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今对比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由明清小說用語對照今日的武漢話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6期  作者:周然  出版时间:2010-07-10
    关键字: 明清小说 武汉话 古今对比

    文◎周然五百年前住在武漢的人講什麼樣的話?五百年來,武漢地區的方言又是如何演變的?方言多靠口耳相傳,雖偶有典籍記載,然而十分稀少。時序廿一世紀,我們想要知道明清時期居住武漢地區古人所講的話,實在相當的困難。武漢話主要指漢口話,漢口地處中原,素有「九省通衢」之稱,自明代成化年間開埠以後,商賈雲聚,客旅愈多,貨聚八方,貿易活絡,迅速發展成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由於位處交通要津,與外界的交往頻繁,傳統農業社會生活日漸式微,到了明清,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手工業、商業...

  • 文章簡論古今敎育倫常科技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盧品舉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教育伦常 科学技术 古今对比 追忆父亲 卢庆和

    上古時候,炎帝神農氏,製耒耜教導萬民,從事稼穡。百穀繁衍,使天下人民生活改善而享幸福。民有疾病,炎帝嚐百草,察病情,自身試之,這種功德流傳至今。再說倫常方面,孟母三遷,是爲教育孟子,因環境不良而遷之。孟子被母親教育成重仁義之聖賢,孟母成爲天下賢母之首。三國時孔明造木牛流馬,在軍中運送糧草,人力運用方便,使軍中士氣旺盛,國家受益良多,可惜失傳,很是遺憾。重要的歷史倫常科技之德業,用教育之道,流傳後世,貢獻給國家社會,使後世人人有幸福可享。倫常輩份,要互尊互...

  • 文章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古今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馬壯行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 古今对比 环境恶化 治理成果

    黃河之水天上來,她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喇山麓,全長五四六四公里,流經青、甘、川、寧、蒙、陝、晉、豫、魯九個省區,注入渤海,一百六十多萬年的滄桑,一言難盡。一、古代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黃河中上游的黃土高原,是地球上黃土覆蓋最廣闊的區域,總面積六十萬平方公里,黃土厚五十至一百米,古代森林覆蓋面積百分之五十八,其餘是草原,植被茂盛,雨水充沛,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形成良性循環,動物、植物、礦物資源都豐富,生態系統平衡處於最優狀態。《詩經》寫山西...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