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源地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革命发源地桂平和茉莉之乡横县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9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革命发源地 茉莉之乡 地方简介

    桂平台港兩地有很多桂平老鄉,拜訪桂平早有此念,直到去年初秋才有機會如願。桂平最有名的勝景是西山。西山被譽爲「南天第一秀山」,它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聖著稱。民國以後,西山之出名又添了幾樁記載。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兩廣巡閱使陸榮廷在西山建「乳泉庭」,因該泉噴出的水白如乳汁而得名。當年孫中山先生遊西山,曾在此品嘗乳泉水泡的西山茶,十分讚賞。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的李宗仁,捐資在西山建了一座「飛閣」,因其依石而建,凌起半空...

  • 文章美麗的韓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韩江 自然风景 发源地 水运历史

    民船,乘风破浪,十分壮观。随着粤东铁路、公路的发展,今日的韩江已显得冷冷清清。近年来韩江出现飞艇运输,从潮州到高陂、三河、茶阳等地,一般2-4小时即可到达,快速无比。韩江还是一条尙未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广东省政府已经立法保护韩江,让她永远以洁净清甜的江水,哺育两岸的潮、客人民。

  • 文章長江發源古今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9期  作者:宋本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长江 发源地 徐霞客 金沙江 岷江

    蘇東坡遊金山寺詩,首兩句是「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名畫家張大千因此詩意而繪「長江萬里圖卷」,作爲張岳軍先生八十華誕壽禮。現在這幅名畫正在歷史博物舘展覽之中。長江發源於靑海巴顏喀拉山南麓,這是今日學生都熟知的常識,但在明季以前,大家都認岷江是長江的上源。蘇東坡是宋代人,生於四川眉山,地濱岷江,因之「我家江水初發源」的詩句,於親切中兼有自豪意。由於此詩、此畫,使我想起對長江發源稽考的一㸃淺見,特提出一供參考,長江源流早在禹貢中有「岷山導江,東別爲...

  • 文章記憶中的洪濤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元子儀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洪涛山 景点概况 桑乾河发源地 地方特产

    堪称绝品。洪涛山麓建有三大王庙,天旱时成为远近居民祈雨胜地,非常灵验。神话相传:曹村马君良富甲一方,三大王照拂四方,求雨灵应。有一年四季干旱,马君良奉羊献牲,将羊用酒及水从头到尾渗入皮毛下,如果神灵接受,羊则连摇数次即系显灵,名曰领牲,随即宰羊供献,此次马君良所献的羊,酒水连洒数次概不摇动,马君良大怒誓曰:你有三年不下雨,我有十年超余粮,你以冷弹(冰雹)造灾,我种山药旦萝应食,能奈我何!神话无稽颇値一笑。最后为磨石水泉,泉属平常无可记述。桑干河发源地,极富

  • 文章《古吳春秋》八、古吳遺跡遍及無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9期  作者:朱海容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古吴春秋 古吴遗迹 无锡 江南文明 发源地

    无锡历史悠久,自太伯、仲雍「奔荆蛮建句吴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光辉历史「物因人传、人逝物留」无锡成为江南文明的发源地,古吴遗迹遍及无锡。《史记》把《太伯世家》列为「第一世家」为《帝王世家》之首;太伯和荆蛮人创建的「句吴城」古籍称:「江南第一城」;「句吴城」所在的梅村鎭是写进《中国通史》的唯一江南古鎭。「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的太伯庙,原是古吴城内太伯故居。史载: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根据「即宅为祠」的习俗,把他的故居建修为「至德祠」,汉以后

  • 文章湧泉寺青芝山羅星塔金山塔

    来源期刊:《闽聲》 第42期  作者:陳伯勳 出版时间:1970-12-30
    关键字: 涌泉寺 青芝山 金山塔 中国海军发源地

    沿着闽江共有五处胜地,为洪塘金山寺、鼓山、马尾、罗星塔、琯头、靑芝寺和川石岛。马尾是中国海军发源地之一,早已闻名全国。金山寺在闽江中流,出西郊,过洪山桥至洪塘鄕,可见江流中的金山寺,有船可渡,登寺,看江流浩荡,心胸为之舒畅。寺中有金山塔,规模不大。相传金山寺可随江水浮沉,不论江水涨落,永不淹没。靑芝寺在靑芝山,亦称百洞,离琯头鎭四里许,已到闽候的边缘,与连江县邻近,距闽侯百余里,距连江反祗二十余里。山脉由西北诸大山迤逦而来,峯顶巨石如丛笋挺出,高低大小

  • 文章河東——華夏文明的搖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王雪樵 李新潮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河东地区 华夏文明发源地 原始文化 考古论证

    晉南古稱“河東”。“河東”者,以其雄踞於大河之東而得名。作爲行政區劃,自秦始皇設“河東郡”下迄漢、唐、宋、元、明、清、民國,或稱路、或稱道,沿襲千年而不絕。這裏襟山帶河,環境幽僻,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考古學家斷言:河東是華夏文明的搖藍:歷史學家評論:河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直根!對專家、學者們這一評價如何理解?我們且來看一看各類學科的回答。(一)地名學回答:凡與中國、中華民族有關的總稱謂,其原始意義幾乎無一例外地起源於河東。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