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迁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宋遺民汪元量逸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林葱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王元量 南宋 诗词 南迁

    汪元量,字大有,南宋末錢塘人,度宗時,(民國前六四七至六五八年),因他的琴技高超,召進宮去爲供奉樂官,敎謝皇后與王昭儀和宮人彈琴。他本爲名士,天天和年輕美麗多才多藝的宮娥,混在一塊,且自由自在地進出宮門,其生活如花似錦地美妙,心情的愉快,也就可不言而喩的了。陶醉在這一個美好的環境裡,以名士的身份,除進宮之外,常時坐著游艇在西湖裏遨遊,詠詩彈琴,其樂也融融!一天,他和徐雪江等人,乘著畫舫遊湖,徐雪江曾塡一首「柳梢靑」詞索和,元量就和道:「灔灔平湖,雙雙畫槳...

  • 文章題莊慕陵(嚴)安順華嚴洞讀書山圖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敬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故宫文物南迁 华严洞 题词

    (南呂)(一枝花)千嚴萬壑圖,翠柏蒼松徑;青溪拖玉帶,苗寨布荒瑩。好一派水秀山明。八年來避難隨緣住,一朝裏歸途若夢行;您堪誇走北征南,俺則嘆離鄉背井。(梁州第七)漫收拾洞天福地,儘流連石室山城;桃源世外三生幸。雲深藏寶器,風靜送梵聲;有登天眼界,看繞地圍屛;泉活活鳥語嚶嚶,樹森森石疊層層;任天時寒暑陰晴,任人間喜怒哀憎,任塵寰得失衰興;漫驚,莫憑,閒拈毫且自點丹青、兵災燹一朝靖,囘首西南山水程,畫意詩情。(尾)逃荒海隅情難定,故里音書水上萍,懷遠思親空畫...

  • 文章天堂路上(五)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方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海岱中学 南迁杭州 旅途回忆 杭州青年中学

    宜兴县城校本部的通知,说:国都要从南京迁到杭州去。海岱中学也决定南迁杭州,但校方不统一带领,愿去者自行前往,立即起程,赶赴杭州集合,不愿去者听从自便。这消息像天上掉下一颗炸弹,范氏家祠里立时炸了营。紧接着:「南京已经放弃」的消息也从丁蜀鎭上传过来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年幼的我们感到手足无措,大哥在几十里外的校本部急切之下无法联络,面临着有生以来第一次必须由自己做出重大抉择,师生同学之间更加互不相顾了。我和堂哥等几个人很快便拿定主意:到杭州去。我们做出这样选择

  • 文章《紅樓夢》中的豐城方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高龍輝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词汇示例 杂合语言 北方人口南迁 亲和力强

    我发现,读过《红楼梦》的丰城人已知道:丰城方言中,竟有许多词汇和这部中国古典名著的口语词汇完全相同,我现在略举十例给大家欣赏:1.撺掇。见《红楼梦》第2回:封肃喜得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他成了。试比较丰城方言她老是撺掇她姑子来跟我相骂。动词「撺掇」,在这两处都是劝说怂恿的意思。2.好生。见《红楼梦》第2回:令其子好生养瞻,以待寻访女儿下落。试比较丰城方言:好生命稳,莫打烂了。形容词「好生」都是小心的意思。3.消停。见《红楼梦》第4回

  • 文章陳姓的來歷

    来源期刊:《連聲》 第4期  作者:陳星耀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陈姓起源 姓纂 胡公满 通志民族略 陈氏南迁 安禄山之乱 连城陈氏

    宋朝的一代奇才陈亮,元末跟朱元璋平分秋色的陈友谅,明朝的大画家陈洪绶,工诗能文的陈继儒以及现代的前副总统陈诚……,眞不胜枚擧。陈姓氏族南迁经过大约在西元三一八至三二一年间,陈姓氏族才开始渡过长江,迁向南方,「唐书宰相世系表」对此事有详尽的考据。据记载建兴年间,西晋太尉陈伯昣渡江,住在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县新丰湖)。他的孙子陈世达(一作陈逵),做了长城(今浙江省长兴县)的地方官,于是迁居到浙江。陈世达的后代陈覇先,后来还在江南建立了陈朝,显赫一时。从此之后,陈姓

  • 文章流徙天涯蹤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潔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海岱中学南迁沧桑史 被骗来台入军 台湾艰难军旅生活 追忆感慨

    人生歷程中,亨通坎坷各有不同,所形成的結果,也迥然有異。有人一生的經歷,靜海無波,平平穩穩的渡過。但正値戰亂,流徙天涯,以流亡學校爲棲身之所,風雨飢寒的困境者。生死靜扎的關頭,就要靠幾許天助,和自我的賭注,方得轉危爲安。在我的歲月中,就有二、三件往事,縈繞在腦海,無法揚棄,故以簡述之。海岱聯合中學,是流亡學校中最早成立,較早上軌道的學校,在一文中,將校況已提及,不再贅述。當學校停課、斷炊時,藉機返鄉。在折返後,是否重回母校——海岱中學?還是另作選擇?大傷...

  • 文章廣東精神 一脈相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鄭弼儀  出版时间:2000-11-30
    关键字: 广东人南迁 台湾移民史 广东精神 郑成功收复台湾

    二十年(西元一六四三)十月曾助郑经,获授义武镇职。郑成功父子收复台湾后,采寓兵于农,招徕闽粤百姓,开拓草莱,自此我粤人来台渐众。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八月十八日,施琅领兵入台,明正朔亡后,闽粤百姓移民来台谋生的更多。而我广东人又以梅县、镇平(今之蕉岭)、陆丰、平远、惠州等客家人和潮州人氏等为最。因为闽人来台较众,我粤人往屏东耕田,或至新竹、苗栗种植者居多。我粤籍客家人或潮州人,据史载原系中原望族,几经大批南迁,最后一次是南宋末期,由江西、湖南、福建等省

  • 文章贛南客家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王綽中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赣南地区 客家文化 客家人 南迁历史 山歌文化

    贛州市十九個縣區百分之九十都是客族,人口七百萬,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落,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世界第十九屆懇親大會在贛州市舉行。

  • 文章灌河潮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李德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灌河 潮河 黄河南迁 《潮河八景》 潮汐现象 修建水渠

    灌河全長七十四點五公里,以灌南縣境內的南、北六塘河匯合處爲始,去東北向後,在接近新沂河處轉灣流向東南方,進入嚮水縣境即再轉向東北,經四十公里左右直注大海。因其一直與黃海通連,有漲潮落潮的現象,是天然入海潮汐河道,所以,若干年來人們一直稱其爲潮河。南宋之前,尙沒有灌河。黃河南徒後,下泄水量大,奔騰咆哮,洶湧肆漫,發源於山東沂蒙山的沂水和沭河,本來由北向南流淌,此時,在徐(州)宿(遷)地區受到排濟,轉而東向;而淮、泗水流亦受黃河之奪,轉奔東北方向低窪地面。南...

  • 文章張氏譜序與源流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7期  作者:张成仁 张成華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闽汀清河郡张氏族谱 张祖挥公 张祖传说 古张南迁 闽粤张族 化孙公 孺人之来

    名盛德,所以就用「淸河郡」作为张姓宗族的郡号。至于堂号据知已有金鉴堂与百忍堂(相传南北朝时,有张公艺者,九世同居,北齐东安王永乐,特遣使梁子恭,慰抚表其名第,齐高帝亲临幸其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以对,帝乃封为「百忍堂」。)㈢先祖南迁我姓氏族,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多子多孙,据说全球我华人中张姓占十二%,台湾也有五%强,所以成为中国的大姓。我们的祖先源于北方而逐渐南移,这也是铁的事实。张氏流传世谱和原本家谱即记载最早的居处是河北冀州武邑县的明德鄕归仁里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