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墓表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刘景翰先生墓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谷正綱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刘景翰 墓表 悼念

    古來瑰奇挺拔之士,雖不世出,然國家得一則社稷寧,鄕里得一而閭閻靖,霖雨德澤大有造於生民,名必垂於後世,今乃於葉郡劉景翰先生見之。先生字墨亭,萬松公第三子也。雅愛詩書,開豫中文風之基。同光之際,中原士子咸推重之,巍爲一方人望。萬松公詩禮傳家,先生與兄景成、景瑞、遵庭訓,昆仲聯輝,繼志承烈,析居後,先生務農課桑,設塾敎讀,不數歲致小康,而茹苦含辛不易也。性恬靜主忠信熱心公益,嫉惡如仇喜處人間不平,抑强抉弱,罔顧己身利害,極獲梓里愛戴,多稱先生墨老而不名。宣統...

  • 文章汉阳萧毓谦先生墓表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6期  作者:朱心佛  出版时间:1973-01-10
    关键字: 墓表 萧毓谦

    朱心佛遺稿按:蕭老尊廷,現居臺南市從事敎育工作逾三十年,蕭隱侯、鳳翔兄之尊人;作者朱心佛氏,亦字心甫,籍隸潛江。國立北京大學文學士,曾任湖北省政府敎育廳秘書,國立曁南大學及國立四川大學敎授。少有文名,著有「悟園文存」、「文微」等書行世,後者乃朱氏早歲所編述,重在硏究經、史、文學、大旨多係得自古閩林琴南氏所口授。頃發舊笥,得朱氏大文抄本,爰繕以實文獻,藉揚鄕賢之孝行,而挽世紀末之頽風!良厂揚璉 謹識 六十一、八、八先生諱毓謙,字尊廷,姓蕭氏。其上世爲江西吉安...

  • 文章刘士林先生墓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孔德成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刘士林 墓表 悼念 自卫团 团长

    先生諱士林,字文儒,景翰公第三子也。清光緖十七年辛卯(公元一九九一)八月初一日,生於葉縣故居。幼穎悟有豪氣,景翰公以其類已也頗愛重之。早歲風發,廿二歲從軍旅,入騎兵部隊,轉戰豫鄂皖三省,約十年,解甲返鄕,從事商貿,奔走武漢與汴都間。懋遷有方,獲利則置田畝,與士坤士信二兄析居後,憑己力積田產伍頃餘,於是修橋補路賑災濟貧聲望鵲起。時河南兵燹迭生,盜寇四起,鄕民求救於先生以其具軍旅經驗,推爲自衛團長。先生乃毅然以救鄕爲己任,聯絡鄕民購買自衛武器,組成自衛團隊,...

  • 文章扬世尊墓表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5期  作者:聶炳晟 出版时间:1975-07-31
    关键字: 杨功甫 生平介绍 墓表 革命事业

    军探悉,不果;继以谢君伟頫谋反正敍郡,又失败。时有劝之就学者,君曰:匈奴未灭,读书何为?古人百折不回,今之人何遽多让。已酉,复同熊君克武、秦君遂生、廖君宗纶等谋光复屛山,顺流而下。布置甫定,宋家村恶耗传来,而淸政府逮捕之命下矣。君书供状直认不讳,庚戊正月十六日从容临刑,赋诗见志,郁茂悲壮。今民国统一,政府开局稽勋,君列二等。晟不文,谨将君受难始末书之,以谂来者。中华民国元年十二月十二号,邑人聂炳晟表幷书。(中国国民党党史全藏「族烈士杨君墓表」)

  • 文章喻培伦烈士墓表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5期  出版时间:1968-11-01
    关键字: 喻培伦 烈士墓表 黄花岗烈士乐台

    (其侧為黃花崗烈士樂臺)

  • 文章元代名儒劉靜修先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期  作者:王述先 出版时间:1972-09-15
    关键字: 刘静修 人物传记 治学 《静修墓表

    与是牒之施行,苟无硕德与鸿学之足以风范于后世者,其孰能致之?墓祠纪要静修先生墓,建于沟市村郊,在易水之阴,附近林木繁茂,水流至墓垣,而波澜潆洄,景象万千,县中列为「八景」之一,所谓「贤冢洄澜」也。中有碑,天顺八年,大尹林景修筑垣墉,天启丙寅,孙奇逢(即夏峯先生)倡邑绅建祠宇三楹于墓南,内塑先生像,庭前植柏,门外竖坊,题曰「山高水长」。每岁清明节,县令偕绅士共祭之,有墓表。又静修祠设于县城,为元至正年所勅建。明嘉靖二十三年邑进士阴标增修,万历三十年大尹蒋如苹

  • 文章白屋詩人詠湖南山川人物及卽事詩(上)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吳芳吉 谷崧高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诗词 墓表 屈原墓词 诗词选集

    吳芳吉,字碧柳,自署白屋吳生,以詩名海内,故世稱白屋詩人,四川江津人,民前十五年生。家貧力學,善屬文。民前一年入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在校與涇陽吳宓(雨僧)、湘潭劉樸(柏榮)交篤,尤慕宓詩文,以長兄事之,厥後以南北二吳生著名國内。碧柳在清華未竟業而為某生仗義被除籍,民二年得友助還蜀,至宜昌而資罄,乃沿江乞食以行,時當討袁軍興,出入戰地匪巢,歷五月繞行三千里至家,成詩七十首,以寄清華吳宓,宓許似陸放翁。有曰:蜀山蜀水天付詩人受用久矣,遂發願為詩。家貧不能自給,...

  • 文章狀元公李蟠的兩篇文章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廉齋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李蟠 李氏渊源 徐州李氏族谱序 始祖七公墓表

    前言七十四年五月返鄕,我李姓正在修谱,七十七年五月再度返鄕,谱已修竣,一部二十多本,卷首有两篇文章。一是徐州李氏族谱序,一是始祖七公墓表,皆为状元公李蟠所撰。看了这两篇文章,对我徐西李氏之从何而来,如何繁衍昌盛,已知大半矣。因抄来台湾,特提供鄕亲参阅。木有本,水有源,我李姓之由来,依据江苏塩城国大代表李鸿儒先生所主编之世界李氏宗谱中记载,皐陶为尧大理官,以官命族,遂为理氏。传至商纣时,裔孙理征公,因直言不容于纣,得罪赐死,其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

  • 文章豐縣狀元碑園狀元碑介绍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鴻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李蟠生平 七公墓表 李氏始祖七公生平 状元碑历史地位 状元碑园介绍

    注:碑园正门)状元碑是清代丰县状元李蟠为李氏始祖七公撰书的一篇墓表。李蟠,字仙李,号根庵,又号莱溪。生于清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卒于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终年七十四岁。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李向阳,明朝天启孝廉(举人),父李弇(读演),又名鉴,南明弘光拔贡。李蟠天资聪敏,幼承良教,二十岁中秀才,三十六岁中举人,四十三岁考中进士一甲第一名,为康熙皇帝钦点状元,是中国实行科举制度的一千三百年中,徐州唯一的状元。七公,字正居,河北眞定人(今正定),元末迁徐

  • 文章懷念與啓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汤骥 《昂公墓表 精通岐黄 救济灾民 六塘河 怀念故人 诗词作品

    葛岑高鄕长撰写 先伯父「昻公墓表」,概述其一生行谊,词文朴茂,深得表彰鄕贤之至意,令人起敬,衷心仰佩。进而牵引我对老人家诸多追忆,与往昔亲炙的启迪,故于墓表之外,谨申补赘追思之情。昻公大爷(家鄕亲切称呼语)丰仪俊爽,谦冲仁厚,淹博经史之外,并精通岐黄之学,亦涉猎堪舆,子平之道,犹喜爱园艺。虽未悬壶,但慕名求医者不绝,回忆鄕居时代,不论寒暑晨昏,里闾病家急迫求诊者,纵然雨雪载道,立即首途。遇有戚族阋墙纷争,则投身排解,出钱出力,必使怨隙化戾气为祥和。其德惠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