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贤事迹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何伯仁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何伯仁 名贤事迹 旅台同乡

    何氏,江蘇如皋立發之望族也,耕讀傳家,家世殷實。先生幼卽天資聰頴,誠樸仁慈,生平克勤克儉,以改良中國農業爲職志負笈金陵,卽入中央大學主修農藝,時年方弱冠,參加中國國民黨。民國十八年以優異成績畢業而留校服務,並任職首都南京市公園主任,此先生之牛刀小試也,旋應聘上海市公務局負責樹藝事業,受沈局長君怡之賞識。抗戰勝利復員後返囘如皋,出任如皋縣黨部書記長,其間輔導各級選擧及配合黨政軍除暴安良,造福桑梓卓著辛勞。嗣隨政府轉進來台,曾對觀光環境作整體規劃,增進遊人身...

  • 文章韓復榘以儉防貪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德亮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韩复榘 防治贪污 施政成就 名贤事迹

    韓復榘行伍出身,歷盡艱苦,對公敎人員貪汚辦法,早已洞悉奧妙。自民國十九年接任魯省主席之後,卽嚴令所屬:㈠只准穿布底布面黑色鞋;㈡只准穿黑布製制服;㈢每早四時半集合,半小時體操,辦公至十一時下班;下午三時上班,六時下班。此爲省市機關辦法。外縣則派有高級偵探常住,嚴查貪汚。故韓治魯八年,貪汚之風,曾無所聞。省府秘書長張子仁紹堂,有人謂其有賣官受賄之事,韓秘密派衞兵於夜間至張寓所看守,防查受賄。此擧雖幼稚可笑,但足證韓對防治貪汚,別有一套辦法。

  • 文章李根源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曹伯秋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李根源 名贤事迹 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黨國元老李根源先生字印泉,雲南騰衝人,一八七九年生,一九〇三年考入昆明高等學堂,翌年考送日本留學,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一九〇九年回到昆明任雲南陸軍講武堂監督,旋升任總辦,辛亥革命任雲南軍政府軍政總長,兼參議院議長,繼任雲南陸軍第二師師長,兼國民軍總統,中國國民黨雲南省支部長,民國六年任陝西省省長,民國七年被推薦駐粤滇軍總司令,兼滇軍第四師師長,督辦粤湘贛邊防軍務,民國九年改任督辦廣東海疆防務兼攝雷瓊鎭守使,民國十一年任北洋政府農商部總長及國務總理,民...

  • 文章蔡元培的革命生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吳君榖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蔡元培 革命生涯 名贤事迹

    「霜葉紅於二月花,故鄕烏桕蔭農家。不須更畏吳江冷,自有溫情熨晚霞。」右爲蔡元培早年的「卽景詩」,首句「霜葉紅於二月花」,借自唐代大詩人杜牧「遠上寒山」七絕結句。雖說是卽景詩,但却意境幽遠,充份流露「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積極向上精神,不愧是革命先進、大敎育家的吐屬。以這一詩印證蔡氏生平奉爲圭臬的:「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孟子)一語,那就不難領悟,爲什麼胡適生前要說:「蔡元培先生的一生,可以說是古人說的狂狷的「狷」。」因爲,孔子也曾說過:「狷者,有所...

  • 文章攬轡澄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陳淑安 出版时间:1985-01-30
    关键字: 范滂 名贤事迹 反贪治腐

    ⑴後漢時代,有一位人士名叫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卽漢時當鄕縣,故城在今河南郾城縣東南)人,他自幼飽讀詩書,潔身自愛,胸懷大志,向爲州里和地方上的人士所推崇,范滂本人也力求上進,爲國爲民貢獻自己的學識才智。桓帝時,冀州遭遇空前未有的大災荒,哀鴻遍地,民不聊生;在飢寒交迫下,也有百姓紛起暴動,盜竊橫行,以致地方上烏烟瘴氣,一團混亂。朝廷一看事態嚴重,爲了安撫人心,便派遣范滂爲淸詔使,巡行冀州,擧發不法貪官汚吏,把政府的關懷和決心詔告百姓。⑵出發那天,陣容浩...

  • 文章安民巡撫趙士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7期  作者:蔡正發  出版时间:2007-12-25
    关键字: 赵士麟 安民巡抚 从政贡献 名贤事迹 历史集萃

    官因民而設,官靠民供養。當官必須爲民操勞,愛民如子,以安民爲事,即今所謂執政者必須爲民執政是也。清康熙年間先後任浙江、江蘇巡撫和浙閩總督的趙士麟就是一位爲民、愛民、安民而爲構建當時的和諧社會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好官。趙士麟,字玉峰,雲南河陽人(今澄江縣)人。其人自幼聰慧非凡,讀書一目五行;藏書千卷,經、史、子、集四部齊備,早晚誦讀不輟。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初爲貴州平遠縣推官,繼而任容城(今屬河北省)縣令。趙士麟在容城創辦了「正學書院」,...

  • 文章彭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董建民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彭姑 打虎 历史典故 方志谱乘 名贤事迹

    宋朝嘉佑中葉,距離修水縣城二十餘里的南嶺山,來了一隻兇猛的豹虎,出沒無蹤,傷人害畜。自此,遠近百姓,日夜提心吊膽,不敢獨步單行。一日,山下村裡有位姑娘與左鄰右舍同夥一道上南嶺砍柴。她正砍著砍著,突然不遠處傳來呼救聲,其幾個箭步趕到,只見一毛色斑爛的金錢豹正將同村一小弟撲翻在地。姑娘顧不得許多,使勁揮動手中柴刀,將豹頭砍得鮮血淋漓。誰知用力過猛,刀把折斷。正當姑娘準備拾起近處柴刀時,豹虎放過小弟,張開血紅大口,咆哮著向她撲來,她側身躲過。豹虎撲空,繼而又掉...

  • 文章追憶一位被遺忘的長者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7期  作者:沈徑瞻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李曰垓 追思悼文 名贤事迹 报效国家 社会奉献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護國之役參賛軍務李曰垓先生號子暢,騰衝和順鄕人,少懷大志,早歲即負笈離鄕外出深造,繼游學日本擴展見聞。在留日期間與我國旅日反清革命志士多所結識,並參與反清活動。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後,歷在雲南省垣擔任政府要職。民國五年袁逆稱帝,國本動搖,唐蔡諸公奮身挺出,首義誓師,擁護共和,惟雲南以貧瘠邊鄙抗衡強敵,先事之擘畫,當事之奮發與事後之收束,其艱難曲折,嶽嶽不撓,可謂驚天地而泣鬼神,卒能摧毀強暴,再造...

  • 文章李達人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李溪燕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李达人 名贤事迹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慈善事业

    李公達人原名德昌,字達人,後以字行。生於民前一年陰曆八月十六日,陽曆十月七日,即武昌起義前三天。先祖李萬三公,於明萬曆年間,自南京應天府遷至雲南姚安,傳至李祚高,平吳三桂有功,封爲游擊,並謚封其父,子襲世職。民國六年入私塾二年後,入小學、中學。「九一八」事變,徒步六百餘里至昆明,加入討逆軍志願大隊,八個月後,被選升入軍官教導團第三期就讀,後教導團第三期奉令改爲雲南講武學校第二十二期,列中央軍校第十期學籍。畢業後,以少尉見習,任討逆軍第十路總指揮第一大隊小...

  • 文章『昔年鼙鼓震南天』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7期  作者:張鏡淵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李烈钧 名贤事迹 护国运动 人物回忆 历史集萃

    一九一五年反對袁世凱專制獨裁揭起「護國」旗幟的「雲南起義」,李烈鈞爲主要發起人之一。李烈鈞與袁世凱產生矛盾起于一九一二年三月。袁世凱接任孫中山之臨時大總統職務後,向全國發出「軍民分治」通電,主張在各省設罝行政長官。時任江西都督的李烈鈞于五月七日致電袁世凱,以「當今急務,在于統一,不在于分治」,提出四點理由認爲「分治尙非其時」,「欲以軍民分治而求國政之統一,不第中央之統一愈難,竊恐地方政治益形紛擾」,不同意袁世凱的軍民分治,是各省都督中首電反對袁的主張者。...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