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兴学育才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點石成金」雪廬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蕭紹彬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雪庐公 兴学育才 民间传说 因材施教

    舊時,湖寮興學育才名師,有「東山雪廬,西嶺小隱」之說,東山雪廬即在嶺下石子屻設館授課的雪廬公。他教書不拘泥於形式,善於根據考生特性,因材施教。石子屻多巨石,他把每個學生指定爲某石,待學生長進後,爲其披紅掛綠,差不多每塊石頭都受此殊榮,時人譽爲「點石成金」。傳說百侯楊某官居高位,其孫四歲能詩,八歲善文,譽爲神童。深得楊某喜愛,竊思「龍孫」他日必高中光宗耀祖。光陰荏苒,彈指不覺二十春秋,出乎意料,孫子竟連秀才都考不上,楊某百思不得其解,便欲請名師。其對湖寮「...

  • 文章教育家何炳麟先生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鄧公玄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何炳麟 湖南私立岳云中学 兴学育才 人物传记

    其先世以耕读为业,书香相传,为邑望族。其先翁文府先生为邑廪生,生先生及其伯兄虎臣先生二人,早岁均入泮为庠生,而先生尤头角峥嵘,驰誉鄕里。値淸季废科举,先生深感外寇日迫,而淸廷腐败无能,以为我国如不及时变革,必难免瓜分之祸。于是慨然奋发,远游日本,问道名师,潜心新知。民前三年(宣统元年)先生学成返国,即毅然以兴学育才为己任,盖先生鉴于我国之积弱,原非一朝一夕之故,不独淸室守旧误国,而一般国民之愚昧无知,亦其要因。先生认为欲求复兴国家民族,固当从事政治改革,而尤

  • 文章懇摯木本情 愛心化春雨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謝漢元 鍾式章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钟卓才 人物事略 兴学育才 老年福利 捐资建设

    创业辉煌,常怀报国之心,虽托足异邦,然故土情殷,常以建设家鄕为己任。因而,二十多年来惠及家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慈善福利、桥梁道路、水利生产等各项公益事业之建设,慷慨捐资柒佰多万元,做到了「取之于侨地,用之于家鄕。」眞是「拳拳木本情,爱心化春雨」。卓才先生对兴学育才,独具慧眼,卓识远见。一九七五年创办古村中学、斥资七十多万元,兴建一座三、七〇〇平方米之校舍和各项设施,其中教室、礼堂、亭榭、师生宿舍、图书馆、会议室、厨房膳所、自来水、运动场、自行车停放间等

  • 文章博愛行仁的田家炳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朱尚威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田家炳 人物事略 慈善事业 捐资家乡 兴学育才

    田翁家炳履仁崇义、无私奉献,举世推崇,而其热爱国家、兴学育才的宏愿,一身为天下仁的善举,功在当代,德昭日月。在其身上可以看到爱国者的博大胸襟,企业家的远见和胆识,也可以看得见一个蕴藉著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长者至美品德和良好风范,在在突显著平实中的不平凡,为世人做出正大博爱的榜样。田翁出生在广东大埔的银滩村,陕西师大校长赵世超曾访我县说:「大埔原只是闽粤边陲的一个穷乡僻壤,可是这片神奇土地是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文化之乡,孕育了诸多贤豪及现代我们共同尊敬的田家炳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