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副刊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報紙因緣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8期  作者:一波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报纸 主笔 日报 副刊 编辑

    和川中的報紙發生直接關係,是始於民國二十一年淞滬停戰協定之後的四月,那是我第一次囘到重慶。那時重慶的日報,計有濟川公報(善後督辦公署的,喩正衡為社長),商務日報(田書府,龔一唯等),新蜀報(鮮英,袁丞武先後為社長,王白與作總編輯),新民報(吳秋影,葉菲洛作編輯)巴蜀日報等數種。巴蜀報是王纘緖,唐式遵等辦的,與四川鹽運署有因緣。該報經理江疑九,係上海復旦大學出身,素來相識,所以我就當了這個日報的主筆。每天寫社論一篇,大都以東北事件為中心,多所分析和解剖,後...

  • 文章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曉春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中央日报》副刊 人生 感悟

    新的境地。从此我对学习写作投稿产生了厚的兴趣。回忆我的第一篇处女作—倚闾心,于民国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出现在中副时,内心的喜悦与信心的倍增,不难想像。从此,有一段时间,我不停地写,不停地投,我抱着见稿不见人的心理,即使遭退稿,也无妨。所幸在那段时间,我写的几篇拙作,例如「考灾」、「别了!母亲」,以及「儿多知母苦」等,均蒙中副刊登,有的还在主位出现。对于一些老作家来说,以上小小投稿经验,当然不算一回事,但是,它对我的意义的深重,却是难以形容的,因为我并不是

  • 文章我所寫的詩詞聯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王盛濤 出版时间:1977-05-01
    关键字: 对联 “中央日报”副刊 《艺文志》

    户庄附近,当过旧历年的时候,房东先生就请我写了两付对联,已于民国五十八年一月二十日刊登于「中央日报」副刊上,玆录原联如次:其一:门接高山千种景;户对长城万里心。其二:德大功高,中山百代;风和日暖,党国万年。第三次是我写的贺联;这是民国二十五年的冬天,我在六十七军特务营当副官,驻防在平凉城内营长是李荣林先生,对于吃的方面是非常讲究的,他的厨师所做的菜,到街上饭馆里都吃不到,我们在营里的伙食,早上吃火锅,炒四个菜。晚上吃荡面蒸较、四个炒莱,另作一大碗汤。有时

  • 文章往事如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尹雪曼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中原副刊 童年记忆

    民国二十二年九月,我开始迷上了《中央副刊》。其时,我十五岁,刚自初中毕业。由于家境清寒,父亲希望我读高级师范;因为读师范公费,不需父母花钱。再加我们县城里,就有一所河南省立第五师范学校,考上后,也无须离乡背井到异地求学。「算盘」打得虽好,无奈没有考上;于是,我父亲就推荐我到我们镇上教小学。那所小学,就是我幼年时读书的母校。那所小学是我们镇上唯一的「学府」,订有一份《中央日报》,也是镇上唯有的一份精神食粮。但是,乡下人对报纸的兴趣不大,每天跑到学校来看

  • 文章旅巴隨筆——憶在美洲華報一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陶怡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美洲华报 副刊 侨胞 诗句析赏 读者

    拼版、整合以迄付梓,每一过程我都细心琢磨,未敢掉以轻心,直到白纸黑字印成报,每天递到读者手中始释寸怀。在此期间,我小心翼翼守住阳光守住云,但为调剂读者雅兴,曾在华园副刊稍作微幅变动,新增三个极短篇专栏。其一「故园零缣」,简介祖国名胜古蹟,激发爱鄕爱国情操。其二「华副小语」,选辑立身处世箴言,启廸积极快乐人生。其三「诗句析赏」,浅释诗词意境情趣,淸赏纸上鸟语花香。于每周二、四、六隔日穿插出刊,历时年余,深获读者认同。偶尔兴来,我也写点时论、掌故、小品之类涂抹数

  • 文章「夜光杯」上的溫州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2期  作者:游任遂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新民晚报》 《夜光杯》 文艺副刊 黄宗英 叶永烈

    上海《新民晚报》的文艺副刊「夜光杯」,每天出两版,每逢星期天不只两版,有时多至好几倍,如此大型的文艺副刊,是全国罕见的。《新民晚报》现已在廿三个国家地区发行海外版,其国际影响可以想见。提起《新民晚报》它与我们温州有着特殊的关系:因该报的创办人之一的赵超构是温州人。记得我十多岁时(一九六七),曾听父亲说,他有一位换帖兄弟赵标生的儿子,名叫赵超构的,是日本留学生,有名的报人。常用「林放」笔名在报上发表文章。后来果然我在《新民晚报》上看到林放的文章。据说能在

  • 文章後白屋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8期  作者:劉泗英 出版时间:1973-04-01
    关键字: 白屋行 诗稿 文学副刊 白屋诗人

    泗英按:本詩作於白屋詩人逝世後不久,原稿無存,頃由開慶兄自民國二十一年七月十一日天津大公報文學副刋上覓得抄示,讀之黯然。後白屋行者,以前有「白屋行」之作也。「白屋行」稿亦遺失,今尙憶其前數句:「白沙江上結白屋,白屋夫婦美如玉;安貧樂道鎭相歡,兩兒嬉嬉愛日足。却令吳郞走永寧,去雁來鴻寄語頻;相思一夜忽相見,軟玉溫香信可親。」附記於此,誌感念焉。民國六十二年二月十二日。白沙江上空白屋,白屋詩人死何速;可憐辛苦中興年,廿載流轉天不祿。憶昔清華重年少,十三學書登...

  • 文章健廬隨筆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0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68-06-01
    关键字: 征信新闻副刊 刘师亮 鹿蒿玻璃厂 重庆南纪门 《江津县志》

    谈「笑语定大局」近读征信新闻副刊载有蒋丙英撰「寿何孟吾先生」一文,中有如下一段记载:『四川天府,为抗战后方,而主席刘湘,阳虽归顺,阴实割据,大敌当前,虎狼踞后,投鼠忌器,诚难万全,形势岌岌,煞费周章。先生奉命使川,当苏秦之任,化干戈之难,晓之以大义,动之以至诚,周旋宛转,迄不为动。先生乃诙谐之曰:「贵省理发匠学徒,学满三年,仍不肯出师,或问其故,吿以「尙未刮够」,故不出师。戏剧学徒,女戏子学满三年,仍不肯出师,或问其故,吿以「尙未歪够」,故不出师。裱画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