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诏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雍陶诗中唐代南诏祸蜀之本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7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雍陶 南诏 成都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

    全唐诗第八函第六册载雍陶诗一卷,其中所记蜀人遭受南诏之祸者,计有五言排律二首、七绝五首。五言排律记南诏刼掠成都后之萧条景况,七绝五首则记俘虏蜀人至南诏沿途之惨况,其七绝五首之总标题为「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兹录如次:一、初出成都闻哭声但见城池还汉将,岂知佳丽属蛮兵。锦江南渡遥闻哭,尽是离家别国声。二、过大渡河蛮使许之泣望鄕国大渡河边蛮亦愁,汉人将渡尽回头。此中剩寄鄕思涙,南去应无水北流。三、出淸溪关有迟留之意欲出鄕关行步迟,此中无复却回时。千寃万恨何人

  • 文章南诏发祥地—巍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張文獻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巍山 南诏 发祥地 山川文物 民族风情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西部,属大理白族自治州。全县面积共二二〇〇平方公里,居住着彝、回、汉、白、苗、傈僳等二十三个民族共二十九万人。巍山,原名蒙化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一〇九年)置为邪龙县。唐代,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南诏统一五诏后,在祖国西南边疆建立显赫一时的多民族政权—南诏国,和唐朝相终始。巍山在唐代置为巍州、阳瓜州。明、清两朝设置蒙化府、直隶厅,由彝族左氏土官为世袭知府,历经明、清两朝,时间长达五百余年。民国初先为府,后改一等县

  • 文章西南絲道話唐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楊鵬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西南丝道 唐袁滋摩崖石刻 南诏政权 国家统一 历史集萃

    不可否认,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西南丝道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关系国家统一的大事。屹立在今盐津豆沙关石壁上的一块唐碑—也称《唐袁滋摩崖石刻》,就镌刻着七世纪时期的南诏地方政权,在尝够战争的苦难后,从民族利益出发,从分裂走向统一,向唐王朝输诚归顺,受到册封的历史文物见証。碑文共一二二字,直式,左行七行楷书,第八行篆书「袁滋题」三字。文曰:「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倶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

  • 文章南诏开国名王习农乐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段榮昌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细奴逻 南诏 人物生平 地方治理 历史集萃

    在隋末唐初那时代,出了几位安邦定国的怪杰,南诏开国名王习农乐二十九岁就统一了一个国家。其地区纵横千里,比现在的三等国还大,我们称呼为一国;因其头上无人管,是实实际际的一国。但他也克己复礼,永远尊敬数千里外的大唐天子是自己的领袖,不像其他有的不良份子仅只掌握几百人,有敌国暗中支持,就结党营私,想划地为王。第二位是中国中原的李世民,他十五岁之年就带兵勤王,用其策,退了突厥强兵骑兵三十万众,救出被围困的隋炀帝。第三位是西藏名王弃宗弄赞,以三十一岁之年就能统一全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