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武装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鼻乾交惡,引起戰端之回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司秀山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鼻乾之战 李贞乾 青堌寺 地方武装抗战

    所谓鼻者,是丰县城北二区店子人。据说:鼻子歪,鄕人都称其王歪鼻子,他的眞实姓名乃王献臣大名也。干的正名为李贞干先生,乃丰县城北李新庄人,昆仲有七,人多势众。李王两人村庄相距几里路,可说是到底的鄕邻了。民国二十七年五月,日军进占丰县城,地方沦陷。鼻干初为保鄕衞国,分别组织地方武装抗战。其间因编组两人意见不合,而存有介蒂,几经调解未果,未几即发生冲突,双方各持武力,实施武力战斗,而掀起战端。一、鼻干之战斗愈演愈烈照理来说:鼻干之私怨仇恨,打架也好,武装攻击

  • 文章射北風物——抗日**人物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仇德哉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抗日史事 马玉仁 杜明峰 地方武装

    一、殺敵成仁的馬玉仁顧建東先生於「阜寧人」創刋號以「邑人抗日的兩次戰役」爲題,敍述馬玉仁先生英勇抗日史事。以馬玉仁當時一介平民之身份,在國家遭遇强敵入侵之時,以其自衞槍枝,自籌糧秣,建立一隻抗日隊伍,保鄕衞土,在淪陷區挫强敵之兇燄,壯烈成仁,實爲「邑人」中指不多屈者,今圓山國家忠烈祠有其一席之位,固屬當然。鹽,阜人多謂馬玉仁爲鹽城人,甚至指其爲鹽城沙岡人,而吾人談「邑人」抗日,亦非指馬爲「邑人」,實因馬之成仁時戰場在縣境,馬之所屬隊伍亦均爲「邑人」領導,...

  • 文章民革志士張豈庸革命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张岂庸简介 二次革命 行刺袁世凯 跟随孙中山 组织地方武装 致力统一

    誓师北伐。张岂庸被委任为北伐大本营第十四路少将游击司令,张岂庸接到任命后,立即由长沙赶往韶关,并率军向江西进发。在南昌,张岂庸指挥赣军向大庾岭的敌军作正面进攻,击溃了敌军主力,在友军部队的配合下,攻占赣南多地,北伐军势如破竹,迭获胜利,6月13日与各路友军会师赣州。回到故鄕组织地方武装1923年3月份,孙中山被举为大元帅后,为了积极组织革命力量,扩大地方武装,5月份命令张岂庸从广州回到故乡江西万载县。张岂庸回故乡后,即在大桥(现为双桥)、潭埠一带,秘密组织

  • 文章先父生前二三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李岐岩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李如鏕 地方水涝 开控河道 抗击日寇 地方武装 扫荡南乡

    正处于国共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日阶段),那时我自家就有五十多支长短枪,加上周围农民地方武装,将近有两千支枪,在先父统一指挥下,形成了一个抗日军事政治中心。战前据可靠情报,日寇将来袭,先父在紧急情况下,召开了民众大会,决定誓死保家,在他老人家统一布署下,先令大哥李岐嵩带非战斗人员先行撤离,一俟战斗打响,即调兵增援。夏县长坐鎭圩内,安定民心作战由先父统一指挥。圩内继之做好了战前动员,擦枪备弹,设防挖孔等备战工作。一九三八年农历二月十一日早晨,气候奇寒,大雾障天,日酋新

  • 文章龍王蕩之變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朱春哲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龙王荡 盐滩 日寇入侵 海水决堤 渔猎砍柴 地方武装

    提起龍王蕩,我總有一種親切感,或許因爲我住在龍王蕩邊緣,擴大一些範圍來說,也可以算是龍王蕩人的緣故,對龍王蕩總感覺有說不完的故事。龍王蕩,位於灌雲縣東部,瀕臨黃海灘頭,它的範圍橫跨圖河、圩豐、四隊、同興、魯河等鄕鎭,總面積約七百餘平方公里。龍王蕩原來是一片沼澤地帶,到處生長著蘆葦、碱蒿及野草。當時野獸很多,有狼、麞、豺狗、草狐、獾子、野兔、黑貂等。淺溝、港汊里,也是魚蝦、螃蟹、毛蟹(當地人俗稱叫臊爬子)等棲息場所。野鴨、白鷺等水鳥也成群結隊在這個地方繁殖...

  • 文章先父生平事蹟記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張文長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张殿鉴 私塾教育 地方武装 化解恩怨 商人

    常向先父戏言曰:「你为人家之事,天天奔走忙碌,莫非想当『张三董事』吗?」先父以一笑置之。民国初年,政治紊乱,盗匪猖獗,人民生活,屡遭骚扰。政府为维护地方治安,借重先父名望,乃委派为『双港保卫团团总』,组织地方武装,绥靖盗匪,使民众生命财产,得到安全保障。其名重一时,众望所归,仕、农、工、商,远近仰慕,专诚拜竭,受敎于门下者,不下千人之众。旧制时团长丁国卿,灌云县政府梁杰三,二位先生,皆为先父多年至交,灌云县保安团蒲团长锡五,于民国三十年春,曾至双港探访,欲报

  • 文章綁票追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王仲鳴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民国年间 军阀割据 土匪作乱 地方武装 土匪绑架 囚禁 往事回忆

    老家贛榆,與山東交界,氣侯適宜,旱澇均匀,有農漁鹽之利,人民生活富裕,不幸自民國肇建後,軍閥割據於先,日寇漢奸作亂於後,在四〇年代,又有土八路、遊撃隊、青聯隊、土匪毛賊,四處流竄,地方人士又多組自衛隊以保衛家鄕,群雄併起,各據一方,你爭我奪,混戰不已。以致民生荼炭,敵我難分,苛捐雜稅,民不聊生,因此某莊「疊馬子」(住土匪),某人被「架財神」(即綁票)者,時有聽聞,土匪小股者僅十餘人,中股者數十至百人,而大幫土匪甚至有數百或千人之眾,擁有各型武器,當地縣政...

  • 文章清季豫正營紀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6期  作者:王天從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地方武装 甲午战争 抗击日寇 剿灭土匪 八国联军 辛亥革命 往事回忆

    吾家世居江蘇蕭縣黃家口集。淸文宗咸豐三年正月(西元一八五三年)洪秀全太平軍破金陵,淸廷震恐,諭飭各地辦團練保衞地方。先曾祖父監生王公星烻與弟文生星煌在鄕辦團練爲團練長。咸豐四年二月十二日太平匪衆犯黃家口集。團練長王星烻及王星煌等率團抗匪,激戰三晝夜,卒以寡不敵衆,星烻星煌二公皆壯烈殉職,烻子孟城臥病中與母同遇害,煌子孟培十二歲,亦被殺。淸穆宗同治五年(西元一八六五年)奉憲行准吏部咨監生王星烻、附生王星煌照「擧貢生員新章傷亡例」議給「雲騎尉」世職。先祖父孟...

  • 文章湯公昻西先生墓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葛岑高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汤骥 书香门第 警官学校 献身共和 抗日战争 地方武装 中国台湾 因病去世

    湯公昻西先生,諱驥,字萬青,別號昻西,祖居江蘇省沭陽縣湯家溝,書香世胄,望重一方。滿清末造,廢科舉,創新學,公乃入江北警官學校。會政治鼎革,獻身共和,返鄕任五區區紳,創辦鄕鎭團練,清除匪類,剪刈反側,功著地方。民國二十六年,抗日軍興, 公喚起鄕曲,組織自衛武裝,抵抗侵略,發揮游擊功能,對我敵後政權之維持,以及保全閭里生命財產,貢獻尤宏。其平居清正恭己,親仁尙義,學養淵深,更精於岐黃曁天樞地脈之學,濟眾福民之景行德惠,溥及遐邇,碩望賢聲,盛稱於郡邑之間。民...

  • 文章遙憶南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許保榮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边陲农村 山左口 南岭 抗日战争 地方武装 伏击日军 南岭保卫战 往事回忆

    久別的家,是屬東海縣,最西的一個邊陲農村;因位於馬陵山道左側的出口,故而得名山左口。這裡地勢略高,在村子東、北兩面,有清澈的河水泛波蜿蜒流過,偎依清秀山川環抱之中;又受惠鍾靈毓秀之自然育化,不祇村戶年年增添,遂出生不少智勇兼備的人傑。每逢春陽送暖,村裡村外,開始蓬勃起來,河柳掀浪,禽族嬉波,醉人的桃梨,咸爭妍於村頭院落;赭色的山石拱橋,伸出堅硬的長臂,熱情地接送來往行旅。這彷若寫意的彩繪,遠眺近觀,均呈現出江南的秀媚,北地之豪壯,居此的人,應該慶幸得天恩...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