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人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諺語集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阿秀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谚语 语言特色 例举

    諺語是從日常生活、社會現象和自然景物的普遍聯想中總結出來的。揭示了人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概括了立身處世的道理,揚善棄惡,是非分明。不但語言純樸,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而且形式簡單,深含義理,富有韻味,既繼承了漢民族俗語的風格,又有民系思想交流中獨有的特色,形式上很粗野、士氣、質樸,每當獨自吟誦,又感到平易、親切、感到它有一種天真的勁頭呢,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勤儉諺:食不窮,穿不窮,無划無算一世窮。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早起三秋當一冬。大吃大喝眼前香...

  • 文章客家民族之性格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7期  作者:溫定良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民族性格 打油诗

    (一)客家民族生于僻地,民風淳樸,生活簡單。素抱:「日求三餮,夜求一宿,粗茶淡飯,一生清福。」勤儉持家,誠實待人。因而孕育民族性格:硬打硬,敢作敢當,為公義愛打不平。不受人欺侮,亦不畏強暴。嘗為保衛國家、家庭和自身安全,不惜犧牲性命。反觀現代寶島社會,民風習俗大不相同了。由於經濟起飛,人人口袋有錢,終日大碗酒,大塊肉,並講究烹飪技術,競尚山珍海味的佳餚,大快朵頤。又一年四季,藉酬神膜拜,喧嘩閭巷,聲震屋瓦。舖張筵席,羅列庭院,盡情享用。至餮畢,屁股一拍,...

  • 文章发扬客家人勤奋的精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1期  作者:蔡亞萍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客家人 特质 办学经过 蔡亚萍

    (本文作者現任國大代表、嶺東商專、工商兩校創辦人,台中市廣東同鄕會理事長。)

  • 文章梅州巿蕉嶺年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徐桂盛 出版时间:2010-01-31
    关键字: 年俗 客家人 传统文化

    祭祖,以谢祖先。入夜系除夕晚餐,又叫团圆饭。按长幼辈分座次,如家中有外出谋生子弟,不能赶回家共餐,则要依坐序摆上一付碗筷与酒杯,表示一家团圆,这点,显示客家人对家族伦理的观念之重视。除夕晚,每家每户必须点燃油灯「早年用煤油」,直到年初三,家乡话叫点年光,以示一年的光明和吉祥。到了除夕夜十一时「子时」起,各村庄家户,鞭炮齐鸣,乡人叫开门炮,迎接新年届临,然后携带牲果,到祖堂祭拜祖先,以示禀告祖先,一年复始之意。自此日起,至年初三,不可打扫或说不吉利的话。初一晨

  • 文章客家人美食「粄」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陳明節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饮食文化 种类

    粄:「康熙字典」,音广韵、博管切、集韵、补漏切,音皈。(ㄅㄢ)这个字在国语字典,辞源辞海中未见,客家人一看就认得,。屑米饼,亦作伴、拌。为我们客家人之副食、点心。国语或普通话称为糕。河洛话谓之粿。是以糯米、粳米粞或杂粮粉制成。客话之糕,是指以粳米粉炒熟后,加些糖或芝麻等配料,所制成之礼品。往昔农村,数十户人家中,必有风车、砻、碓之设备,用为磬谷舂米。做粄之粞,是先将米浸泡之后,沥干水分,放进碓臼中,以人体力践踏舂碎,筛出之细粉末。麦、粟等项则需至磨坊代碾

  • 文章從中原到臺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蔡天來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台湾移民史 台湾历史 客家人

    他们早先占居台湾西部平原,其中泉州人比漳州来得更早,多居住在海边及港口一带,从事工商业。漳州人居住在离海边稍远的平原,多靠农维生。当客家人由粤东沿海来到台湾时,西部平原已几乎为闽南人所先据有,客家人只得聚集在桃园、新竹、苗栗、台中、高雄、屛东等靠近山地的丘陵地带,从事农垦及山坡农作。福州人比客家人来台更迟,当他们分批来台时,连山坡地也没有,只有栖身在都市之间,从事各种行业,如厨师、裁缝师、理发师之类,「福州人手里三把刀」、「江湖三把刀」,乃由此而起。关于「福

  • 文章客頌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0期  作者:丘式如 關照祺 周東郞 藍萼洲 羅香林 李關仁 出版时间:1973-10-05
    关键字: 客家人 颂歌 诗文

    ㈠丘式如大哉客屬 祥發中原山錦河繡 吾祖田園播遷六合 姓衆族繁忠孝仁義 永作籬藩寶島萍聚 四海同源桑麻細話 歡奏箎塤何等親愛 何等情敦團結一致 自由追奔以衞民國 以保裔孫承先啓發 並峙乾坤㈡關照祺崑崙衍脈,薈萃中原舊邦;惟我客屬,蔚爲諸族之光。勤勞奮發,開土開疆。先民偉績班班考,同隨華夏文化被四方。至近代,子弟強,征萬國,度重洋,經營百業擅工商。我們有、旋乾轉坤大氣魄;我們有、精誠團結大力量。看今朝、四海兄弟歡聚在一堂;卜他日、凱歌高奏,一齊歸故鄕。㈢周東郞㈠莊敬...

  • 文章世界客屬人物大全序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藍萼洲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客家人 遍布世界 人物 序言

    中华民族中的客语系民,向被通称为「客人」或「客家人」,据一般史学家、人文学者的考证,都认为他们是从中国东晋时代开始由中原——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汉水以东地区,大羣的向南逐渐迁移,分别到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及安徽江西沿长江两岸,以至赣江上下游等地区居留。到唐末黄巢之乱,再由上述地区转迁至安徽南部、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以至广东东北边区等。迨至金兵南下,宋室南移;及淸兵入关,明朔沦替,先后大变乱中,又都各有部份客属先民,再由上述居留地分迁至广东

  • 文章何柏俊的彩書世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丘峰 出版时间:2013-10-31
    关键字: 何柏俊 客家人 艺术家 彩书绘画

    林风眠影响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客家人,客家文化土壤滋养了他。说到宋湘,这位被清朝嘉庆皇帝钦点为「岭南第一才子」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文采风流,辉耀一世。其诗雄姿豪放,飞行绝迹,磊磊落落,自成一家。其书高迈雄劲,如天马行空,气势超凡,兴到之处,随手取物,虽蔗渣竹叶,率意挥洒,出神入化,古意磅礴。这位先贤在诗和书法上的创新精神和独具一格,一直激励著柏俊;而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的一代宗师林风眠「调和中西」的艺术主张,以及把色彩元素大胆运用到中国画中,形成

  • 文章不忘本的客家人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5期  作者:林中靑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客家人 迁徙 海外华人 崇正总会 客语

    客家人」实在就是从中原辗转迁徙的一支逃难人家。所谓「客」,就是客户,到了新遵的地方,便成为「客居之人」。他们由中原的「主人」沦为他鄕的「客族」,其中眞有说不尽的辛酸,也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所谓「时时作客时时客,处处无家处处家」。客家人在国家的动乱中,时常集体逃亡,不断流徙,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拓荒精神,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中原礼俗(如天足),而且在我们的语音里面,保存著许多中原古音。其实,汉民族由中原向南迁移,到达闽、赣、湖、广的,早已于当地早期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