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兴衰发展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对当下文化发展的启示秦腔的历史兴衰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2、83期  作者:陳彦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秦腔传播历史 清朝“花雅之争” 发展低谷 再度复兴 兴衰启示

    ●兴,在「接」地气;衰,在「放」地气。历史上,秦腔的兴盛,得益于他的民众性、草根性。然而过分追求「关注度」,也就有意无摧生了它的「邪僻性」乃至衰落。●戏曲不能沦为「活报剧」,更不能脱离时代,唯有站在民众立场上,坚守独立思考和美学品格,才可能赢得与时代艺术同步发展的空间。●「娱乐至死」的「偏方」,秦腔早在清代就用过了,事实证明,那是秦腔的「苏丹红」、「痩肉精」和「三聚氰胺」。秦腔是梆子声腔的鼻祖,属民族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曾对山西、河北、北京、安徽、浙江

  • 文章襄汾縣民俗文化藝術(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山西襄汾 民俗文化艺术 蒲剧 发展兴衰

    鄠剧表演「梅花奖」的表演艺术家许爱英。形成自元代经明清至现在襄汾县在蒲剧郿鄠创立,发展和创新的历史过程中,襄汾县人民在戏剧文化艺术建设上取得的最好的艺术成就,是襄汾县人民对发展戏剧文化艺术事业最好的贡献。作为蒲剧表演艺术家的任跟心,一九八三年与临汾蒲剧院青年剧团先后赴四川、湖北等地巡回演出,博得观众一致称赞,同时赴京参加首届中国戏剧表演演出,她与郭泽民均以精湛的演技博得观众和专业一致好评,首都各大报刊都作了详述,因此分别荣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 文章故鄉搜奇 傳奇海清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孫廣良 武可鉞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海清寺 建造年代 建筑构造 历朝发展状况 兴衰变革

    有诗一首,后两句是「老僧苦留客,絮絮祇谈禅」。清同治间杨镜湖有诗曰:「颓坦废址都难觅,尙有浮屠九级存。云气满山僧不见,乱鸦无数闹黄昏」。从上两首诗中说明海清寺的兴衰。道光年间,有老僧留客谈禅,到同治年间已为云气满山僧不见的荒落情景。清末又修复,有正殿三间,内奉三世佛,民初建东配房三间,时寺内先后有丁奶、郭奶、李奶乡内居民生平不幸而崇信佛事在此侍奉香火,另有尼姑仁莲同在寺内修炼。最后有王真云和张庆龄夫妇住寺修炼。高鹤于民国七年(一九一八)投宿海清寺,清同治间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