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六义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古典文學之美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5期  作者:艾華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中国古典文学 《诗经》 诗经学 《国风》

    长诗,后世尊之为经,与诗经并称为诗骚。诗经和楚辞,这南北两大文学主流,也成了往后韵文发展的渊源,从外观而言,诗经裏所收的诗歌,大部分是四言的,而且都有整齐的章节;而离骚的句子,则比较的参差错落,并不限定字数,也没有显著的章节可寻。「诗」有所谓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前者属于诗经的性质,后者属于诗经的体裁,也就是诗的作法。赋是平铺直叙,比是用他事物做比方而不说破本事物,兴是用此事物兴起(联想起)彼事物,前后不必有关联,往往只是协韵之类的偶合。这三样都是

  • 文章浮生记对现代生活的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7期  作者:陳其澎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浮生六记》 文学评论 现代意义

    浮生记」敍述沈三白和陈芸的生活,虽然我们习惯于欣羨其神仙美眷的闺房之乐,或慨叹其顚沛坎坷的流离之苦;但是从另一角度来品味他们的生活,却也可发现有几点生活观足以影响现代人的生活。一、无用之用的生活理念庄子逍遥游曾谓「游」为在精神上求得自由解放,沈三白与陈芸虽然生活每多困阨,却能「游」于人生、安于所困。从现实社会价値观中得到解脱,使精神得到自由解放。事实上这是由道家「无用」的观念所得到的精神满足,既是无用,自不必受到世俗价値观的羁绊。而以「无用」观念去

  • 文章勇军抗日血泪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2期  作者:曾克平 出版时间:2010-04-30
    关键字: 六堆义军 抗日战争 诗文纪念

    注:前副总统连战(中)温兴春前排(左七)1997年参加堆忠祠春祭暨客家文物民俗展与客家乡亲合影)百粤英雄救国卫民功不朽堆忠惊天动地史留芳除暴治乱堆是指高屏地区客家人所居住的聚落,他们很早以前是从广东嘉应州之梅县、蕉岭、平远、兴宁、五华、大埔、丰顺等八、九县迁台先民所组成的支乡勇,原以保乡卫民、除暴安良为宗旨的组织,为了有别于军队的「队」,遂以谐音称之为「堆」、是聚落的组织。所谓堆:即一、先锋堆:万峦乡。二、中堆:竹田乡。三、前堆:长治乡

  • 文章青年军二〇师遵从军同学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4期  作者:饒德俊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 青年军二〇六师 遵义从军同学 往事回忆

    在校书生健儿,共效定远班超之志,不约而同汇集于遵,经甄别考试而投效第二期青年军者近四百人,一起入伍于桃溪寺,率皆以救亡图存、报国、创业为职志。因众伙意念相投,心志合一,长时相处,相互学习,切磋琢磨,感情浓厚,久而久之,大家便互以「桃溪寺青年军同学」相称谓,彼此甚感窝心亲切。同年初冬,我们整队乘车由遵出发到重庆,继转搭江轮经宜昌至武汉,次年春天,于武昌正式编入青年军第二〇师。仲夏开赴南京完成整编后,九月奉令调往台湾,中途在上海江湾体育场停留数日。此前

  • 文章爲三國人物魏延辯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4期  作者:陳其新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三国演义 关羽 刘备 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

    血战沙场,奋不顾身,南征北讨,取西川,七擒孟获,出祁山,无役不与也累建功勋,自是得意扬扬,意气风发,可是孔明也不忘记「要杀魏延、取其首级」,施其诡谋。在木栅寨战斗时授计马岱,想把魏延(与魏将张郃)同烧死于葫芦谷中,幸天雨得救,计谋未成,却归罪杨仪,又痛责马岱,可见仁长者,长于计谋,但未必事事心存仁。魏延行事较大胆激进,不为一生谨愼的诸葛氏所喜,势所必然,从多次伐魏,均无建树这点上,魏延建议行险;从子午谷出兵伐魏(历代史评家都曾加评议),便可看出两人观念

  • 文章漫話馬文化(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马文化 昭陵六骏 泥马救康王 义马复仇 诗词

    《三国演》载,曹操为笼络关云长,送他十个美女,并不怎么领情。后将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他时,连忙再三拜谢。十个美女竟抵不上一匹赤兔马。古时有「名臣爱马,钱妾难换」趣话。东晋谢安石爱马若痴,曾以爱妾换马。唐晋国公裴度有几匹好马,白居易向他要一匹。裴度送马并附诗:「君若有心求逸足,吾还留意在名姝。」白居易回诗:「安石风流没奈何,欲将赤骥换青娥。不辞便送东山去,临老何人与唱歌。」就是唱和这件轶事。「爱妾换马」是三国魏时曹彰首创。曹彰十分喜爱一匹骏马,但是马主舍不得卖,让他从

  • 文章云南起前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2期  作者:閻錫山 出版时间:1982-12-25
    关键字: 筹安会君子 来往电文 云南起义内幕 讨袁运动

    不到部办公而请假养疴,而正式辞职。统率办事处的要角陈宦,是黎参谋总长的次长,袁对之倚畀特殷。民国四年二月袁为安定西南,命陈以会办四川军务名,率李炳之、伍祯祥、冯玉祥三旅入川,月间准四川将军胡景伊入觐,陈继其任。陈宦于离京赴川前同三旅长谒袁辞行谢恩,一见面就向袁曲膝叩首,袁惊异着说:「现在国家共和,不可如此。」陈以最谄媚的言词说:「元首虽以大总统自居,而全国官民则皆奉为皇帝,元首一日不实行帝制,臣此去即一日不复返。」迨至袁氏称帝失败,陈始则致袁江(五月三

  • 文章記民國奇人 鎮海宿耆李組紳先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期  作者:秦雲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李组绅 庚子事变 义和团运动 国报 辛亥革命 河沟煤矿

    迫眉睫。这些表现,又足见其才气之「大」,抱负之「大」,与涵容之「大」。过去,在上海上流社会中,李姓以「祖」字排行的人物,为数不少,人多以为组老与他们是属一家。其实不然,以「祖」字排行的李姓为小港李家,与组老同鄕(鎭海)而不同村,同姓而不同宗,其源各别。小港李家的先一代,在上海享盛名者为云书先生,以富商而兼巨绅,拥有相当地产。西摩路最先则为李家的私家路,名诵淸堂路。诵淸堂者,李家之堂名也。其时朱葆三领袖商场,云书与之齐名,曾一度当选商会总董。云书有弟人,征

  • 文章中華民國十年前後山西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方聞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阎锡山百年诞辰 相关资料 六政三事 村仁化标准 相关标语、口号 社会现状 三民主义

    進行的整理村範 提倡的仁化標準華北的戰亂時期 模範的世外桃源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