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雁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新、刚健、激动人心《南雁索泉》评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雁荡 南雁 瀑布

    雁荡有北雁、中雁、南雁之分,同为浙南胜景。江湜有话叹道,欲画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其实他的足迹仅限予北雁,未能见到雁荡的全貌,只能算享到“半生”的乐趣。中雁在瑞安,俗称仙岩,小巧玲珑;南雁在平阳县境内,奇峰怪石遍地皆是,激流瀑布奔腾其间,特别是山中洞壑似横交错,曲折通幽景色秀丽,别具一格,由于交通不便,诗家罕到,故不似北雁那样素负盛名。七十年代第一春,作者寄意南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正如标题所示的那样,求索泉源是贯穿通篇的主线。全词分三段。从

  • 文章南雁荡山诗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8期  作者:鄭經生 出版时间:1976-08-06
    关键字: 南雁荡山 诗话 历代

    属于南雁荡山鄕人之歌咏故鄕风景,最早者为陈经正。宋陈经正游南雁诗:「雨晴华表揷天孤,雾散丹霞落雁湖。深洞不知红日过,危峯常倩白云扶,仙家莫漫夸蓬岛,胜地分明入画图。山鸟罔知人未醒,隔林款款唤提壶。」宋陈桷合掌巖诗:「合掌仙巖揷汉高,下临沧海压波涛。看来疑是金仙子,无相光辉礼玉毫。」宋叶羣南雁西洞诗:「石门深宵锁丹霞,倚马西风日欲斜。幽境已无尘俗气,白云尙有翠微家。林间摘句书红叶,涧底烹泉带落花。向晚且从西洞息,碧山明月正堪赊。宋朱元升月牖诗:「谁将造化手

  • 文章漫游南雁荡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5期  作者:鄭學友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南雁荡山 慈云古刹 仙姑洞 名胜古迹

    南雁荡山,山清水秀,为浙南一大名胜,与北雁荡山相比,景色各有千秋,尤其引人关注的,有儒教会文书院,道教的仙姑洞,佛教的观音洞,三教荟萃为我国风景区中实属罕见,峰险、洞奇、石怪、水秀的南雁荡山,在岩石峥嵘中蕴溢着一派神秘的气氛,鬼斧神工的天然景象,这真是南雁风景的奇特。从吴山过渡,沿西北麓拾级而上,便到了锦屏峰,它由三块巨崖呈品字形,危崖拔地而起,岩壁裂痕交错,峰下一石门中开,凭空兀立,宛如屏障,沿着蜿蜒盘旋石级,仰视峰顶,蝙蝠无数栖息岩石间,坡陡路峻

  • 文章溫州刺史路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6期  作者:徐祥地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温州刺史 诗词 路应 《游南雁荡》

    和六年(八一一年)官拜左散骑常侍,当年九月死于东都正平里,年六十七岁。韩愈为作墓志铭,郑庆余书,陈岵篆额。他到平阳了解灾情,曾深入南雁荡山写下一首《游南雁荡》的诗。这是歌颂南雁美丽风光最早的诗篇,抄录以飨读者:雁荡峰高岂易梯,筇鞋极处与天齐。蟾宫隐隐步将到,日驾亭亭手可提。织女支机堪索石,仙翁花雨不沾泥,诗怀到此清如许,欲向银河醮笔题。

  • 文章南雁会文书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2期  作者:張德舉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南雁山 会文书院 诗词

    雲關石室各雄姿,爭說東西兩洞奇。道繼程門傳曠世,壁題太仆讀遺詩。論文把盞歡同調,破睡分茶計不疑。極目東峰煙靄裡,登樓總覺月升遲。

  • 文章南雁荡山纪胜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陳聖範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南雁荡山 风景名胜 游记

    雁荡山是由南北两部分自然景观的总称,北雁荡山在乐清县境,南雁荡山在平阳县境,两山风景各有特色,早就跻于全国名胜之林,民国初年出版《中国名胜丛书》关于雁荡山部分就有「秋色平分南北雁」之语。但北雁风景点较集中,交通方便,游人众多,故更闻名国内外。南雁自唐末五代开山,到南宋渐臻兴盛,人之蔚起,为儒释道三教萃荟之地,以后历经元明清各代战乱,院观失修,道路榛封,出现了荒凉现象。清末民初邑绅陈少文、周康甫等带头擘划经营,才使南雁风景资源逐渐恢复,奇峰怪石、飞瀑清泉

  • 文章南雁纪游三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2期  作者:徐祥地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游记 诗词 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名山不到十三秋,景物依稀记旧游。石作屏风迎客立,水通江海挟山流。竹笼坡音藏猿鸟,云歛关开耸寺楼。今日重来寻胜地,会当更上碧峰头。重游南雁有约雁湖烟景似蓬来,水绕奇峰百折回。云散尽时楼阁出,山行穷处洞门开。持竿笠叟应无定,休日梅庵自可来。忆得当年题句后,更无诗客扫苍台。秋游南雁唤渡泾川水,来寻雁荡秋。疏钟云外寺,残照水边楼。一雁西风紧,千山落木愁。凭栏感萧瑟,不敢久淹留。

  • 文章探親雜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4期  作者:王希昭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探亲 南雁荡山 江心屿 感悟 诗词

    九十五年四月二日,岁次丙戌三月五日,与好友池鹤鸣,缪玉珍,扬岳钦,李孝义等,结伴还乡扫墓,并共游南雁荡「顺溪古镇」暨温州「江心孤屿」。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得诗卅首,不计工拙,披露自娱,并就教于方家。首途还乡祭扫剔台东 铁道驰车疾似风越水穿山登打狗 欧园旅次谊无穷(注):打狗:高雄古名。欧园:鹤鸣君住所。飞港凌空银翮御风飞 透雾穿云夕照微久慕香江疏浏览 缘因急促又登机转机香江小憩复登程 银翼腾空赴鹿城入耳乡音柔又细 春风洋溢故园情抵家甥孙揖让自开车 大道

  • 文章温州参访团平阳之行——漫游南雁及欣赏京剧清唱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5期  作者:朱杞華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同乡会 参访团 联谊 南雁荡山

    一、前言这次同卿会温州参访团,一共安排了八整天的活动,几乎踏遍了温属三区、二市及六县的重要景点;并拜会了各地党务及行政的领导们,复承他们热情款待。感激之余,仅将最后一天(九月二十二日),下午二时至晚间九时,在平阳县的活动详情,撰此短文,以表衷心感谢。二、南雁荡山我们一行二十人于当日下午一时三十分,自苍南县龙港镇泰安大酒店出发,游览车向北驶过鳖江大桥,即进入平阳县境。多承平阳县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映昕小姐,陪同多位干部及某旅行社专业导游刘小姐迎接;陈

  • 文章南雁刻石汇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林俊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南雁 摩崖石刻 诗文碑碣 人文景观

    风景区仅凭自然景观吸引游客,往往难能持久。这就有赖于人文景观的烘托。要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使旅游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内容之一,摩崖石刻实占着重要的地位。素有「海滨小邹鲁」之称的南雁,这方面的财富,足使游人倾倒。南雁的摩崖石刻,初步考证,始于唐代。晚唐哀帝天佑(九〇四—九〇七年)间温州制置使吴章的《游南雁荡》七律诗颔联云:洒墨几人镌月牖乘风两度到蓬莱镌,刻也。西洞月牖下的『月牖』二字,为吴学庄所书。东洞华表峰上有大三尺见方的摩崖石刻『齐云』二字,亦为吴学庄作品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