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子孙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家堂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家训 座右铭 创业 子孙

    吾国之有箴铭之作甚早,黄帝所作「金人铭」殆为嚆矢。其中警句如:『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靑靑不伐,将寻斧柯。诚能愼之,福之根也;日是「何伤」,祸之门也。』意在进德修业,戒愼恐惧,置诸座右硁硁自守,毋敢或忘。后汉蔡邕铭论:「铭所以劝进人生,勗于令德者也。」我家之上厅堂屋有木刻金字楹联一副,为曾祖父之手笔,其辞曰:「念祖父创业维艰,毋忘勤俭;愿子孙有基勿坏,常守诗书。」盖曾祖父辛勤三十年,始创业置产,庇荫后人。惟恐子孙恃财

  • 文章我的長孫女吉美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5期  作者:則鳴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子孙情深 旅美琐事 生活寄趣

    的第一名。她那幅得奖叫做「拿书来看」的作品(如图一),画的是一个女孩蹬着脚尖立在层层叠高的书堆上,举起右手选取顶层书架上的书;另一幅得奖叫做「书带来的礼物」的作品(图二),是透过她柔和的笔触,在画面上呈现书(THEGIFT OF BOOKS)对人类历史文化(ABC……XYZ)和大自然事物,提供丰富而有用的知识和经验;人类获得这份礼物,就会如同画面所列数学式的(2+2=4)、或几何式的(2×2=4),或无尽式的(x·y=z)产生效应,以提高人类福祉。这种形而上之学

  • 文章教训子孙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楊世寬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教训 子孙 诗歌 家庭伦理

    瑞金 楊世寬東方既發亮,咱們快起床。盥洗上廁所,打掃各廳房。內外須清潔,整齊尚大方。乾淨正邋遢,身體保健康。光陰最寶貴,分秒必爭上。工作與睡眠,努力持正常。衣食求溫飽,辛苦别去想。作事多準備,臨時莫心慌。處處尚節省,事事先預防。平時多儲蓄,急需免貸傷。菜根富營養,葷腥應適量。家具用國貨,耐用爲妥當。父母敎兒女,愼行勿説謊。勤奮建家園,戒貪禁賭場。刻苦營生活,喜慶免模仿。量力莫鋪張,切忌較短長。嚴正以律己,寬恕禮賢良。態度宜從容,舉止尚端莊。不聽信閑言,自...

  • 文章解读“炎黄子孙”由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3期  作者:戴新安 湯玲知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炎黄子孙 渊源由来 华夏版图 黄帝 炎帝

    当人们来到闽赣交界处的江西省黎川县,首先就会看到两座高达28米的炎、黄二帝全身巨型塑像,炎、黄巨塑下面是一个面积达6.8万平方米的宽阔广场,广场四周建起10座高达16米的盘龙巨柱。当人们仰视这二座高高的炎、黄雕塑,就会置身于历史悬念之中,心中会产生不少疑问?为什么黄帝战败蚩尤,连胜炎帝,炎帝只为臣,黄帝是帝,但华夏子孙为什么称「炎黄子孙」,炎帝反而名列在前?为什么还臣、帝并驾齐立?更为不解的是为臣的炎帝立在为大的东边,为帝的 黄帝反而立在为小的西边

  • 文章冬日偶拾

    来源期刊:《浦東》 第27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压岁钱 打气袍子 乡思忆旧 子孙

    以策安全。五、子孙桶(一)读读「大陆去来」,见到街头一字排列待倒待洗的马桶(便桶),可以知道三十年来的大陆江南,依然呆滞在原来的陈旧状态中,不曾有丝毫改善,为之不胜唏嘘。马桶是我们江南人家家家不可或缺的家具之一。此间江南逋客都曾有过「上马」的经验。照片上见到的是最简陋的一种。当年中上之家所用,由专业化箍桶匠制造出售,分鼓形和葫芦形两种,都是朱红髹漆,白铜箍,还有镶金图案,并不因溺器而失去它的金壁辉煌。也是嫁女粧奁中必备,称之为「子孙桶」,因未使用,里面陈放红枣

  • 文章我對祖母的哀思回憶

    来源期刊:《浦東》 第21期  作者:顧吉程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祖母 生平简介 平凡伟大 教育子孙

    一条,块块的美好成品,这种万条乱纱千千结经纬千秋,您乃以身作则去示范,带动数百员工的楷模典范,不敢掉以轻心,「中大」辉煌成就,全在妳如此含辛茹苦的功绩里滚存起来的。直到视能力衰弱,仍然不放下妳粗针引线打包等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些甚么,妳单知耕耘,不问收获,尽本奉献,尽瘁为家业而牺牲,为后代子孙种福扬善,这就是您的伟大处。妳积下三十多年微酬工资,不但把自己身后有准备,早就安排,甚至此次身后治丧费用,稹储的四十多万,无须后辈为他化一文一物,同时将身后

  • 文章賢妻良母 典型女性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0期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贤妻良母 诗词 文学 子孙 高寿

    名史學家施之勉鄕耆之夫人沈韻秋女士病逝後,海內外同鄕至爲悼念,咸認施母沈太夫人才德雙全,爲一典型之賢妻良母,一生含辛茹苦,助夫潛心學術,著書立說,成爲名家,敎子砥礪志節,奮發上進,事業均有成就,對國家社會貢獻殊多,不僅施家之光,抑爲無錫之榮,茲應同鄕之囑,將其事略簡爲介紹,並將其三子錫男所作之「不盡的哀思」一文,一倂刊出,以供參考!——不阿謹識

  • 文章菲華革命元老陳天從鄉親 今八十二歲愛國有如當年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5期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菲律宾 唐人城 子孙满堂 老人

    □晋江杂志驻岷里拉特派员郑克坚报导□陈天从老鄕亲,旅居菲律宾唐人城,子孙满堂。原籍晋江东门外,今年八十二高龄,为我闽南硕果仅存的一个爱国老人,素以爱国爱党著称,曾任中央救济总会及菲华**抗俄总会顾问。民国元年即参加国民革命行动,嫉恶如仇,历任中国国民党驻菲律宾总支部委员,一生为革命事业而奋鬪,为最资深老党员,民国六十八年间,曾奉中央党部海工会颁发奖状加以鼓励。陈天从鄕亲曾于抗战胜利初期,为了宣扬国民革命,唤醒国人及侨胞爱国运动,特于侨居地创办中正日报于岷

  • 文章沁水縣柳氏民居概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常建國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柳氏民居概述 子孙后代 县级文物 开发旅游

    河东旧家」的门匾)。时至明代永乐年间(一四〇三—一四二三年),河东绛州公柳琛携妻杨氏定居沁水,建造西文兴村,距今约六〇〇年。西文兴村自柳琛由翼城「河东旧家」迁居于此,百世书香,子孙耕读发迹,「以为文人代兴者」,故名文兴村。文兴村的三台山之东还有一个王氏家族,亦为书香门弟,所以文兴村就有东西之分,其名曰:东文兴村、西文兴村。河东柳氏后人恪守先业,耕读为本,在西文兴村兴办家塾。第三代柳騄于明成化十六年(一四八〇年)庚子科中举,第四代柳侃于弘治十七年(一五〇四年

  • 文章炎黄子孙的「印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炎黄子孙 生理印记 铲形门齿 青斑 内眦褶 黄种人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硏究发现,在炎黄子孙身上有三项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特有生理印记。一是铲形门齿。上颌[1]两颗中门齿的两边缘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像一把铲子。中国绝大多数人是这种门齿,而白种人有这种门齿的只占百分之八点四,黑人只占百分之十一点六。二是青斑。新生婴儿屁股的骶部或其他部位常有淡灰色或青灰色的斑块。中国新生婴儿尤其是东北部的新生婴儿,几乎都有这种特征,一般一两岁时褪去。而白种人和黑种人的新生婴儿都没有这种特征。三是内眦褶[2]。在眼的内角处,由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