡歌,展現了梅潭河的氣魄。你給這方水土注入新的活力,激勵人們奔騰向前,而不管前面有多...

  • 文章我的叔父捐資「建橋」及「建校」摘記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9期  作者:蔣禮瓊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家乡公益 捐资建桥 兴办学校 建筑碑文

    在井头圩鎭小江口村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二八八人踊跃集资二万八千八百元(每人壹佰元),由唐庆龙、蒋发元承建,全村人齐心协力,艰苦奋战,曾踊现包括六十多岁老人在内数十人,冒大寒泅水抢救被大水冲走之建桥木料的壮举,其无私奉献精神,感动天地,可歌可泣。历时一年,建成此一坚固美观长约壹佰公尺的四拱大石拱桥。有诗赞曰:青山掩护江西头,紫水回环行旅忧,建筑石桥通南北,鄕亲过往乐悠悠。鄕情桥建桥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蒋禩炆名誉副主任委员:张丽云、蒋礼玿主任:蒋德金 副主任:蒋

  • 文章感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朐陽客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诗词歌赋 家乡春节 鼓楼建筑

    油果重煎夹烧饼,香酥焦脆落芝蔴。八、汉朝建筑海州城,条石长街一色青,千载古城毁一旦,默思怀古泪沾襟。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