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六书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井研廖平「六书旧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期  作者:方遠堯  出版时间:1962-09-01
    关键字: 六书 廖平 文字 象形 识字

    在当前实是很重要的。这便是我写本文的动机,因为六书即是认识我国文字的一种最简便方法!鄕人廖平,是近代学术界全国知名的学者,在经学中算是今文学派颇有成就的一位,康有为梁启超的学术思想,都受他很大的影响。他活了八十多岁,在民国二十一年才死的。六书旧义虽然不是他的代表作,但由此可见他注意识字方法,况其中颇有许多可采的地方。如像他说:「最初造字,只如作昼,象形在先。象形皆实字。有物即有事,故于象形外别出象事(指事)一门,从象形中脱化而出,面目仍为象形,实义则专在事

  • 文章文字學芻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文字之学 六书 解文译字

    六书(文字之学,根在六书)(一)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例字:(父)右手执棒,管束家人——为人父。(母)(女)抱双婴()代表两个小孩。(刃)刀上加点,表示刀口。(卒)衣上带记号,表示军衣(卒)穿军衣,(用)以物塞川,蓄水待用,(乃塞川之物)又许段二氏说文以为卜中(卜)中可用误矣(卜中合起不像用字)。(二)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屈)例字:(鱼)象鱼之形。(鸟)象鸟之形。(牛)两角上弯,象其特点,(羊)两角向下,象其特点,(马)象马之形。(三)会意(比类

  • 文章鄧和教授著「中國文字結構選解」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书序 中国文字 六书 学者见解

    八卦出,而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之形象以具,是为中国文字之起源。其后仓颉造字,由图象演变发展而成文字。文字形成之原则为「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汉书·艺文志》作为:一象形,二象事,三象意,四象声,五转注,六假借,所谓「四象二用」是也。「四象二用」:象形、象事与象意、象声之要点不同;盖象形与象事,乃独体之文,是字之母。象意与象声,乃合体之字,是文之子。由「文」孳乳而成为字,如子由母生;所以字在后,文在先,字多于文。字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