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形势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爭滇緬界務奏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秦宥横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滇缅界务 奏稿 英人 地理形势

    秦宥横遺著爲前勘滇緬北段界務失敗已甚,延未定案,敬陳管見懇賜採擇飭部籌辦事。竊惟外交以信義爲指歸,不得以詐虞釀燎原之禍。疆臣以封圻爲性命,豈容以隱忍干割地之誅身在蜀卽聞滇緬界圖,波及西藏。䘏乎有憂之,而猶幸其未翔實也。蒞任後鉤稽十日,乃知外務部及前督臣丁振鐸與英人相持不下者,誠迫於無可如何。悲憤爲之食不下咽。此案必不可許者六。必可爭者九。往復文牘,備存架閣,不俟覼縷也。謹撮其綮要,思所以應付者,爲我皇太后皇上陳之。故事我與英人爭者,恩梅開江以西,昔馬以南...

  • 文章滃洲人談滃洲(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1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滃洲 地理形势 大洋山 景观 概述

    四、县属列岛地理形势六、鱼山鄕鱼山鄕包括大小鱼山、大小全山,及附近大小列岛十余个而成,以大鱼山为首。本鄕在本县未划治前,原为岱山区鱼龙鄕之一部,大鱼山山势,狭长曲折,自南至北,横亘于灰鳖洋之西北部,远望之形如大鱼,兀立于大洋波涛间,故名鱼山。其地东介花鼓、歪锣、峧杯、凉帽等山,与岱山岱西鄕所属之双合山相隣(双合山俗名两头洞);东南正临灰鳖洋辖陈练山,而长白鄕遥遥相望;南隣舟山所属马目五屿等岛,成鼎足之势;西南介东西霍二山与慈谿县属之观海衞相望;面临旋港而

  • 文章重建大武漢方案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市設計委員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武汉 历史沿革 地理形势 自然环境 人文计划

    以下均以县称。第二节 地理形势本市位于全国心脏地区,为华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之重心。平汉、粤汉两铁路、沟通淮河、黄河、长江、珠江四大流域,连接平绥、北宁、陇海、正太、浙赣、湘桂等线,为全国交通枢纽。四周环拱大别、幕阜、大洪、桐柏等山脉,退可以凭险固守,进则水陆东走江淮,南下湘粤,西驰川陜,北上豫冀,自古为军略要地,一旦中原有事,本区乃兵家所必争。仅就近代史实而言,武昌得失,关系太平天国之存亡,辛亥举义,奠定民国共和之基础,顾炎武先生谓其「道通九省,冠盖

  • 文章馬邏鎭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朱廣奎 單國順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马逻镇 历史沿革 盛衰之理 地理形势使然

    家营,周围数十里陷为水泊,马逻全鎭毁于水。其时淮河又决清水潭。庙湾数百里无人烟,田沉水底,茫茫一片。此次河决,灾害极重。童家营堤下,黄流冲决,形成清水塘,中广数亩,深入地中,马逻港遂湮淤。唯钟桥迤南,河形断续尙存。居民掘取黑泥时,犹不时得其遗蹟。河决港湮,马逻鎭人多迁往东沟,鎭遂废。自东晋而降,历唐、宋、元、明,千余年之巨鎭,至此仅存一历史名称。东沟旧属马逻乡,终代马逻而成巨鎭。马逻之废,虽曰地理形势使然,而盛衰之理,岂非人哉!

  • 文章古都太原芻議(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靳生禾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古都太原刍议 七朝古都 地理形势 民族融合 多元文化

    中三座城池组成。西成又称「都城」,城中犹有晋太阳宫城(一称(新城)、仓城、大明城等三座内城;城外西北隅则有汛期防洪、平时防卫的罗城。这俨然一座城中有城、城外有城、群城丛峙的巨大城市集群。其规模辉宏,经济富庶,人文昌盛,水光山色,可谓太原史上的黄金时代。三、天下独有之地理形势其一,晋阳地当山西高原中央腹地,自古以来向为河东—山西地区的中心。历史上无论上古时代我国政治中心在中原,抑或秦汉以来西移关中,还是晩近北徙京蓟,它始终处于中央的肩背或云肘腋位置。这就是说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