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信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敬覆劉淦芝先生「三點小建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9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80-09-25
    关键字: 回信 农业 回忆 补充说明

    頃閱本刋十二卷八期劉淦芝先生的「三點小建議」,據所知答覆如左:一、河南生產甘蔗,不僅洛陽、許昌兩地,(劉文所云)卽在豫北之沁陽,亦多有種植,且有紅皮、靑皮兩種。紅皮甘蔗與江南及台灣所產者相同,惟皮厚、節短,糖份稍差而已。另敝縣尙有一種甜菽節(俗稱甜疙撣),類似高梁,但其穗甚小,籽粒亦不大,成熟時皮仍靑綠色,間亦有粉紅者,水份較少,惟甚甜。二、少小離家,農事多不甚了然,惟對於瓜類之虫害防治,據悉以菸葉之枝幹熬水,對於瓜類常見之靑皮虫(狀如蠶)、小毛虫、疙扎...

  • 文章謙和有禮的幹才郭聲琨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0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10-10-10
    关键字: 郭声琨 良好印象 传真回信

    荣誉感,对争取海外广西人的向心,也有帮助。建请郭书记考虑给予协助。隔不久便接到郭书记的传真回信(见附件)。从信中可体会到他的谦和、有礼,处理事情踏实负责。更令我欣慰的是,他是第一位我所看到的中共现职高级官员开口对桂系的正面肯定的人。郭书记的诚恳大度不但値得钦佩,更値得我们感谢!传真回信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六尊敬的蒙天祥副理事长:来函收悉,谨致问候和感谢。广西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各族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用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历史和辉煌的今天,我们

  • 文章答張嘉森鄉長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张嘉森 《贵州文献》 问题回信

    的王华中乡长,他说:「他家由三都迁入都匀时,也被当地人称为『客家』」,究其原因,亦如前述土著称后迁入者为「客家」一样,这样的称谓;并不实指是讲广东东部语言的「客家」[1]。「赶场天」:今天在甲地成市,明天到乙地开市,我们那里也称为「赶场」。赶场,可以说是全贵州的共同说法,到现在贵州农村依然保存这种根深蒂固的乡土文化,截至目前还尚未听过以另一种词句来代替「赶场」[2]。贵地的赶场天你们要讲:「汉、苗、水族、布衣」等族多种语言,才能买齐所须要的东西。关于这一点我与

  • 文章回鄕小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7期  作者:三毛 出版时间:1976-08-01
    关键字: 三毛 作家 回信 读者 《撒哈拉的故事》

    各位朋友、各位鄕親:囘到臺北來已經一個多月,在這段時間裏,我收到許多讀者、學生,以及新朋友的來信與電話。我多麽希望每一封信都能仔細的囘答你們,因爲我知道,每一個給我寫信的人,在提筆時,也費了心思和時間來表示對我的關懷。我怎麼能够看了你們誠意的來信,知道你們一定會等我的音訊,而那一封封的來信却如石沉大海,沒有囘聲。請寫信給我的讀者千萬瞭解我,三毛不是一個這麼沒有感情也沒有禮貌的人。離開家國那麽久了,臺北的親情、友情整整的佔據了我,我盡力願意把我自己的時間,...

  • 文章胡紹康復蔣纓函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胡绍康 蒋缨 回信 《风云集》 文笔

    蔣纓師妹:閤府好!心儀數十秋,此番蒙四位貴賓駕臨寒舍,增輝蓬蓽,大慰生平渴想,並承厚錫雲南特產普洱茶及三七。兩者皆名貴禮品,真是受之有愧諸君蒞台,康既不能恭迎於道左,又弗克折柳以相送。筵席雖設而未享,且旅舍房間突告客滿。前者受旅行團規範之時間限制,後者係因「小巨蛋」辦理活動之影響,兩者皆事出有因。竊以招待親朋表達心意,首在食宿而已,今竟付諸闕如,叨為東主,情何以堪。翌日亦未陪同訪問大湖山莊,同往金山探尋師尊陵寢。遺憾不已。別後思量自覺鮮情寡義,上負吾師恩...

  • 文章(追思特輯)人生的短暫交會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作者:陳維斌 出版时间:2006-04-05
    关键字: 航班交汇遐想 学习都市计划 院长回信 在美工作 子女回忆父亲 网络留言

    不应该这么草率地完成那份作业。孙院长的亲笔囘信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当全班交了这份作业的时候,周老师就把它装进一个牛皮纸袋中,寄到了行政院,请他们代转给孙先生。对于他会这么做,我们事先是不知道的,也从来没有想过,不然的话,我们应该会更认眞地写吧!一天,同样是导师课,周老师拿来了一封信,念给我们听,这是孙先生的亲笔回信,字体是扭曲的,但是写这封信对一位重度中风的长者,是多么大的挑战!当我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的泪水早已盈眶。我不敢想像孙先生花了多少的时间和力气写这封

  • 文章(追思特輯)給「人生的短暫交會」作者陳維斌的一封公開信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作者:孫一鴻 出版时间:2006-04-05
    关键字: 回信感谢 写信理事 喜好文学 受压下从政 感谢乡友念父 介寿堂 怀念父亲

    后,乃是历史自然给他们的评价。上星期日(2/19)的荣总介寿堂是温馨的,因为我看到好多年轻的父母手牵着三、四岁的小朋友来悼念,父母感伤眼红,小朋友灿烂的笑容,连往那儿行礼都弄不清楚。我仿佛看到父亲的人格特质将会透过这些小朋友的父母,隔代深植到这群天眞无邪的天之娇子。当我离开介寿堂时,我曾满心欢喜的问父亲,他有没有和我一样被这种可预见的薪火相传所感动。当我看到许多前来致意的朋友总是不舍离开时,我都会轻声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次看到父亲的话,那么报导父亲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