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制作过程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安縣三臘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2期  作者:陳碩淵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特产 腊味 种类 制作过程

    東安縣三臘,係「臘肉」、「臘雞」、「臘鴨」之總稱,又稱之爲「東安臘味」。其種類有:「薰臘」、「曬臘」、「風臘」、「烤臘」等四種。但由於篇幅有限,僅將薰臘一種介紹於後:薰臘之配料爲:五香粉(花椒、桂枝、桂皮、茴香、八角等所磨成)、焦鹽(炒過而無水分的食鹽),上等米酒(或高梁酒)等。薰煙材料爲:乾黃金之芽葉、乾楓球、乾花生殼、穀糠、乾薪柴等五種。薰臘之製作:先將所需之豬肉(不少於十公斤)及所需之雞鴨(不少於五隻),予以洗淨後,將豬肉切成長條形的塊狀,每塊重約...

  • 文章客家擂茶千里飄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客家擂茶 制作过程 民间传说

    在中國精湛的茶藝中,廣東的客家擂茶,是一朵獨秀的奇葩。它以古樸見奇趣,以保健見奇效,自古聞名中外。如果你到廣東客家人的家裡做客,熱情的主人就會笑吟吟地給你端上香氣襲人的擂茶,然後和你慢慢地聊,讓你盡情品嘗,茶沬沾唇,甘醇爽口,主人見你喝得舒暢,便會一勺一勺替你續上,殷殷情意,拒之不恭,讓你喝個心滿意足。擂茶的製作很獨特。客家人都有擂茶功夫,尤其是婦女,人人是擂茶能手。家家都有一套擂茶的工具,人稱「擂茶三寶」。一是口徑約一、五尺,內壁有溝絞的陶製擂缽;二是...

  • 文章同安的陶器工業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作者:陳玉錠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同安 陶器工业 制作过程 发展潜力

    筆者鑒於同安會訊之內容,除了報導旅台鄕會活動,與同鄕動態暨簡介外,並刊布吾同過去之人、事、物等之記載或補遺。故不惴淺陋,爰憑一鱗半爪的記憶,點點滴滴的記錄下來,濫芋於吾同先民經濟活動紀錄,這也就是筆者撰寫本文之一點心意,並期能著拋磚之效。同安在本世紀之五十年代以前,因受制於天然資源之欠缺,及交通運輸之不便,在不產煤之情況下,如自外地輸入燃料,高昂之成本實不勝負擔,同安雖然三面丘陵環抱,但最高不過千餘公尺之山岳,自然就鮮有深山密林可供大量木柴。放眼丘陵群山...

  • 文章宿遷街頭小吃——馬蹄糕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2期  作者:李創 出版时间:1982-04-01
    关键字: 马蹄糕 制作过程 往事回忆 乡音乡情

    馬蹄糕爲糯米粉所蒸製,故又名「蒸糕」,多由街頭小攤所製售。製作時先將糯米用石碓樁成細粉,再於粉中稍攙淸水,使米粉微帶潮濕,然後裝入糕甑,放在水壺口上用蒸氣蒸。糕甑爲長圓形小木筒,上粗下細,狀似普通玻璃杯;在蒸糕之前,須先將甑筒置於水壺口上用蒸氣蒸濕,方可將米粉舀入甑筒內;當甑筒內米粉舀滿,接着用舀米粉的舀子,隨手將甑口上的米粉抹平整,再用一支巨型羽毛之翮在甑筒底部小孔內深深揷探一下,卽蓋上甑蓋,放在水壺口上蒸。蒸糕水壺,多爲銅錫金屬之物所特製,上狹下廣,...

  • 文章老少咸宜的大蒸糕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徐忠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大蒸糕 制作过程 日常饮食

    我八歲那年夏天,可能是吃了不乾淨東西下肚,突然患了上吐下瀉的病,一個正是頑皮的孩子,竟然拉了一天肚子,拉得臥床四五天。七十二年前,那時的東坎雖然有兩家西醫診所,可是人們還是對中醫有著絕對信任的心理,經過幾帖中藥和針灸,肚子不瀉了,但還是沒有一絲絲力氣,口乾舌苦,不想吃東西。祖母在街上買了一垛大蒸糕,用開水沖過兩次,再放進足夠的開水,放在鍋內隔水蒸了幾分鐘,加一些白糖,泡成粘糊糊、香噴噴的砂糕湯。我睡在床上,她老將糕湯送到我床前,離我還有一截路,就有著一股...

  • 文章家鄕的龍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3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3-03-10
    关键字: 家乡 龙灯 制作过程 掉舞 玩法

    以龍爲燈各地都有,而且現爲是百燈之首,居於領導地位。不過製作和玩法各有特色,不盡相同。家鄕的龍燈可以分爲「日龍」和「夜龍」兩大類。通常都在春節期間舞玩。「日龍」係以一二百個像水桶大小的竹箍,用細麻繩互相連結,成爲一長條竹環的連接體。這是龍身的結構。竹箍的多少視龍的長度而定。中間貫以二、三條較粗的麻繩,一端繫於龍頭,另一端繫於龍尾。以擔負整條龍燈的拉接力。稱之的「龍肚腸」。竹環的連接體上披裏一層花布或彩綢,便成了一條美麗而曲折自如的龍身。也有比較簡單用單色...

  • 文章故鄉拾穗(四〇)農業槪況——雜作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1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7-02-15
    关键字: 故乡 香草 种植方法 制作过程

    我北鄕萬綏鎭,有一種特產,家鄕人統稱之謂「香草」,在植物學上牠是否稱之謂香草,不得而知。其所以稱爲香草之原因,是因爲此草具有香氣之故。該草僅產於綏鎭一地,我萬北鄕其他鄕鎭均無種植。少年時雖曾在萬綏鎭讀書,並且經常前往居住於該鎭之姨母家作客,及長亦屢至該鎭與同學們盤桓,但始終對香草種植及製成之情形毫無所悉。僅在每年農曆三月廿八日萬綏鎭一年一度之作集時,爲了貪玩和趕熱鬧到該鎭時,不但看到已經製好之香草,而滿鎭亦充滿了淸香之氣。就記憶所及,已經製好之香草,卽是...

  • 文章吃在鬱林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家乡美食 制作过程 食用方法

    鬱林是廣西東南的重鎭,爲桂東南交通網的中心,也是黎湛鐵路的中站,離廣州灣數十公里,在抗戰中期,大陸沿海各省和香港相繼失陷,所有對外往來,有賴於廣州灣這條國際交通線,那時候,鬱林是交通的轉運樞紐,有關物質的運輸,皆在這裏集散,四方商賈雲集,車輛輻輳,極一時之盛,許多人都到過鬱林,中央,交通,農民、中國,和廣東、福建等銀行,也都在鬱林設立分行,業務鼎盛,這可說是鬱林的黃金時代。雖然抗戰勝利後,鬱林恢復原來的樣子,繁盛不及當年,但也不失爲廣西最熱閙的城市。鬱林...

  • 文章享譽國際的名產——火腿,大頭菜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正義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云南特产 宣威火腿 制作过程 玫瑰大头菜 腌制方法

    雲南特產品,名目繁多,其中以宣威火腿最爲著名,在國產食品中與浙江金華火腿同享盛譽,惟就色香味而論,雲腿又屬上乘;曾於一九三二年參與世界博覽會在中南美巴拿馬展出,經食品專家評審鑑定合乎國際食品標準,當時國產品代表展出者,以宣威大有恒有限公司出品的雙猪嘜半磅罐裝雲南宣威火腿榮獲肉類金牌首奬,因而亨譽國際。憶及卅五年前,與宣威縣籍浦煥彰同窗共硯,常分亨其家鄕特產,事隔多年,仍囘味無窮。離鄕日久,思懷愈切,生活在寶島臺灣雖然物質不虞匱乏,但要品嚐家鄕土產誠非易事...

  • 文章談豬兒粑及其他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7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饮食文化 成都美食 猪儿粑 制作过程 花生糖

    川中各縣,於吃食方面,各有名產。如保寧蒸饃,中江麵,據說可以囘籠、囘鍋,仍如新出。成都附近,天鎭豆腐有肉味,相傳是唐玄宗幸蜀時封贈過的。笮橋薑糖,與鹽道街花生糖,知名遠近。糞草湖顆顆酥胡豆,銷行至嘉定以下之竹根灘。大抵飮食之道,各地方製作方法不同。手藝有高低,而土質水質爲形成名產品之主要因素。卽如豆花,川中亦有河水豆花之說;然鄙人家鄕宜賓,决不挑河水做豆花,河水豆花無味之至。四月二日,本社同仁小集,談到豬兒粑之美,可以代表文化云。按豬兒粑又叫鴨兒粑,又叫...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