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制品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陽瓦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李九林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安阳瓦砚 韩琦 仿制品

    有细纹,俗谓「琴纹」。有呈白花者,谓之「锡纹」。相传当时为求瓦质坚实,在制瓦泥土中掺以黄丹、锡铅之类金属,时间一久,金属物便在瓦面上显现出白色纹。这些古瓦散没土中,经过风霜雨露的滋润,火力尽失,再加地下水份的滋养,以致富含蓄性,用以制砚,可滋水发墨。另有传说,安阳尙有铜雀台的古瓦砚,体质细润,其坚如石,不仅发墨,且不伤笔。因为时间更早,没有人见过这种瓦砚。瓦砚出了名,搜求者日多,后来便出现了仿制品。这种仿制品也极不简单,制砚的泥土用熟绢两次水洗过滤,澄淸后取其

  • 文章浙東有座「石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7期  作者:黄志益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石宫 溪口风景区 西坑青石制品

    满月,约八~十厘米厚,独立的石桌脚四围有镂空的松、梅、菊、竹图案,石桌周围放著四个腰鼓形的石凳。这是他们为上海、杭州、广州、香港等城市风景区制作的供游客小憩用的石桌。一九八九年十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到新昌,十分喜欢这种小石桌,也购买了一张带到北京。随着我国旅游事业迅速发展,上海、杭州等地园林管理部门,每年都到这里采办大批青石制品。杭州湖滨公园那一根根连接铁链的青翠碧绿、亭亭玉立的沿栏柱和灯柱就是用西坑青石制作的。灵隐寺大雄宝殿前的铺路石板、民族英雄

  • 文章現世報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2期  作者:陳仲修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报应 广南盛商行 五金制品 鞭炮

    民国初期,厦门港仔口(升平路与鎭邦路交叉之间)有一家广南盛商行,表面上以贩卖鞭炮与五金制品为业,暗地里却在制造假药材,店主人邝某与其妻钟氏同为广东人,夫妻俩、擅长仿制各种驰名的成药,如:日本「翘胡子」的「仁丹」、「救心」;北京「同仁堂」的「六神丸」、「安宫牛癀丸」……等等。其所仿制的成品,不论内容与包装,均能与眞品维妙维肖,使人难分眞假,因而获取巨利,可是伪药杀人,罪恶深重,迟早总会有所报应的!有一天因为将近过年之时,店中囤积大量鞭炮,突然无故爆炸,引起

  • 文章惠山泥人鼎山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李飛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惠山泥人 制品 鼎山茶壶 紫泥

    售价若干。一般制品以洋娃娃最多,历代民族英雄与近代伟人等,其次家庭装饰品类也不少,其中最受人瞩目者,就是 先总统蒋公塑像,当时 蒋公已就任行宪后第一任总统,著大元帅戎装礼服半身座像。神彩奕奕,标价是金元券拾元,价目似嫌稍贵,但都希望将来太平还鄕时也能带一尊回家作为纪念。据塑像人云,如用照片正面乙张,左右侧面各乙张,即可塑成一座悉如生人像。是年秋天,赴宜舆鼎山访友,车过县城见墙上布吿署县长李一飞先生,比笔者名字中间多一字,而地位环境即有天渊之别,难怪今天台湾到处都

  • 文章古時風物畫圖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翟羽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清明上河图》复制品 汴京风物 画作欣赏

    偶一浏览淸院本「淸明上河图」复制品,原是绢本着色画,纵三五·六公分,横一一五二.八公分,乾隆元年十二月十五日奉勅臣陈枚、孙祐、金昆、戴洪、程志道恭绘。具有历史性与艺术性的淸明上河图,是自宋以来有名巨蹟之一,称为「神品」的有之,眞蹟是张择端所绘,以追思北宋时代汴京的胜事。因此,张是宋人还是金人,成为争论。由于张是北宋政和间翰林,游学汴京,少长留意绘事,尤嗜舟车、巿桥、郭经,其工界画自成一家,中国画史人名大辞典对他曾有所记述,但非一代的大画家。这一幅卷画

  • 文章埔北之竹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鍾鍾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大埔县 竹子 竹制品厂 自然资源 生产利用

    土纸厂,造纸的废水,含有化学废品的污水直接排入溪中。工厂是生产企业,每间工厂都有产品供应市场,每间工厂都养活好几家人,工厂老板都赚钱。赚钱,是天经地义大家都期望的事。然而,环境的破坏,祸及社会及子孙后代也。六、七十年前,茶阳神泉街(以后叫太平路吧)头的「尿角里」那段有几间店,其中之一是「同泰」号,老板是古村人,卖的货品是竹笪等粗制的竹器,不知这些竹制品维持到什么时候。现在提到这些竹制品厂和古村纸厂所用的原料都是埔北之竹。埔北之竹可以制纸,可以做竹器。是工业

  • 文章素书楼文敎基金会义卖钱穆先生墨宝复制品介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2期  出版时间:1996-08-20
    关键字: 钱穆 素书楼文教基金会 义卖 复制品

    素书楼文教基金会系钱穆先生伉俪所创办,近为永续推行宏扬中华文化,拟公开募款,充裕基金,恳请社会各界人士支援。近该基金会将钱穆先生墨宝复制品十二种义卖(见附照图片系其中之一),定价每件价格二千元至四千元。该会备有「义卖目录」,欢迎各界人士向该会索取并请选购,共襄盛举。素书楼文敎基金会。地址:台北市杭州南路二段65巷44号三楼。电话:三二一六一九九。

  • 文章羅靜遠傳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程時旭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罗静远 人物事略 竹制品投资 教育生涯 生平传略

    有实习场所的职业学校,在四川成都召开全国职业敎育会议,特邀罗静远参加。因此深得当时省主席熊式辉重视,特派罗静远同工业职业学校校长李右襄赴日本考察职业敎育。回来后,省政府因商业职业学校原校址太小,特于南昌市东坛巷拨地百亩重建新校舍。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发生,日本侵略者在南昌狂轰滥炸,新建校舍奉令停止。罗静远在抗日战争未发生前,利用二职银行投资买南昌市近郊梅岭竹山一座,用茅竹来制做竹制品,可作为学生学习职业的一个部门。幷初步在山上建木结构房子三幢。房有较高

  • 文章家鄉的春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5期  作者:宋世昌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春节 过年习俗 糖稀制品 年前准备事宜 年景布置 拜年 天仓节

    稀瓜抹到灶神的嘴上,意思是粘着祂的嘴,请祂少说话,最后将那张神位,连同黄裱金银一齐发了。(也就是一齐烧了)谈到稀瓜,(在家鄕以麦芽作的糖,叫作糖稀,是否是将饴字念白啦,还是因为这种糖既非粒、块、末,而是粘稠稀糊状而叫其糖稀。)顺便说明:在家鄕一到冬天稀房里就忙得不亦乐乎,每当经过稀房门口,一眼望去,里边雾气腾腾,地板上人来人往的跑来跑去的,他们是在拉稀糖,本来麦芽糖是黄色的,而一些糖稀制品,大都是纯白色的,这就是他们跑来跑去,拉、挂而发生的作用。稀瓜是白色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