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喜宴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童年跟母亲赴喜宴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謝芬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喜宴 牵娘子 听房 儿时回忆

    這一天,是個黃道吉日,吃過早飯,我和弟弟換上新衣裳,我是一身花,花鞋、花衣、花帽子。母親也梳洗一番,搽粉、點胭脂,打扮得很整齊。她是所謂的福太太,應邀到辦喜事的人家去當「牽娘子」,牽新娘。母親坐轎子,(家中的,二人抬)我和弟弟坐挑子,一個農民工用扁擔和繩子,挑著兩個大圓籮筐,我和弟弟坐在裡面,一頭一個,走起路來一閃一閃,挺好玩。可是,過橋時我很害怕,耽心繩斷掉下河。我們經過了河對岸的候家灣,約莫又走了四、五里路,便到了目的地—孫家灣。忘記是族間誰娶媳婦,...

  • 文章参加郑昭怡小姐归宁喜宴琐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归宁喜宴 郑昭怡 婚礼 祝贺文章

    临川 蔡桂行七月十八日,正是炎夏季节,中午是静寂的,火球般的太阳,把整个大地都点缀著热烘烘的面孔,迎向汗流夹背的行人。我从中坜搭车到达台北,参加同鄕会郑理事菊生先生女公子昭怡小姐,归宁喜宴,一方面算是人情难却,但主要原因是利用宴会看看有没有认识的同鄕好友或同学一叙离情。像我们这批离鄕背井的老人,能够走得动更能够不用拐杖参加各种宴会,应该算是幸福的快乐人。喜宴设在环亚大饭店二楼,到达时已是正午十二时,若大的宴会厅,被道贺的亲朋戚友,挤得水泄不通,眞是万头

  • 文章丁呆鄉親次男謀昌結婚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9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次子成婚 福德街住宅娶亲 三十喜宴

    □晋江杂志特派员幼竺报导□祖籍晋江陈埭村的丁呆、丁林梨贤伉俪,于二月十五日在其松山福德街住宅娶媳妇,是他们的次子谋昌结婚,新娘是江靑山先生的次女公子淑霞小姐。喜宴三十余席,欢宴双方亲友。

  • 文章洪山橋鄉俗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作者:未艾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洪山桥 洪山鱼 喜宴 春秋

    妙。好事者更不惜花钱租用「水月灯」,煮糖粥,发点心钱,雇用玩皮小孩,击鼓鸣锣,以助阵势。如此直骂至深夜,兴尽力疲始相率归去。相传是年如骂得越凶,鄕间就越平安。骂得耳热,越界打架,头破血流,更是常见。又洪山桥每年正月十五日必在大王庙里张排喜宴。家有一件喜事排一桌,两喜排两桌。酒席可以不讲究,但不能省缺,缺则不祥。每年少则数十桌,多则百余桌,届时鄕人羣集畅饮,大吃大嚼。名曰「爬弟蒲」。此桌既毕,不妨顾而之他,甚且有接一连三连上五六桌者,亦无人认为不体面。外鄕来

  • 文章改善社會風氣厲行檢樸生活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作者:王向南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社会风气 祭祀 婚嫁丧葬 应酬喜宴 厉行节俭

    一、前言自人類逐漸形成家庭制度之後,婚娶喪葬,慶壽賀喜,祭祖拜神等等事實,亦即隨之而發生,且在吾人生活領域中,佔有重要之地位;舉凡祖先之令德,子孫之發達,民間社會之移風易俗,多賴此類事項,處理得當有以致之。値此國步維艱,萬事待舉,一切財力、物力、人力急需用於**救民之際,允宜以儉樸節約,充裕民生,培養國力爲先務。易言之,此時此地,吾人實應恪遵「新生活運動」,厲行「國民生活須知」,尤應奉行 蔣總統經國先生「改善社會風氣」「避免無謂應酬」之指示。期以達到民富國...

  • 文章馮陳聯姻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9期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冯俊达 陈美枝 冯陈联姻 同乡会 喜宴

    本会医药顾问冯仲良乡长次子冯俊达先生于去年十月九日与屏东客家望族名媛陈美枝小姐结婚,敦请本会陆理事长润康福证,常务理事吴子声乡长,总干事过克厚乡长等均莅临致贺并参加喜宴。陆理事长期勉一对新人百年好合,永浴爱河。冯仲良乡长担任本会医药顾问多年,多次义务为本会乡亲提供义诊及健康咨询讲座,长子冯俊华在广播界任职多次获奖,本会历次会员大会司仪均由其出任,去年底第二届立委选举,全国各广播电台联播「选情之夜」特别膺任主播之一。次子冯俊达与其新娘陈美枝均分别在华航担任

  • 文章家鄉的一日三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3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99-01-15
    关键字: 喜宴 冷情酒 面食 家乡习俗 一日三餐

    這裡說的家鄉,是筆者家鄉—武進東南地區,其他地區如何,筆者所知有限,可能大同小異。三十八年以後,農村經濟有大改變,一日三餐情形便不清楚了。家鄉一日三餐是以中午一餐爲正餐,喜慶宴客,都是定在中午,因爲家鄉是農村社會,住戶分散,親朋好友往往彼此相距五六華里,來參加宴會後還得回去,中午較方便,如是晚間,吃了喜筵回去便要摸黑了。但也有例外的,如結婚,女家在新嫁女花轎出門後家中還留有送嫁的親友,此時設宴請這些親友,叫做「冷情酒」,是在晚間而且是深夜,因爲女兒嫁出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