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天台山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臺山憶舊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陳平山 出版时间:1980-03-06
    关键字: 天台县 天台山 游山纪实

    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为浙省四大名山之一,(四大名山,为四明、雁宕、括仓、天台)自晋孙绮游山作赋后,其名始著。台山层峦叠嶂,形势雄伟,岩壑争奇,溪流淸冽,为游侣百往不厌之胜景。自山麓国淸寺抵达华顶山巅之善兴寺,计程六十公里,步行须二日可到,历代文人墨客前往游山作诗者,指不胜屈,最闻名者,有李白、孟浩然、董其昌、刘禹锡、陆放翁、朱熹、袁枚、齐召南、诸贤。笔者慕名甚久,于民国三十年秋间,随友登山游览,虽时隔数十寒暑,然每忆旧游之地,仍惓惓于念怀。是年七月十四日

  • 文章兩浙山水勝地(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7期  作者:樸庵 出版时间:1978-07-06
    关键字: 山水名胜 天台山 雁荡山

    ⒍天台国清天台山在天台县北,虽于晋代孙绰之天台山赋而著名于世,但在汉时高察读书天台山佛陇之东,今称察岭。三国时吴之葛天翁故居桐柏山,赤城华顶有其遗迹。晋时白云先生故居在灵墟山:王羲之写黄庭经于华顶等古蹟俱在。洎乎陈隋之间,智者大师集天台宗大成于天台山,因而大显于世,自后如唐之李白、孟浩然、刘禹锡,宋之陆游、朱熹,淸之袁子才、兪曲园等,均有天台之行,诗词之咏。骚人墨客,更多记载。按浙东之四明,天台,括苍,雁荡诸山,均为仙霞岭山脉所延伸,此四山系,以天台为

  • 文章天台山忆游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陸素眞 出版时间:1975-03-31
    关键字: 天台山 文人墨士 国清寺 华顶 兴善寺

    天台山为江南文物最盛的一座名山,佛敎天台宗智顗大师为开山之祖。该山在浙江四明、括苍、雁荡、会稽诸山之中央。天台山的古迹甚多,自智顗大师开山后,儒、释、道云集,文人墨士如大书法家王右军羲之,唐朝大诗人李白、孟浩然、刘禹锡、宋儒学大师朱熹等,于天台山皆有遗迹。游天台山,陆路海路皆可通达。陆路以杭州为中心,先至绍兴,经曹娥,过嵊县,从新昌进入天台境,汽车可以直达。海路可由台州湾、三门湾或甬江、曹娥江而上,再舍舟乘车而至。游天台山,如短短一、二日是不够畅游的,欲

  • 文章天台山國淸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天台山 国淸寺 五峰双涧 隋梅 禅房

    國淸寺在天台縣北十里,隋開皇十八年爲僧智顗建,唐大中年重建,額爲柳公權書,宋景徳二年珍賜甚夥,後燬於寇,獨顗手題蓮經與西域具多葉一卷及隋旃檀佛像佛牙僅存,建炎二年重新之。寺左右有五峯双澗,景色絕幽,世稱四絕之一,爲浙東佛敎勝地。(詳見本刊上期「國淸寺與寒山子」文)。圖:①國淸寺浮屠,高九級,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②國淸講寺出門。③寺前隋代照壁,壁上樹影卽爲著名之隋梅。④國淸寺禪房寂靜,最宜修行。⑤國淸寺講堂內景,中懸爲寒山子畫像。

  • 文章雙溪回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4期  作者:木川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天台山 大衍历 国清寺 双溪回澜

    浙江天台山山麓国清寺前,有一溪流,溪旁坚有一碑,上镌「一行到此水西流」七个大字,此即天台八景之一的「双回澜」。据地方志与国清寺志记载:唐代高僧一行禅师为写「大衍历」,曾专程到国清寺学习教学。当时此溪发生了溪水自低处向高处回流的自然奇观,成为天台奇观。一般水都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何以天台山国清寺前会发生这种世界罕见的奇事呢?原来,这与国清寺左右两溪及门前一溪的特定地理环境有关。一行禅师来到国清寺前,天台山刚刚下过暴两,寺后山水循着山势分别流入东西(即寺左右

  • 文章智者大師與天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4期  作者:孫靜江 出版时间:1983-04-06
    关键字: 天台山 高僧 智顗 佛家文化

    境渔人,改恶从善,好生去杀。故有「黄雀群飞,栖集寺簷,谢恩!」之说。大师在天台山弘法三十余年,于隋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时,加趺安坐入灭。春秋六十,临终众传见观音前来引导,过十日,殓入眞觉寺禅龛,徧身流汗如水,天雨连绵不休,风噪松悲,弟子黎民,无不哀伤。著有法华三昧行法,净名经疏,至佛道品,觉意三昧,六妙门,法界次第初门,小止观等数十部;建永慈、国淸、天封、禅林、眞觉、高明。九明等三十六寺,造旃檀金铜素画像八十万躯,大藏经十五藏,(笔者于三十三年前曾在

  • 文章釋明芳的東山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6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7-06-10
    关键字: 天台山 东山 释明芳 国庆寺 佛教文化

    天台山有迎客塔,雁荡山有接客僧,而东山有指点迷津的指石。指石是一种自然生态,但上虞东山上的指石,却是一种文化。它与东山的国庆寺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当年国庆寺的高僧支遁,便是在这块横空的指石点指下登上东山的;东晋政治家谢安,也是在这块指石的指引下逃过一劫,在国庆寺里隐居廿三年而「东山再起」,以其独特魅力迷乱了淝水,倾倒了东晋,并且把自己独特个性有力地嵌入舜水之畔的东山上,使致东山成为大美……走过了唐风宋雨明时月。国庆寺早早地变成了一片废墟,而指石仍伫立著

  • 文章天工雕琢浙江巒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7期  作者:沈柏堅 出版时间:1972-07-30
    关键字: 浙省山脉 雁荡山 天台山 莫干顶 普陀山

    无人修茸,因而荒圯,现只存宋时大锅,供人赏览。浑圆雄厚秀天台天台山位于天台县北,为仙霞岭脉之东支,西南接括苍、雁荡,西北连四明、金华,蜿蜒绵亘,形势崇伟。陶弘景眞诰谓:「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曰天台。」其风物景色,在晋之孙绰赋中曾描述:「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浮海则有方丈蓬莱,澄陆则有四明天台,皆元圣之所游化,仙灵之所穷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瓌富,尽人神之壮丽矣」。天台山因是赞而名播天下。该山于隋代由智者大师开山建寺

  • 文章天台山國清寺與寒山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5期  作者:沈純英 出版时间:1971-05-30
    关键字: 天台山 国清寺 寒山子 禅诗 哲人 高僧

    从前家鄕每逢过年或家有喜事都挂和合图。图中有二仙乱发齐眉、赤足敝衣、裂嘴儍笑,满脸祥和之气,一执破帚,另一人双手捧钵;蝙蝠飞翔空中,盖取吉祥福来之兆。抗战军兴,风俗渐易,和合图已不复到处可见。图中和合二仙,传系唐代贞观时(纪元六二七年至六四九年)修隐于天台山国淸寺之寒山子与拾得。(我国称寒山子日本称寒山英文译Han Shan或译意为Cold Mowntain)鬼斧神工似仙境,高僧倡设天台宗天台山位于我浙省台州天台县之西,仙霞岭之东支也。与四明山南北对峙

  • 文章佛敎名山天台八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8期  作者:魯林 出版时间:1977-08-06
    关键字: 天台山 佛教名山 天台八景 仙霞岭 风景秀丽

    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之北,为仙霞岭东支,西南接括苍、雁宕二山,西北接四明、金华二山,蜿蜒绵亘,形势崇伟,六朝陶弘景眞诰谓:「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牛斗之分,上应台宿,故曰天台。」隋代时有高僧智者大师在此开山建寺,讲经说法,将印度传入佛敎,予以中国化,使适应于我国社会传统,所创天台宗敎义,成为中国佛敎十宗之首。从此天台山亦成为佛敎名山,丛林胜地。天台山风景秀丽,岩壑瑰奇,夙有八景之胜。李太白曾慕名而来读书,徐霞客亦两度登临游览,诗篇咏叹,纪游赞誉,读之令人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