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同乡情谊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卷首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期  出版时间:1966-06-10
    关键字: 卷首语 同乡情谊 刊物总结

    大陸沉淪,河山變色,在時代的浪濤中,我們都是一羣的飄泊者。人生聚散靡常,命運在安排一切。在這個中興基地的寶島上,我們像浮萍般又匯聚在一起了。同是故鄕的勞人,也有遐荒的瀛客,舊雨重逢,新知邂逅,不敢說這是八方風雨,也算是難得的機緣。我們這一羣,家在茶嶺,東西瓢泊。遭逢世亂,難賦歸去之辞;隨遇而安,冀成光復之願。且喜鄕音未改,大家異地相逢,自然倍加親熱,况値風雨鷄鳴的時際,益深同舟共濟的感覺。由於我們之間,存在着濃厚的鄕土氣息,有同一里閈的光彩家世,播遷茲土...

  • 文章飄萍吟草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8期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诗作 同乡情谊 革命先辈

    祝世界廣東同鄕懇親會 陳天錫(心蔣)廣東革命策源地,救國匡民力量雄。越秀英魂咸景仰,黃花烈魄共推崇。孫公志節擎天寶,陸子才華捧日紅。但願吾儕齊步伐,重揚百粤大威風。翠亨村遊後(二首) 陳天錫山環水繞翠亨村,秀毓靈鍾國父尊。開創共和新政體,掀天揭地正乾坤。聖傑天生志節高,翠亨村上拜英豪。三民手創平天下,救國匡時擧世褒。

  • 文章悼念潘敦義鄉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6期  作者:李基光  出版时间:1981-06-06
    关键字: 潘敦义 悼念乡贤 同乡情谊

    功利社會人情薄如紙的今天,當一個人在蓋棺論定的時候,來自各階層,各方面,懷着哀悼的至誠,能到靈前,虔敬地,懷念着,行了告別禮,每個人有其不同的懷念與感受。在我個人的懷念,敦義兄是我的革命伙伴,志淸堂同期學長,又是浙江同鄕,平時各忙各的,素少來往,僅僅在親友相聚時提起,敦義兄有位莫逆之交,也是革命行列中與敦義兄一樣,愛國,愛領袖!淸廉,而才識一流的電訊界前輩,方硯農先生。今年正月我們在立法委員周文璣姐姐家聚會之後,到陶然亭歡宴,我與硯哥懷念敦義兄,硯哥說:...

  • 文章記與方豪先生的一段交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8期  作者:吳幅員 出版时间:1981-08-06
    关键字: 悼念乡贤 方豪 同乡情谊

    杭縣方豪(杰人)先生爲我欽敬的學人之一,不幸已於六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凌晨一時四十五分因腦中風病逝榮民總醫院,享年七十一歲。猶憶六十一年他寄我一篇「乾隆初旅臺滿洲學人六十七」(刊「故宮文獻」第三卷第一期)抽印本,我曾建議幾處有待改訂,期於「方豪七十自定稿」中加以補正。近年來他因腦中風數度住院治療,「七十自定稿」未嘗集輯;前所期待,已成虛語。我之見知於杰人先生,早在二十年前,四十九年五月,他在「臺東州采訪册」的「弁言」末段有說:『現在這本「臺東州采訪册」己由...

  • 文章聽鄉音·敍鄉誼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戏剧 秦腔 同乡情谊 文化复兴节

    文化復興節秦腔演出記去年十二月十二日,爲慶祝文化復興節,由秦腔學會策劃,秦腔劇團在台北市三軍托兒所盛大演出四折戲,「三擊掌」「三回頭」「殺狗勸妻」「放飯」盛況空前,爲歷來秦腔最成功的一次演出,前往參觀之同鄕來賓千餘人,有遠自花連,高雄來參觀者,演出時場內熱情洋溢,台上台下,感情交流,鼓掌叫好之聲不絕於耳,劇情加鄕音,使多人感動流淚,茲將部分演員,出力人員記述如下:參加演出人員王金蘭女士係同鄕國大代表高仲謙先生之夫人,熱愛秦腔藝術,從民國四十六年在台中參加...

  • 文章驊騮千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3期  作者:野老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同乡情谊 生活感受 人物回忆

    人生百歲,也不過三個多三十年。一如失群零雁,又好像無根飄萍的我,竟然寄跡高雄幾達三十年之久。最初十年為苦難的國家在軍中賣青春,脫掉號衣,幹個不出頭的工人,「孤家寡人」的,連拿錢去向人租間住的房子都不被信任,感慨之餘,病急亂投醫地找個活女人結了婚、成了家,好向有房子出租的「偷給」「惡拔煞」們顯寶。時代背景該是老蔣總統與蔣經國總統世代交替前後,我們台灣喊出在安定中求繁榮、開始十項建設、經濟逐漸起飛、四小龍之首在望、高雄拆船業鼎盛、當船員跑單幫成傲人的行當、遠...

  • 文章桑梓情·同鄉誼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楊力翔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访台联谊 同乡情谊 感怀

    節令已屆立冬,臺北市依然花團錦簇,綠樹成蔭,秋高氣爽,舒適宜人。特別是臺北市大埔同鄉會理事們的熱情接待,濃濃的桑梓之情,厚厚的同鄉之誼,更讓我們心中時時充滿感動,洋溢溫馨,頓覺海峽如此狹淺,寶島並不遙遠……今年11月中旬,我與太太獲准到臺灣自由行。啟程之前,大埔虎山中學校友會丘韻風會長及羅卓英將軍之賢侄羅英鵬先生等人皆極其關注此事,不僅向我提供臺北市大埔同鄉會諸公的詳細聯絡方法,而且通過電子郵件往來,訴求我們在編撰《羅卓英將軍紀聞》一書中所需要搜集的相關資...

  • 文章悼念鄉賢張耀東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张耀东 河南乡贤 同乡情谊

    時光如逝,耀東弟台謝世,己屆三週年。前年辭世之日,我雖撰蕪文以哭弟台,然當時五中徬徨,思緖紛如,內涵敘事,多所挂漏,今値三週年之辰,仍有不能己於言者,用特表而出之,藉示悼念之忱。一、廉明剛正的風格六十八年秋,弟在美哈佛大學,續攻財稅學成返國,旋受命籌設高雄市國稅局,以配合該市的改制。國稅局之設,係新稅制的創行,在組織、法令等方面,一無成規可循,弟篳路襤縷,開荒奠基,從容佈置,展現出開創的才華。嗣奉派高市國稅局首任局長,就任伊始,即宣佈建立功能編組,改善稅...

  • 文章嵊縣馬躬耕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8期  作者:呂釣 出版时间:2007-08-10
    关键字: 浙江乡贤 教育事业 同乡情谊

    嵊縣馬躬耕兄,雖非達官和方面大員,他一生奮鬥的經過有報導價值,他幼年隨他叔父在杭州長大,讀完杭州市立中學後,民國廿五年即投入南京防空學校習高砲,我與他同一班,上下舖。每日同時操練高射槍砲,他的為人知之甚詳,躬耕兄個性外向、樂觀、豪爽、坦蕩、不拘細節,只有看書非常專心,這是他事業成功的先決條件,他在入出境管理局十四年中,筆者先後替他寫過三篇拙文,均蒙張行周和金國銓兩位先生刊載在我《浙江月刊》。躬耕兄的一生,大半時間在教育單位。民國四十二年,我國軍突擊東山島...

  • 文章吹不散的深情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歌词 歌谱 同乡情谊

    最近收到新加坡來的家信,眞是喜從天降。因為它帶給我的是,五十年的離情和二百年的友誼。而且,還遠遠地牽涉到第三大島婆羅洲西岸的大城——坤甸。事情是這樣的——我的家鄕地狹人稠,在前淸乾隆嘉慶年間,人丁繁盛,年輕人都向外發展。我家祖先有兄弟二人,就食南洋,落脚在坤甸地方,遇到同鄕劉姓和陳姓兩位哥兒。他鄕遇故知,其樂可想而知,樽酒流連,倍感高興。一日,忽然有了一個理想:「我們都是好朋友,經常聚會,非常快樂。希望我們的後代子孫也能結為好朋友,和我們一樣經常有聚會。...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