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洋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父与南洋(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鄭彦棻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孙中山 南洋 国父九访南洋简表 南洋革命旅程与成就 同盟会

    间交通必经之地,且新加坡与菲律宾隔南中国海,遥遥相望,往还交通不便,所以未把菲律宾列入南洋支部范围。虽然如此,菲律宾华侨对反满革命运动工作,却是闻风而起,其贡献并不在南洋各属华侨之下。当年南洋地区,除暹罗(现称泰国)外,都是英、法、荷兰三国的殖民地。笔者曾先后撰写「 国父与法国」及「 国父与英国」两文,记述 国父在欧洲奔走革命的情况,文中也曾对国父在英、法两国南洋属地的活动,有所述及。[2]国父在海外策动革命,所以重视南洋地区,我觉得有几个重要的因素

  • 文章八閩詩壇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诗歌 南洋行 初稿

    癸酉正月南洋行杂诗 陈雄勋知止初稿一、吉隆坡顷刻穿云越海过,征程初驻吉隆坡。此间竟是无冬夏,终岁炎风溽雨多。二、云顶高原岭腰酷暑岭巓寒,云雾茫茫失翠峦。昕夕雨珠飞不断,人间天上叹奇观。飘然徐步渺茫间,疑是蓬莱天外山。梦里太眞何处觅,琼楼深处问仙鬟。三、黑风洞巖崖高处洞云深,钟乳垂尖倒笋林。洞裏有天天有洞,风来何处费追寻。四、马达山途中石立风屛树拱门,万山深处访天尊。巢居野食民依旧,莫是大千太古村。谭社长明夫四届蝉联(羙国洛杉矶晚芳诗社)纪庆■陈家添韩柳

  • 文章香港回歸週年詠 七律

    来源期刊:《同安》 第64期  作者:周文梯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香港回归 南洋 香江

    百载香江梦喜圆,自挥花笔谱新篇。南洋风暴摧洪坝;维港波平稳渡船。跑马繁华尚踊跃;半山烂熳犹争妍。汉家休戚同舟济,合浦珠归已一年。

  • 文章早年「出外」的中国人南洋伯的故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0期  作者:徐瑛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华人 南洋伯” 思乡之情 侨胞

    都是我们先侨「南洋伯」的血汗与泪水灌漑出来的。中国人才是自己的本质当然,早期「南洋伯」的离鄕背井,是必然有其迫不得已而飘洋过海辛酸痛苦的开始,但当其在南洋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而在事业上有了辉煌成就时,也有其衣锦还鄕、荣宗耀祖的风光结局。所以,在福建、广东两省的侨鄕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家家有「南洋伯」,户户有「出外人」。就以我家来说,曾祖父、祖父、父亲的上三代都当过「南洋伯」,但到第二次大战结束后,「南洋伯」的称呼不再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律正式称为华侨或侨胞

  • 文章關於黃遵憲硏究的新資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程光裕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南洋学报》 黄遵宪 诗稿 手迹

    晓岑先年谱南洋学报「黄遵宪专号」。[2] 见胡晓岑先生年谱织语。[3] 见郑子瑜之「日本东京所见有关黄遵宪的造物」,载南洋学报「黄遵宪硏究专号」。[4] 出处同注三。[5] 本节参考实藤惠秀之「淸代中日文人笔话手稿的发现和整理」,载南洋学报「黄遵宪硏究专号」。[6] 见郑子瑜之「黄遵宪与源桂阁等笔话的编校」,载南洋学报「黄遵宪硏究专号」。[7] 文中有(中略),次数略有出入。注八:碑文见前引。

  • 文章德學事功 俱垂典範——紀念凌竹銘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凌竹铭 铁路专家 粤汉铁路 南洋大学

    一、硕学槃材 遽痛凋谢去年秋间,凌鸿勋竹铭先生以八八高龄逝世台北。硕学槃才,遽然作古,老成凋谢,遐迩同悼。凌先生是一个渊博精深的学者,也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工程专家,又还是一个埋头苦干不计名位的标准公务员,其道德、学问、事功俱极卓越,对国家社会具有钜大的贡献,早已为擧世所同钦,不待我为之宣扬增饰的了。竹铭先生长我九岁,他在上海担任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校长时,我还在广东高师唸书,所以无论在为学及作事各方面,都是我的先进前辈,但他谦虚厚道,从不摆出一副

  • 文章前塵記趣 我的剪辮子風波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6期  作者:濮孟九 出版时间:1977-07-01
    关键字: 南洋公学下院 剪辫子 往事 追忆

    远在前淸宣统二年,我进入了上海徐家汇的南洋公学下院就读。该校即以后「交大」的前身,于光绪二十三年由邮传部尙书盛宣怀奏准创办。培植铁路邮电工矿等建设人才为主旨。为南方最早的官办新式工科大学。分上院、中院、下院,亦即等于现制大学附中、附小。提到这所学校与我家颇有些渊源。以先父为醉心维新之士,早在家鄕泗泾,埋头致力于改革敎育的提倡工作,迨闻南洋公学成立,毫不犹豫的把我的大哥,遣送入该校接受新式敎育。可惜不久,先父即賷志早殁。我家原非素丰,加以办学所费不赀,身后

  • 文章中國思想家吳稚暉先生(五)四張園演説稱革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期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吴稚晖 南洋公学 孙中山 广东大学堂

    他受了庚子联军京津东北的刺激,由维新主张,一步步「浪漫」起来。到癸卯正月在上海张园演说,演高兴了。也开始称说革命了。在南洋公学前后近三年,由敎习而继张一鹏任学长。辛丑正月,张菊生(元济)任南洋公学总办,稚老在前一年听了钮永建和陈冷血的话,要发给学生枪枝,练成军国民,因学校当局不同意而罢;换了张总办后,又主张校长敎员学生共同组织一会,处理校务,当时他有三句口号:「皇帝与百姓打官司我助百姓;先生与学生打官司,我助学生;老子与儿子打官司,我助儿子。」自师生同理

  • 文章(载轉)「一品老百姓」虞洽卿(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期  作者:水一亨 出版时间:1969-02-16
    关键字: 虞洽卿 五卅慘案 上海租界地 南洋劝业会 抗日战争

    上毕竟好看些,不失其象征性的价値。此外又因硏究工部局现行制度,聘用中国法律顾问一员,亦由洽老介绍今本会顾问吴经熊应聘。洽老结交满淸官僚,是以南洋劝业会为进身之阶。宣统初年,劝业会开幕于南京,征集全国物品陈列展览,为我国擧行博览会的嚆矢。当时两江总督瑞方,为满员中思想较新之人,颇能留心工商业,因创是议。而事属首创,人力物力,需助良殷,洽老乃乘机投效,并筹垫开办费用,故得瑞方激赏,自任会长,而以副会长名义相畏。以一候补道跻身于现任制军的行列,确属殊荣。不意正当积极

  • 文章南洋与华侨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作者:張知學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华侨 南洋记事 历史记忆

    但一般国民仅知南海以南有「蕃地」,易于谋生,唯需远渡黑水重洋(海水深蓝色)方可抵达。当时到蕃地谋生者称「过蕃」或「过黑水」。而「南洋」一词始于清末讨论华侨问题之书籍;意即在我国之南,远隔重洋之地。二、南洋的范围:可分为广义南洋与狭义南洋两种:1.广义南洋:包括整个南洋群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中南半岛(越南、寮国、高棉、泰国、缅甸、马来……)。2.狭义南洋:仅指南洋群岛而已,包括菲律宾群岛、及印度尼西亚所辖岛屿—大巽他群岛(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