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质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苗嶺奇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苗岭 地质普查 山区景色

    枯籐、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元朝著名诗人马致远所作的一首词。一般的人大槪只能从诗词上去想像、欣赏,我却有幸有一次身临其境的奇遇。那是卅多年前了,那时我刚从地质学院毕业,分配到广西从事地质普査工作。工作地区是从外围逐渐向大苗山进发。在丛山峻岭行走,时常可听到从远处飘来深沉而又抑扬顿挫的芦笙声,别有一番风味。有一天工作已结束,拖着疲乏的身躯,一步步向住地走去。还有十多里路程。走着,走着,忽然在路右边不远处

  • 文章一個老學生的回憶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潘哲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马廷英 学生 回忆 地质学 台大地质

    我最早听说马先生还是在唸中学的时候。那时,由于读了几本有关天文学和海洋学的科普书,一心想学天文或海洋学。半夜爬起来观天象,满天的繁星,或者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航行,都是令人向往的事。可惜当时在台湾既没有天文系也没有海洋系,不过听人说台大有个海洋研究所里面的地质系里有个马敎授很有名,系中其他敎授阵容也很强。我在中学里最喜欢地理,当时也不知道地理和地质的差别,反正都有个地字,大约差不了多少,于是就选了地质系。当时考理学院是冷门,地质系更没有听说过,害得代报名

  • 文章馬廷英博士行述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国际知名地质学家 台大地质 《石油成因论》 地质学新体系 伟大学者

    国际知名地质学家马廷英博士不幸于民国六十八年九月十五日上午十时因胃癌逝世于台大附属医院,享年八十。马先生辽宁金县人,生于民前十二年(淸光绪廿五年,西元一八九九年),幼时天资聪颖,虽家境淸寒,早享神童盛誉。且因先生生长于广濶无际之松辽平原,性豁达,有大志,年十五独自负笈日本,先以首名卒业于东京高等师范,继考入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地质古生物学敎室。先生以出身困苦,喜爱地质学,故其在日时期,极为好学,孜孜不倦,潜沉于研究之中。兴之所至,常数日不眠不休,必致获良好

  • 文章玉印巨石降大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訓強 林旭穩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地质景象 巨石滑坡 四奇传说 诗赋

    的抗洪壮举。正当地质灾害的阴霾笼罩山中山上空,老百姓及旅外乡贤心头的严峻时刻,一块巨石从天而降,极神似巨大玉石印玺。飞落安放大道通衢上,毫无损伤。山中山人民奔走相告,乐在其中。这桩奇事趣事,使原本因水灾愁云深锁的老百姓脸庞上绽放会心的微笑,一时人潮汹涌,一睹奇迹。玉石降世说「四奇」时间:二〇〇六年六月二日晚十一时,即农历五月初八晚子时地点:距大埔县城二公里之老虎岩位置:老虎岩之东,山顶「无影塔」巍然屹立;老虎岩之西,山顶「磊英塔」与之遥遥相对。梅潭河在两山之间

  • 文章温岭市方山 长屿硐天跻身世界地质公园之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2期  作者:季世華 出版时间:2007-12-10
    关键字: 温州风物 世界地质公园 方山长屿硐天

    六月十九日,薰风习习,艳阳朗照,鲜花簇拥,彩旗招展的双门硐景区广场,举行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方山—长屿硐天园区揭碑开园仪式。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暨省市领导为园区揭碑。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著称的雁荡山,是世界地质公园中惟一滨海山岳型名山。以乐清雁荡山为主园区,永嘉县楠溪江景区为西园区,温岭市方山—长屿硐天景区为东园区。雁荡山属于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中生代火山岩带,是一座距今一亿年早白垩纪的大型破火山。据介绍称二〇〇五年二月十二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进入世界地质

  • 文章在東海縣開鑽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汪誠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地质勘探 水晶加工 东海风貌

    去年九月《海州文献》总目八十六期上,笔者曾介绍东海县水晶加工业腾飞的情况,藉引起在宝岛海属同乡的共欢。今年八月四日,还在这块盛产水晶的热土上,又传来我国地质科研工程—「亚洲第一井」开鉆的喜讯,觉得这是有关推动我国地质科研事业发展关键性的,举世瞩目的工程,更应向诸位乡长说明介绍,共享欢乐。参加这一开鉆仪式除相关领导和广大群众外,还有来自国际大陆鉆探工程委员会参予国美、俄、德等国家数十名地质专家和学者。这口井计划鉆探五千米深,投资一·五亿人民币,历时三年左右

  • 文章羅平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陳少樺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罗平县 地质景观 瀑布峡谷 油菜花 自然风光

    仲秋月,金风送爽;碧云天,浮云乍现;微风细雨游罗平,远山枫红黛绿,姹紫嫣红,遍地繁花似锦,美景天成,尽收眼底,直叫人如痴如醉,似梦还眞!罗平—位于迤东,东邻贵州省兴义,西临师宗,北依富源、墨江,南接邱北;距省会昆明二百多公里,属喀斯特岩溶地质区,车程约四小时;笔者春城探亲扫墓避暑行作罗平三日游,实现响往多年夙愿!罗平,油菜花之鄕,名不虚传,产品多样化如:菜油、蜂蜜、蜂糖、蜂王浆……等,质与量执市场牛耳,享誉三迤。多依河风景区,游人如织,溪水清澈见底,波平

  • 文章廬山奇石形成之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庐山奇石 形成原因 李四光 地质学研究 冰川之疑

    了庐山这个巨人的身躯,并赋予它强大的生命力,永远矗立于茫茫天地之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庐山作了为期六年的考察,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学术专著,认为庐山是保存国内第四纪冰川遗蹟最典型最集中的一个山体,庐山奇石的形成是冰川发生的产物。七十年代后期,我国一些地理学家对中国西部的祁连山、天山、青藏高原等地的现代冰川进行了广泛硏究,对冰川所形成的地形形态和冰川所形成的堆积物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对李四光的观点表示不同意见,对于庐山是否存在过冰川

  • 文章金山眞的有金礦嗎?

    来源期刊:《浦東》 第73期  作者:金山人 出版时间:1993-08-25
    关键字: 金矿 地质专家 勘测队 张堰铜矿 金属储量

    金山发现金矿,可年产黄金万两」,这简直是一条爆炸性消息,振奋著海峡两岸「一块土上人」的心!(编按:本刊七一期五十二页「故乡零缣」刊有此讯)那么,金山真的有金矿吗?问题得从一九七二年说起,那年头,大陆虽然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动乱之中,但是国家有关部门还是投入约六百万元左右资金,召集一批矢志以开发地下宝藏为已任的地质矿产工作者,组织了一支地质勘测队,来到金山县张堰镇,开展了找矿工作。这支勘测队经过十年钻探,累计钻深了六万多米,取样二千六百多件,终于在张堰地区

  • 文章宋應星——中國最偉大的科技著作家(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李喬苹 出版时间:1971-02-02
    关键字: 宋应星 《天工开物》 科学技术 制造方法 地质学家

    我想不是我的事情,付印之前,临时删去,让专家学者,扔弃在其桌边吧!本书对于功名进取,是毫不相关的。崇祯丁丑(按:即崇祯十年,西元一六三七年),孟夏月(按:即四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间堂。』又在首卷第一页第一行,有「明分宜教谕宋应星著」九字。除此之外,我们对于这一位空前杰作的著作者的其他一切,全不知道。而且,此书出版不久,便在国内失传,不但如其序中所说,对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且耗多年心血,落得一字不留,没世无闻,也太可悲了!幸而,民国初元,有一位著名地质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