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鄕花鼓面面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王運生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花鼓 湘剧 地方传统文化 民间戏剧

    戏剧之水准都已提高。再说,我们的下一代,都是在台湾生长,压根儿就不知家鄕花鼓为何物?而我们演戏,又非专供五十以上鄕亲自娱。基此,则如何使此一赋有传统色彩的鄕曲,能迎合时代、配合潮流,成为现代大众化之高尙娱乐,使人人看得懂,外省人士亦具好感,与其他地方戏剧,并驾齐驱,同负盛名,确为当前刻不容缓,必须硏究之课题。依愚见应该:一、根据传统剧目,革新其唱词及道(对)白:改写剧本,对粗俗或太过鄕土气之道(对)白或唱词,酌情修正,使其尽量有文艺化、趣味性的高素质戏曲

  • 文章獅子討米應景嬉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鄒覺民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故土风俗 狮子龙灯 地方传统文化 春节习俗

    首先也得谢谢闽粤同鄕。因为上述两省同胞,得风气之先,旅居外洋者众,因此两邑侨胞,功居引渡龙灯过海,狮子放洋。美中不足的地方,只因上述两省,吸收中原文化,始于唐宋,起武较迟,民俗杂耍,虽备雏型,未臻化境。就以玩龙灯、拱狮子两项活动而言,(湘人称舞龙曰玩龙灯,称舞狮曰拱狮子,拱字读去声,舞龙舞狮,为新闻记者笔下的称呼,并不制式,更属创撰,)拱的狮子是哑巴狮子,除能表演采靑,腾空一二则俗不堪耐的旧式名堂外,余则黔驴技穷。若论龙灯,则更瞠乎其后,闽粤两邑所玩的龙灯

  • 文章談『老媽開嗙』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1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评剧 《老妈开嗙》 地方剧 传统文化

    病逝上海。白虽在北平被逐,但评剧团并未解散,后竟有「小白玉霜」出现。在抗战时,有一喜彩莲者以改良评剧著称,腔调、服装均吸收国剧及各种地方戏之长,形势大变,而且竞排新戏,故能吸引若干大批观众。在东北等地,则以刘翠霞等人为有名,此间电台尙时常播放刘之唱片。评戏因人手有限(名为半班,后讹为蹦蹦),只能排演一些玩笑戏和爱情戏,绝不能动武戏(因无武生、武净),常见之戏目为「老妈开嗙」、「花为媒」、「夜审周子琴」、「王少安赶船」(此间有此戏录音)、「苏小小」、「绣鞋记

  • 文章和家嚴一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何鵬程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传统文化 诗词作品

    海沭贛灌共一刊,州地鴻儒令斐然;文茂情豐碑眾口,獻珍華夏萬年傳。

  • 文章欣賞馬靜亭演秦腔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菊農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秦腔演出 中国戏曲 传统文化 剧艺学校 地方戏曲师资

    楚剧、湘剧、川剧、评剧、越剧、粤剧、江淮剧、潮州剧、南管、北管等,皆可设班敎学,培育专业人才。第二:简易的训练工作,亦可由大陆地方戏剧研究会主持办理。大陆地方戏剧研究会,成立达六年之久,拥有各地方戏曲的师资,然以限于经费,难于发展,抱着一本难唸的经,念不出口,但每次公演,都有不平凡的绩效,假如,他们有相当的排练场所,有足够的经费可资发展,相信会为中华传统文化,保存下相当的资产。趁此师资未泯,亟待有关主管当局,愼重的考虑。(民族晚报七十二年一月六日)马静亭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