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区文化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兒歌淺說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賴羽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客家儿歌 民俗文学 客家地区文化 儿歌辑录

    民歌、山歌、儿歌,均是能够强烈地折射客家地区习俗浓厚特色的三种民间文学,大多数没有作文字记载,而是依靠口头传授的方式,一代一代地把它流传下来。五句落板的民歌,主要用来叙事状物和说唱历史上典型人物的故事,多数属于民间说唱艺人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四句格式山歌,主要作为青年男女之间,用来抒发感情和倾诉爱情传递爱情的一种方式。儿歌则是长辈们利用生活环境周围所熟悉的事物中,在其互相关联及其发展所衍生出来的各种有趣迷人的情节,编织出一个个美丽动人又带着神秘玄奥色彩

  • 文章海州數項特殊民俗拾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劉鳳桐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地区文化 民风习俗 游艺活动 城隍老爷 烧猪还愿 酬神

    故乡海州,因位于江苏北部,北接山东,西邻河南、安徽,在长江以北,此一广大地区之民风习俗,大抵与齐鲁、中原之民俗文化相若,然各地区仍有大同小异之处,笔者幼年,每逢家乡举办民俗游艺活动,很少缺席,但祇是抱着看热闹心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及长,发觉有些民俗,与其他各地回异,且甚具特色,兹就所忆一鳞半爪,提供数则,供乡亲回味。城隍老爷出坛:城隍老爷,为当地居民之守护神,兼管阴阳两界,每年有两次出巡,一次是清明节,一次是七月十五日,因其官职为三品侯爵,俗称灵佑

  • 文章漫談第二故鄉——太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樊榮武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太原 地区概述 相关历史 文化古迹

    太原也就成了我的探亲终点站,八次返鄕将近一年时光又住太原,追寻前尘往事,度过美好的童年,也走过艰辛坎坷的岁月,太原对我的一生,影响深远,刻骨铭心,留下了永恒难忘的回忆。太原古称晋阳,简称幷,是山西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华北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现在太原全市辖北城、南城、河西三个城区,北郊、南郊两个郊区,一个古交市和清徐、阳曲、娄烦三个县,总面积六仟九佰八十八平方公里,总人口二百六十余万人,市区位于晋中盆地

  • 文章荆沙地区的楚井、老井和古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3期  作者:李南杰  出版时间:2009-10-10
    关键字: 荆沙地区 水井文化 民间神话

    的民间传说,堪称荆沙独特的文化景观。楚井奇观水井的种类是以井壁(井圈)的砌筑材料划分的。近代和现代的人们所见到的大多是土井和砖井,用其他材料作为井壁的很少听说,更不用说亲眼得见了。但笔者却在纪南城遗址见到了蔚为奇观的楚井。纪南城是昔日楚国的都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四十年来,驻扎在纪南城文物工作站的考古工作者,在纪南城内发掘出大量楚都宫殿、房屋、作坊等建筑物遗存和青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其中就包括数以千计的各种楚国古井。在纪南城内和附近地区发现的大批古井

  • 文章山西南北专一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五台山地区景点 旅游 文化故事

    旅游五台山地区景点㈠“阎锡山故居”参观后感想从太原市车行约二小时到达定襄县城东北约二十二公里处的河边村。河边村有一占地面积三万三千平方公尺的旧宅建筑群,它有二十七个大小院落,近千间房屋(现有约七百余间),以名称来说有什么都督府,上将军府;还有东西花园,得一楼等。这组气势恢宏堂皇,格局变幻谲奇的近代建筑群,就是阎锡山先生的故居,这些建筑群不仅是硏究阎氏家族繁衍兴衰的珍贵实物,也是阎锡山先生本人在政治仕途上升降浮沉的历史遗迹;同时我们也可看出它以鲜明的民间俗

  • 文章贛南客家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王綽中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赣南地区 客家文化 客家人 南迁历史 山歌文化

    贛州市十九個縣區百分之九十都是客族,人口七百萬,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落,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世界第十九屆懇親大會在贛州市舉行。

  • 文章說驢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杂文漫谈 历史文化 中原地区 相关词汇

    在江、河流域以至沙漠边沿,和西北地区(长城轴线上),到处可看到驴的踪迹,尤以黄河流域,驴子数目比例最大,一方面是驴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不管高山大泽或黄泛区,牠都能因其特性而生存,不像马匹、骆驼、牛、羊等,有其一定的生存空间;地球上以驴的生存空间最大。水牛在江、淮流域以南多河川的水泽处繁茂,骆驼适合于沙漠干旱地区,马匹适合于广大草原中,才培育出优良品种,绵羊在江南几乎看不到。可是,驴在地球上的五大洲,几乎都有牠的存在。驴,在历史文化的贡献上,定与其他生畜一样

  • 文章客家人與客家民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1期  作者:陳建中 出版时间:1979-11-25
    关键字: 客家人 客家民歌 客家文化 地区民间习俗

    客家人原是中原古老之汉民血族,其先民自中原数历迁徙分居南方,至今仍能保持传统之语言、礼俗、习惯,在徙居地另成一系,南方人遂称其为「客人」,亦称「客家人」。根据学者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早在秦朝就有少数戍卒南来,之后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事变、宋室南迁、元兵入主以至满淸犯境及淸朝广东西路事件、太平天国起兵等影响,而有多次的大迁移,成为再由南方分迁东南、西南,以至国外各地区,而遍及世界了。客家人秉性保守,语言、生活、礼俗、志节,犹多中原古风,由于迭经离乱,更

  • 文章炎帝神农文化密集区——上党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秦海軒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炎帝神农文化 上党地区 历史研究 民族精神

    这说明了上党地区历史文化的久远和深厚,也引起人们对炎帝神农文化的硏究与思考。我曾多次到此实地考察,并查阅了有关的史志资料,现谈几点意见如下:炎帝神农在上党是口传历史,应视为信史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的甲骨文算起,也就是三千几百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也只是推断到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此前的历史一方面靠考古发掘的实物来佐证,另一方面是靠人们口头相传来记述。「十口相传」为「古」,这就是古人对历史的理解。传说历史,是神圣的,是严肃的,有专人掌管,不能信口编造,不得任意修改

  • 文章晉中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晋中地区 物资环境 经济文化 旅游资源

    收入六.六七亿元,增长一二.七%.晋中成为全省除太原、大同等城市外,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晋中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孕育了诸如“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功不言禄,舍身取义”的介子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盛唐诗佛王维,“名闻四夷”、世称“贤相”的文彦博,独步三晋,飮誉华夏的“日升昌”票号创始人雷履泰,号称“北方一枝笔”的近代大书法家赵铁山,法学界的一代宗师张友渔,木刻版画艺术家力群,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