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吴氏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安县吴氏祖藉溯源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4期  作者:吳昌富  出版时间:1980-01-10
    关键字: 黄安县 吴氏祖籍 吴氏宗谱

    一、吴氏溯源:史载吴氏为我国八大姓之一,泰伯者姬姓,当以泰伯公为我吴氏第一世始祖也,先祖太王曰古公亶父,乃后稷十三世孙也,母后曰姜,所生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字曰虞仲,三子季历字曰季公,季历贤而有子名曰昌,圣而有瑞,太王欲传位于三子季历以及昌(即文王),泰伯知之,与弟仲雍二人托名采药,出走荆蛮,断发文身,自示无用,以避季历,及太王卒,相偕归国赴丧,哭于门而不入,荆蛮义之,从者千余家,自称勾吴,论语泰伯篇,孔子述泰伯公之盛德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 文章记奉化吴江泾吴氏四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6期  作者:吳烈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宁波奉化 吴氏四杰 吴锐东

    一三一期本刊刊出裘時晉鄕長一文,提及吳銳東先生一門四兄弟;銳東先生乃是本人族兄,余生也晚,所以少時依稀中好像在煤油燈前,圍着四五個人,矇矇中看到像今日的基蘭寧氏(奧會主席)一樣,臉上始終掛着微笑。以後出殯,場面之大亦爲吾鄕少見,余亦奉父親之命,穿了長袍,着了父親的皮鞋,到靈前跪拜三叩,此爲余在大庭廣衆如此莊嚴肅穆之中露面之第一次。二弟杲明哥,前閱軍事雜誌錢大鈞氏文,知道乃是黃埔軍校海軍少校敎官,抗戰前任上海航政局長,余約十多歲時由老祖母帶領去拜訪,只見到...

  • 文章吴氏家族修谱纪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吳本公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吴氏 排行字号 修谱执事 修谱说明 组织人员

    吴氏(至德堂)族居丰县城西北大吴庄,潘庄吴姓亦为同族一脉也。第一次修谱于民国八年旧历十二月下旬。排行字号:吾族以前无谱,故排行亦无一定之字,不过年长者命名年少者,因之自九世起,排以十六字曰:中、正、德、进;勤、俭、业、修。承、先、启、后;恪、守、鸿、献(其十六字前三者有副排行:中—本,正—景,德—志)。九世以上有以先、启、及守字命名者,则孙曾自不得重其祖名,先字可用预字代;启字可用开字代;守字可用遵字代,唯后字字面嫌窄,亦可以厚字代之,以后凡命名者当依

  • 文章吴氏通谱序言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6期  作者:吳展明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远口吴氏通谱》 通谱序言 家族历史

    和关心修谱事业的宗亲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与诚挚的感谢!天柱县远口吴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主任:吴定发主编:吴展明[1] 「至德」出自「伦语、泰伯篇第八。」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里的「至德」,意即最高品德。[2] 族人吴见举于一八九五年参加康有为在北京的「公车上书」。[3] 一九一五年二月,吴慕尧在北京狱中「绝命诗」:「慷慨挥椎博浪沙,丹心一片兴中华;男儿一死无他恨,大千世界是吾家。」[4

  • 文章吴氏族谱稿跋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吳恕人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吴氏族谱稿 跋文

    转学江苏省立东海师范毕业,大陆撤退随军来台,进入海军专科学校深造,历任后勤单位之参谋、股长、科长、副处长,海军官校作战系敎官,卓著劳绩。前岁自海军总部退役,辛勤谋食,不废书史,为遵奉故 总统蒋公复兴文化「敦亲睦族……以固邦本」之昭示!乃根据歙县迁沭之源流,追溯至始祖泰伯公,历时三千余年之世系,并蒐集有关文献,辑为吴氏族谱,以期彰先泽、明世系吾苏沭阳洽民宗兄,字微霑,祖籍安徽歙县,明成化初徒沭,耕读传家,世代书香,对日抗战期间,怀报国之壮志,负笈皖北,曾

  • 文章浙江古代學術的曙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傅斐然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浙江古代学术 越绝书 吴氏春秋 论衡 国学

    浙江地靈人傑,自越國以後的兩千五百多年來,英才輩出,目不暇給。其中文官武將,代代相續,直至現代,史不絕書。而從漢代以後,會稽郡更以「文物之邦」著稱於世,文學、史學、哲學,以至科學技術各個領域,文化巨匠不斷湧現,各領一代風騷。雖然較之鄒魯、關中和中原,起步稍晚,但竟後來居上,逐漸形成自己的學術傳統和學術流派,其間羣星璀燦,前後輝映,影響深遠。首先在史學和哲學兩方面,會稽郡都有袁康、吳平的《越絕書》、趙曄的《吳越春秋》和王充的《論衡》,都是東漢時代的重要著作...

  • 文章吴氏族谱稿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6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75-08-20
    关键字: 吴氏族谱 慎终追远 传统人伦

    追远。愼终之道,不属本篇范围;玆论追远,追远之义,指祭祀祖先;虽年代久远,亦必追祭,以免忘本!不忘本者孝,孝者必仁,故欲发扬仁道,必先自追远始!追远之义虽明,但不知远祖为谁?又何从而追焉!先民有鉴于斯,故各氏族皆有谱谍之著。我吴姓宗支,蔓延天下,族谱之辑,世代相承,惜以大陆沦陷,多未携出。玆者洽民宗长:重修沭阳吴氏族谱,追溯至于始祖太伯,并多方蒐集有关文献,付梓之日,先睹为快;从此不独吴氏子孙,追远有据,归厚有由,推而广之,国族亦必因之而昌大,功德岂浅鲜哉

  • 文章吴氏族谱稿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5期  作者:丁治磐  出版时间:1975-07-20
    关键字: 吴氏族谱 人伦传统 散文

    昔仁和龚氏,尝以为古者以家训家法,胪为家谱家乘,宗法明而礼俗成,凡以所爱其家者,欲其子孙之必贤,而使天下后世、庶几少不肖之人,屹然而为世所重羡之杰族也。溯自伏羲氏制嫁娶,遂植家族之始基,人不忘其所生,迄今盖己六千四百五十余年,吾中华民族之大,民德之厚,有由来矣!沭阳吴君洽民,流寓台员,秉其先公遗志,为吴氏族谱之辑,稿既具将以付梓,介吾老友公屿王先生属余为之序,夫今世俗婾,礼坏嫁娶悖制,罔叙彝伦,凡为人子出分,而后殆忘其所生,父役于子家,子役于父家,抑且论

  • 文章丁似公手書「呉氏族譜稿序」原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鴻徽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手书真迹 吴氏族谱稿序 丁似庵

  • 文章沭阳吴氏呈献「泰伯墓」归宗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吳誦清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江苏沭阳 吴氏家族 泰伯墓 归宗碑

    吴氏始祖「泰伯墓」,位于无锡梅里之鸿山,方志记载,颇为壮观,因兵燹而年久失修,至明朝弘治间,县令姜文魁重建碑亭,历经天启及淸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陆续整建,极具规模;海峡两岸开放文化交流,世界各地宗亲寻根,络绎于途,海内外吴氏后裔呈献归宗碑,以示崇敬,兹抄录沭阳吴氏碑文如后:始祖泰伯 偕弟仲雍 袭位三让 仰体亲衷 远走荆蛮 立国开宗 圣云至德 着我家声 季札逊国 封于延陵 挂剑赠徐 信义尤崇 孝悌为本 事亲毕恭 鄱阳迁歙 曰少微公 仕唐御史 蕃衍皖中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