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吴泰伯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南鼻祖吴泰伯(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6期  作者:張永初  出版时间:1990-04-20
    关键字: 泰伯 泰伯 梅里古镇 月牙池

    泰伯墓东侧,有亭子一座,谓泰伯在此遥望常熟虚山弟弟仲雍处。向碑 在望虞亭旁,有石碑一座,高丈许,用砖石敲之发出之声音,据说可传至常熟虞山,谓泰伯与仲雍联络之用。泰伯殿 位于今锡惠公园映山湖东北,建于淸乾隆三十年(公元一七六三年)。淸雍正四年,无锡分为无锡与金匮两县。自称吴泰伯后裔的安徽全椒县钺,出任无锡知县,见无锡境内无祭祀泰伯的祠庙,便在愚公谷枝峰阁,绳河馆旧地建筑一座「至德祠」,祀吴国创始人泰伯、仲雍和后裔季札。泰伯殿为至德祠的主体建筑。近年来曾进行过

  • 文章梁溪聯話(二十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3期  作者:弘農氏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泰伯 墓门联 对联

    吴泰伯墓,在邑之鸿山,嘉庆间邑令齐彦槐题墓门联云:至德无称,三让两家天下;高山可仰,一坏万古江南。惠山至德祠,祀吴泰伯,某题联云:草昧造三,自南河阳城箕山以来,天锡兹土;豆登崇百世,立君臣父子兄弟之极,民无能名。又某题联云:上德不德,希踪巢父,抗节子臧,是名敎完人,三让高风殊卓绝;求仁得仁,介弟仲雍,裔孙季札,更后先济美,二泉流泽卜灵长。(唐尧时,许由居阳城,巢父居箕山,尧欲以天下让之,俱不受。春秋时,曹国宣公卒,诸侯欲立子臧,子臧去国逃之。)惠山

  • 文章春秋 泰伯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1期  作者:朱海容  出版时间:1992-05-20
    关键字: 无锡 吴国 仲雍 泰伯 春秋

    商朝末年,子姓的商王国日趋衰落,姫姓的周侯国逐渐兴起。周国的开国君主是古公亶父,他在今陕西岐山县境一带建立了国家,国号就叫做周。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泰伯、次子叫仲雍;三子叫季历。季历的儿子叫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古公亶父认为昌自幼聪敏,有灭商兴周的圣瑞(才能),想把周国的君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给昌。太伯、仲雍深知内情,为了成全父意、避免祸害,便假借为父亲拿药治病的名义,带领一小支马队,吃尽千辛万苦逃奔到江南无锡的荆蛮之地。无锡在太湖之滨,远古时先民

  • 文章故乡近讯文化博览中心宣告成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3期  作者:顧建明  出版时间:1990-11-20
    关键字: 吴文化 传统文化 泰伯 祭祖

    年来故鄕人士为继承泰伯精神,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而筹建的「文文化博览中心」(暂名),五月三日在三千多年前勾吴国故都梅里(今称无锡县梅村鎭)宣告成立。文化是华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当年周太王长子泰伯让贤奔、开拓江南而发祥,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歌、民俗等「活文物」。现存的泰伯庙和泰伯墓位于无锡城东,经多次修复已初具规模,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泰伯庙、墓和文化,在海内外有很大的影响,国内外报刋曾作过近百次报导介绍,有四十多个国家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