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展回顾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河壺口旱地行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石全正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黄河壶口 旱地行船 历史回顾 经济发展

    明朝取得政权统一全国以后,经过一段宽政、生息,到明代中叶晋陜谷两岸农业发展到鼎盛时期。但由于交通闭塞,所产之农业副土产品得不到外销、随着形势发展,人们采取了就地取材,伐木造船顺流运货形式,这一举措不仅使峡谷两岸高原所产物资得到外运,而且解决了中原缺乏木材的困难。于是人们根据季节水情,制造可载粮一百石(一万五百公斤)、六十石(九千公斤)、四十石(六千公斤)三种木船,每年三月于「桃汛」后开始载着当地特产的红枣、粮食、食油、兽骨兽皮、中草药、煤炭、食盐、碱等

  • 文章蘭州刻葫蘆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2、43期  作者:王九菊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刻葫芦 工艺美术品 历史回顾 继承发展

    飞舞;「儿童游戏团」,是在一枚直径四·三厘米的桃形葫芦上,刻着一五〇个不同姿态的孩童,或玩灯、或演戏、或翻斤斗,姿态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唐诗宋词配画在三枚一厘米大的葫芦上,刻有「唐诗桃园行」、「赤壁夜游图」、「飮中八仙歌」等烙画作品。一九八六年十二月被轻工业部定为国家级珍品,将由中国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近年来,政府大力扶植兰州刻葫芦这一特殊工艺品的发展。以老艺人王德山、王云山、阮光宇为骨干,并抽调刻字艺人骆石华等组成特种工艺社,专事刻工的硏究与生产。到一九六

  • 文章广东文献编务回顾与怀友抒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广东文献》 创刊历史 发展历程 工作回顾 往事抒怀

    五大洲之华侨社会。梁先生在发刊词中提出两点,要执笔鄕贤避忌:第一所谓广东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在岭南广东的发扬,两者非有所区别。第二、白话系、客语系、福语者,不能互相歧视。并有五点要注意阐扬:一、择善固执,不畏强御,系由中原谪居之虞翻、韩愈、苏轼等滞至广东,使粤人有不屈不挠之精神。二、广东为汉族抵抗北方野蛮人入侵之最后挣扎地,南宋南明均亡于岭南,故粤人对国族存亡之痛,感受最为深刻,而影响及于洪秀全之太平天国及孙中山之革命建国。三、广东为中华民族向国外发展之根据地

  • 文章建議同鄉會編印大事記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彭寬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台北市贵州同乡会 大事记 发展经过 往事回顾

    鳳岡 彭寬民國四十二年,筆者服務於台北巿警察局時(後調陽明山),接李正德鄉長電話,某月某日下午,到台北縣永和唐鄭鄉長家中,商議籌設貴州同鄉會事宜,希望參加。屆時依約前往。經李鄉長介紹,在坐者為:唐鄭鄉長、張廷休鄉長、華仲麟鄉長,張志韓鄉長等。(除李鄉長外,餘均為初次見面)會議由張鄉長廷休主持。略謂:我國共他省巿都有同鄉會唯獨我們貴州人,在台灣的雖不多,但還有幾個大老。為何敬公、谷先生、劉健群、張道藩等鄉長。我們也應該比照組織成立一個貴州同鄉會,以便使同鄉...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