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出土文物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周朝的馬雕藝術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殷登國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周朝艺术品 马雕艺术 出土文物

    古代中國人的生活旣與馬息息相關,藝術家自然也經常以馬作爲表現的題材。馬的藝術品按質材來區別,大致可分銅塑、石雕、泥塑、繪畫等幾個類別;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偏好和藝術成就;像秦墓中的陶塑馬、漢靑銅馬、漢石刻浮雕馬、六朝的三彩馬俑、唐朝的三彩馬俑、唐馬畫、元明淸三朝的馬畫,都各具成就,頗有可述者。(注:陝西嵋縣出土駒尊)雖然商朝時已大規模的使用馬車,但馬的藝術品在商朝並不發達;殷墟出土的石雕動物中,有石虎、石梟、石小立鴞、石伏牛、石伏獸、石蛙、石雙面鳥、石...

  • 文章陕西半坡出土文物观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曉陽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半坡文化 出土文物 母系社会部落 半坡博物馆 半坡遗址

    一九五三年的春天,居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鏟河東岸半坡村的農民,在春耕時改用了深耕法,無意中發現了地面五六十公分下,埋藏了一片古老的秘密—原始先民的生活遺址。從一九五四到五七年,經過五次發掘與考據,發現這裏是距今約六千年左右,一個典型母系社會部落聚居的遺址。現存的面積約有五萬平方公尺,至今已發掘的面積,約有一萬平方公尺左右。在已發掘的遺址面積內,看出先民把它畫分有居住區、製陶區和墓葬區。居住區和製陶區內,發現有房屋遺跡四十五座,圈欄兩座,儲藏東西的窖兩百多...

  • 文章鄱陽湖口石鐘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袁作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石钟山 鄱阳湖口 历史记载 自然风景 出土文物

    湖口 袁作石鐘山,位於湖口縣城雙鐘鎭。有上下石鐘山之分。倚南的爲上石鐘山;靠北的爲下石鐘山。兩山對峙,聳立在鄱陽湖口,長江之濱,相距一千二百米,雙鐘鎭即由此而得名。上石鐘山奇石突兀,層林疊翠,有「瑞雲洞」、「英雄石」、「繫馬樁」等名勝及宋代王安石、明代常遇春等名人題字石刻。下石鐘山危崖聳峙,樓閣參差,素有「小蓬萊」之稱。明代王恪《詠石鐘山》詩「千尺危崖俯碧灣,金仙樓閣異人寰」之句。古往今來,擁有名山之譽,人們習慣地把它泛稱「石鐘山」。石鐘山得名,始見於漢...

  • 文章出土文物看瑞金远古历史沿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楊衍畦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出土文物 瑞金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地方志

    竹头下巷出土四十五种万枚宋代古币等等,更反映了瑞金经济文化发展达到的水平。在这些出土文物上无不烙印着中原文明与当地土著文明相融汇的痕迹。瑞金正式建县虽起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九五三年),但在此以前早已没行政机构。汉高祖六年(公元前二〇一年)设雩都县时,瑞金雩都所辖。此后,历三国、六朝、隋,瑞金均属雩都县,象湖以该盆地呈象形得名。象湖产砂金,从远古起即设有淘金场。唐天祐元年(公元九〇四年)吴王杨行密将象湖鎭从雩都析出,设瑞金监,始有瑞金之名。正如《瑞金县志》云

  • 文章新浦解放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江錦堯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新浦解放路 出土文物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新貌建设

    公元二〇〇三年五月廿一日,連雲港市《蒼梧晚報》載:五月廿日下午四時許,新浦解放東路和平橋附近挖出一塊正方形的石頭,邊長約一·二米,中間有一道長約四十厘米的方形石穴,裡面立著一長方形石柱,頂部是一個球體。此後發現這塊石頭的背面刻有陽文:「民國廿二年一等水準點第二一五(二)號測量總局」。我在幼年時,見到這塊石頭在現在挖出地面附近復興祥糧棧院內,其正面完全露出與地面一樣平。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三)春,我在新浦龍尾河西岸邊張雲清教的私塾讀書,當時住在復興祥糧棧院...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