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季节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思鄕隨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7期  作者:周啓範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思念 故乡 迷信 季节

    旁门左道,见不得人似的。民无怨谤,自然受到拥护,这便是神治胜于「人治」的理由。季节的情趣江南气候,四季分明,吾鄕亦然。依夏历算法,正二三月为春季,顺序为夏、秋、冬三季。自正月元旦开始,人们像从冬眠中醒觉,欢天喜地的迎接新春,生活乃又掀起了高潮。诸如祭祖、拜岁、弄灯、迎神(财神)、办春酒……一连串的娱乐节目,直至忙到元宵节过后,才吿一段落。在万家欢笑声中,大地也渐渐复苏了。至二月初,大家的兴趣,再度提高,那就是各鄕擧行「迎神赛会」的盛况。可是,在这擧邑若狂的当

  • 文章忆豫西关于季节的谚话从「阴历」不应称为「农历」说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李鐵聲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廿四节 季节谚语 农作关系

    最近居住任花蓮縣鳳林鎭的張芳堯先生,他是現任台灣省農會理事,自稱以七十歲老農身份向社會提出呼籲,認爲「陰曆」俗稱「農曆」的說法,貽害農業匪淺,因爲他發現到現在還有一部份胡理胡塗的人,耕作曆(也就是對農作物的種植和收獲時期)是參照陰曆的月旬行事的,若遇到有閏月的年份,往往有違農時,影響收成。張老先生眞是有心人,的確把「陰曆」叫做「農曆」沒有什應道理的,大槪是民國初年,甫行改用曆曆制,當時大衆傳播事業尚不發達,只有都巿和政府機關學校採用,一般鄕村農民爲仍沿用...

  • 文章天下第一聯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8期  作者:傅裕昌 出版时间:1998-04-03
    关键字: 秋收季节 孔雀开屏 山峡 碧鸡山

    一、品尝赛亚族风味去年九月二十三日,正是秋收季节,游览阿卢古洞,车返昆明途中,艳阳照耀大地,山峦起伏,树木苍翠,稻穗飘香,阡陌纵横,农人忙碌于收割,看起来收获量非常丰硕,在农夫的笑脸上表露无遗。车行三小时,于十一时三十分,停在路旁一片鄕村饭店。导游小吴告诉大家在此用餐,并先下车向餐厅交涉,是否可容纳全团用餐,生意之隆不言而谕!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提前半小时我们来得正是时候,不过有部分旅客已餐毕离去。此间为赛亚族所开设的餐厅,店中服务人员全为赛亚人。地板上舖

  • 文章庭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1期  作者:周雋康 出版时间:1983-11-30
    关键字: 季节 鲜花 桃花 雏菊 梅花

    七里香一路恣意的嬉笑中圍出一方寧馨的天地各路英雄好漢共同織出歲月的菁華窗前嫵媚的桃花嬝嬝娜娜地迎着春神而來一季暄姘的杜鵑呢喃聲裏春意闌珊紫薇和軟枝黃蟬興高采烈的爲夏添了新裝柳蔭深處的蟬嘶沸騰了溽暑的旋律是丹桂的幽香滲涼了秋的訊息籬旁的雛菊低吟淺唱出西風的款曲冬的足跡近了是波斯菊在風寒中抖擻着繽紛的笑靨頂着霜風雪雨枝頭吐艶的寒梅幽幽的飄送着醉人的淸芬是送舊也是迎新

  • 文章家鄉話與農諺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羋振明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家乡话 农谚 播种季节 收获 农业耕种

    两边看早麦。」——言麦子播种季节。「一穗两穗,一个月上砚。」——指麦抽穗到收获时间。「九九再九九,麦子才入口。」「麦收芒种前,不收芒种后。」「淋了伏头,锈了锄头。」——八伏当日下雨,必为多雨年。「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腊菜。」「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晴雨有征。「老头活到八十八,没见东南两来发。」东南来雨,机会很少。「完」

  • 文章灌雲家鄉的「九九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朱春哲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农业国家 季节 农谚 九九歌 九九消寒歌

    我国为农业国家,农村常年生产,离不开季节,才能不误农时。俗话说:「季节不饶人」。一年到头,收割栽种,都是按季节进行。到秋收阶段,有农谚云:「处暑三天镰刀响」、「寒露无靑棵」一说,秋收结束以后,则进入农闲季节。每年从「冬至」开始,天气已寒冷到一定程度,一般正常均达到零下三—五度C,甚至七—八度C。从这一天开始,所谓「交冬数九」,「冬至」第一天为「九」的开头,每九天为一个「九」,共九个「九」,这八十一天为「九」里天。为了掌握气候冷暖,不误农时,群众以传统方式

  • 文章家鄉的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期  作者:嚴漢楨  出版时间:1969-09-15
    关键字: 家乡的鱼 季节性的鱼 故乡物产 思乡

    到台湾将近二十年了,吃的鱼也确实不少,不论是鲯鱼、鲳鱼、红目鲢、鳜鱼等,都尝过了,可是比起家鄕的鱼,其鲜与嫩,不可以道里计,咸水的鱼毕竟不如淡水鱼。家鄕——圩塘,在长江之滨,长江的鱼,有季节性的,有经常性的,眞是又肥又大,又鲜又嫩,每一念及,輙深神往。先谈季节性的鱼:⒈鮠鱼:又名鮠老鼠,状似鲨鱼,又像剥皮老鼠,是淡水中的无鳞鱼,在农历正月中出现,每尾重约三、四斤,味鲜美且细嫩,适合于红烧,实在好吃。⒉鲟鱼:又名鎗头鱼,鱼身有多长,头部的鎗亦有多长,每尾重

  • 文章西湖的蓴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9期  作者:左秀靈 出版时间:1970-11-20
    关键字: 成名来历 通志记载 季节时令 口味做法

    但是话又说囘来了,罐头蒪菜还是不如新鲜的好吃,因此要吃新鲜的蒪菜,还是要到杭州去。杭州的蒪菜季节分春(淸明至端午)、秋(白露至降霜)两季,每年到这个时候,杭州各地的馆子门口都悬挂上写:「新鲜西湖蒪菜」的大招牌,当然没有必要去认眞分辨:到底是不是湘湖运来的冒牌货?在当时惟有西湖孤山的楼外楼,才眞正是从三潭印月中采来的蒪菜。蒪菜的做法普通有:鸡绒蒪菜和蒪菜汤两种,前者即张季鹰喜欢吃的蒪菜羹,是把鸡肉弄成肉松状和蒪菜一齐煮,后者就是蒪菜淸汤。当然也可随各人的喜好

  • 文章談談我們家鄉取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蘇禮賓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捕鱼季节 船只 鱼的种类

    我们家鄕连云港取鱼有季节性,分出大取、小取,用具和船各有不同,取的地点在不同区域,先谈谈小取。连云港外共有五个岛,以东西连岛最大,相隔陆地祇有半华里,东西长南北狭,南面水深三十至三十五尺,北面四十至四十五尺,有相近三百家住户,皆以取鱼为业。他们取鱼方法多是小取,船是平头小型,载重六七十担在近海作业。船上无桅无帆,行船用棹来拨动,捕鱼用大网和小舫。正二月里用小舫,是口大长方尾部细小的形状,要两条船合作在岛的南面等退潮时打下木桩,扣上很结实绳子,绳子上加转珠

  • 文章小人國與角板山

    来源期刊:《浦東》 第45期  作者:記者 出版时间:1986-07-15
    关键字: 小人国 台湾地区 旅游 梅雨季节 石门水库

    遊山玩水,接近大自然是居住都市人們調劑生活所必需!尤是在都市噪音、空氣汚染日益嚴重的今天,工作之暇,去郊外走走,實在是舒暢身心,增進健康不可缺少的活動。臺灣的每個風景幽美,名勝古蹟,觀光地區,同鄕會均不止一次組團前往,唯獨「小人國」還沒去過,花半天時間,遨遊十萬里大好河山,不用奔波,看盡五千年華夏勝景,眞是再也沒有如此合算的事,於是同鄕會選定六月一日,安排小人國、石門水庫、角板山之旅。通知發出三天,登記已客滿,因租用遊覽車困難,後登記的只有婉辭。黃霉天,...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