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名胜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詩詞選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許智範 劉炳榮 游嘯奇 甘煌 陳作正 陶理 王鼎 歐陽繼詢 蘇永平 王執中 王守平 馬雲斌 劉子暎 王卜珊 潘善福 唐子安 劉力青 蔣治平 李湘 劉光華 楊斌元 許德煌 夏德愷 涂浩瀾 匡正宇 周淵博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诗词 选集 古代遗址 地方名胜

    江西訪古吟草許智範萬年仙人洞遺址萬年距今逾萬年,仙人洞主創業艱。石鏟陶罐求果腹,骨針蚌飾綴衣衫。風雪肆虐虎獐擾,岩穴安居火花艷。披荆斬棘闢坦途,共奔文明開新天。新淦商代大墓前人贛水蒼茫鄱湖秀,無數英傑展風流。曾記先民磨頑石,猶見奴隸拓荒丘。稻粟菜菽汗澆成,鐘鎛鼎甗血鑄就。畫卷瑰麗壯國魂,重揮彩筆寫春秋。瑞昌銅嶺礦址前人採銅煉銅渣鋪路,銅嶺堪稱古銅都。溜槽地爐巧設計,坑道豎井勤支護。轆轤提鉤話繁忙,陶鬲木鏟嘆辛苦。青銅文明商周盛,全憑礦址降基礎。貴谿崖墓群...

  • 文章佳聯蒐粹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2期  作者:席增光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地方名胜 楹联 辑录 中国古典文学

    去(八五)年九月間,遊廬山、九華、蘇州、揚州、金山、太湖、上海等地,抄選當地名聯多副,以供諸同好品賞。㈠南昌滕王閣裘可亭之聯:隔岸眺仙蹤,問樓頭黃鶴,天際白雲,可被大江留住?繞攔尋勝蹟,看樹外煙波,洲邊芳草,都憑傑閣收來。滕王閣:乃唐高祖之子元嬰爲洪州刺史所建,後元嬰封滕王,故名,現於章江門外,額題:「西江第一樓」。㈡九江庾樓洪稚存之聯:半壁江山,六朝雄鎭,一樓風月,幾輩傳人!庾樓:又名庾公樓,屹立於九江郡署,前倚大江,後枕匡廬,爲一郡大觀,相傳晉庾亮鎭...

  • 文章丹楓、臘肉、談湘綉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趙清明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岳麓山 风景名胜 腊肉 湘绣 地方特产

    岳麓山雖不高,但面城臨江而又在南嶽之麓,天然秀美。可由長沙西渡湘江、繞水陸洲可達,俗稱「水陸洲,洲平水」形勢極美。因嶽麓下有全國聞名的——愛晚亭。因亭而名的靑楓峽,淸幽宜人,啓人心緖,讓人縈思懷念。亭前有張南軒楹聯:「山徑晚仁舒,五百天桃新種淂;峽雲深翠滴,一雙馴鶴自籠來。」靑楓峽上滿山楓紅葉層層,深秋丹如醉,乾隆年間,袁子才改名雅緻的「愛晚亭」,是因秋色淸逸宜人。溪水迴繞,流泉潺潺,楓濤吟嘯,落暉晚映,雲霞變幻,紅葉繽紛,靜聽林間鳥語蟲喞,宛如樂曲齊奏...

  • 文章記九江古蹟各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3期  作者:蔡琦 出版时间:1986-01-03
    关键字: 九江 名胜古迹 北伐 地方名人

    一、劍樓:在城內,人稱四碼頭正街上。中間有一條側街,正對着廬山雙劍峯,形同兩隻寶劍竪立面前,見之似即在街口,前代地方人士,乃醵資建立左右兩邊高樓二座,以當作劍套,鎭壓煞氣,不幸後燬於兵燹。在鼎革後,先輩老人尙能指點原址。二、庾亮樓:據說在臨近縣政府處,前人爲紀念庾亮鎭守九江勤政愛民,特建此樓,以表棠思,後亦燬於兵燹。三、琵琶亭:在龍開河南面,南潯鐵路九江火車站朝南約二三公里,即後設立之九星紗廠附近江邊,唐白居易謫貶爲江州刺史,某夜送客江頭,忽聞琵琶聲,移...

  • 文章我的家鄉浠水縣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3期  作者:陳炬生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浠水县 地理环境 名胜古迹 地方特产

    本文作者陳炬生,湖北省浠水縣團陂鎮人,來臺後服務軍旅、國防部等,退休後經常執筆為文。

  • 文章貴州峽谷、瀑布之旅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0期  作者:周覺民 出版时间:2010-10-10
    关键字: 贵州旅游 风景名胜 游玩见闻 地方特产

    第一山,山上有座三百多年历史寺庙「弘福寺」,因须徒步登山,而我对寺庙兴趣不高也就半途而废,至园区后面麒麟洞,是当年软禁张学良的地方,内有平房一座,以回廊连接,回廊上有国民党中央要员探访相片及迁此说明。平房前为石山,有石洞取名麒麟,空间甚大,昔曰遇日机来袭,则进此洞躲避,现有出售神灯摊位。至麒麟洞途中,须经过猕猴野放区,群猴或蹲在路旁、或攀在树上、或在路边山区随行人移动,遇有游客给予食物,则从游客手中取食,并无强夺硬要情形。中区道路虽宽,但车辆拥塞情形

  • 文章羊城掌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謝燕鳴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广州 景点典故 名人轶事 地方掌故

    这样赞扬他:「陶公像魏武(曹操)那样机敏明断,像孔明那样忠顺勤劳!」陶侃当年运砖的地方(在今省财政厅附近),建立一间「运甓斋」(甓,砖的一种)。明代诗人张诩曾有诗赞云:朝运一百甓,暮运一百甓。所运不在甓,思以强吾力。所强不在力,思以扶中国。……………,……………。重修天庆观的一段佳话宋代的广州,有一段与印度尼西亚友好交往的历史,那就是重修天庆观。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宋真宗是道敎信徒,曾令全国各州郡建「天庆观」,于是,广州也不例外,其址在海珠北路祝寿巷附近

  • 文章大陸西南窮人的希望——南昆鐵路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王玉燕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南昆铁路 贫困地区 风景名胜 地方建设

    九千三百九十二公尺,不仅是大陆之最、也是亚洲最长的单线越岭隧道。住在交通方便地区的人们,很难体会没有路、或是只有泥巴路,没有铁路通往邻地的滋味。当然,西南地区不是修建了一条铁路,就可一下子改变贫穷;但是有了与外界联络的通道,起码多了无尽的希望。因此,许多发生在修建铁路方面的事,在外界看来,可能是匪夷所思。比如,修筑铁路须征用大量土地,再好的良田,征一亩地仅给四千元人民币的征地费。农民当然心疼,但为了以后地方发展,对征地二话不说,说拆迁房子就拆迁房子。比如,筑铁路需要

  • 文章慧山記 錫山集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3期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惠山记 锡山集 书目 名胜 地方文献

    無錫文獻管理委員會,決定將各先賢所著之淸版慧山記四卷、慧山記續編三卷卷首一卷、明版慧山記三卷、民國版錫山攬袂集二卷,合輯爲無錫文獻第三輯,並由楊副主委保和及浦執行秘書士英等鄕長,分別在原稿上加點斷句,再爲影印,茲將楊鄕長所撰慧山記前言及楊浦二鄕長分撰、復經許主委師愼鄕長同意之書目敍錄,分別照刊如下:—不阿謹識

  • 文章塞上天府話寧夏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易叔寒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宁夏 地理环境 风景名胜 人文历史 地方特产

    左旁立有岳武穆忠武碑,为岳王亲书,是有历史意义的古碑,此碑高五六尺许,上刻武穆自书送张紫严北伐诗,文曰:「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字大如拳,笔姿雄健,飘逸飞舞,有如蛟龙飞腾,天马行空。在历史上,岳武穆并未曾到过宁夏,系送张氏北伐时,以此诗书赠张氏,后乃刻于碑,传系自省境内某庙中掘出,移来省府者。在省垣之南,广武城的附近,为黄河上游有名的青铜峡,这地方有传说中的宋代杨家将的古蹟。青铜峡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