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先民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无锡先民义行举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期  作者:笠田  出版时间:1971-07-20
    关键字: 张翼 张士诚 徐达 先民义举 劝降

    元末明初,邑人張翼字飛卿,好讀書,尙氣節,雖達官貴人言不循理,必予面斥。張士誠陷無錫,其兵卒帶着武器,到處橫行呼嘯,百姓恐懼,都認爲將遭屠戮,張翼並不爲意,後來徐達破了姑蘇,命令副將胡廷瑞領兵攻無錫,僞吳將莫天祐(張士誠在姑蘇稱吳王)固守,徐達遣使去招降天祐,天祐殺其使者,徐達大怒,發下命令,如不下無錫,卽予屠城,於是張翼就挺身而出,約同邑中士人徐績字伯凝,徐續字仲祥,兄弟二人,一同去見天祐,對他說:「西吳(當時朱元璋稱吳國公)兵亟,將軍計將安出?」天祐...

  • 文章无锡先民义行举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期  作者:笠田  出版时间:1971-09-20
    关键字: 安国 张守经 先民义行 防御倭寇

    安國,字民泰,其先黃姓,蘇州懸殊里人,明洪武中贅於無錫安家,因從其姓。國性警敏,有遠略,富甲一方,贍宗族,惠鄕里,爲防禦倭寇而濬白茅河諸大役,國皆與有力焉。父喪送葬者五、六千人,所居膠山數里無水,會歲饑,乃出倉穀課民鑿渠,集數千人自春及夏,成巨渠,石田變爲沃壤,民賴以活,無不德之。張守經,字子傳,善騎射,尙俠義,明嘉靖三十三年夏,倭寇侵錫,焚殺虜掠,城鄕死亡相籍,守經乃傾其家產,募集鄕勇,延聘何五路爲敎練,並請邑諸生苗子白爲參謀,子白及五路等三百餘人,與...

  • 文章山青水綠 康寧和諧 古白民嚮往的桃花源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王耀庚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白族先民 大波那铜棺 图腾 白族文化 康宁和谐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或西方,人们一直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美好的追求。特别是在中国,追求天人合一、节人欲,实现社会平等、安宁、和谐,一直是思想文化的主流。早在战国时期已进入农耕文明时代的白族先民就崇尙这样文明理想的社会。这种崇尙也成为他们的宗教信仰,他们用简明形象的线条和图纹,将崇信绘制成图腾、神祗,在祭祀大典等礼仪活动中供奉祀典。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祭祀偶像。十分有幸的是,这种图腾文化也铸造在大波那铜棺上(铜棺的主人民间传称他为勃弄王)。一九六四年三月,在一次

  • 文章松口重要史料槪述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李寺鐘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松口镇 地名沿革 先民源流 松口中学 国民革命

    众说纷纭,无史可稽,姑妄听之。民国建立,松口堡改为区鄕保甲制,定名为松口区,后又称松口鎭。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辖属又分为:松口鎭、松东鄕、松南鄕、松西鄕、松北鄕、松中鄕、松云鄕、南蓬径鄕(松南鄕与南蓬径鄕后又并称为松溪鄕)。近年梅东地区,又将松源鄕、隆文鄕、桃源鄕、尧塘鄕并入复分为:松口区、松东区、松南区、松源区、隆文区、桃尧区六个区和松口鎭。贰、松口先民探源之一关于客家源流史实,在梅州文献第三、四、六、九等集、及世界客总通讯、客家人(李关仁著)等书刋中,均已

  • 文章世界有多大,我們的機會就有多大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宋楚瑜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清华大学 半国英才 历史明镜 全球化 中国崛起 公平分配 先民渡台 台湾意识

    享受现代化的设备,享有最基本的人权和照顾,这才是眞正「最惠待遇」。所以我们要的是基本教育、基本建设,最重要的是在台湾称之为「基本班底」,在大陆称之为「骨干力量」,就像清华所培养出的学生一样。先民渡台 培养出台湾意识 落地生根后 形成独特文化前几天,楚瑜到南京,在夫子庙前面,有一位老先生穿过重重警戒跑到我们团员面前,说了一句话,他说:「宋先生,我们不要打仗。」我们共同要让两岸成为世界的工厂、共同繁荣的市场,而不是变成战场。无论是基于人本的精神、商业的需求和民族

  • 文章我們的故鄕——長汀(上)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2期  作者:長汀文化局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古越先民 闽越王 城址三变 长汀县志 长汀名胜 朝天门 古井 围山盆地 宋清建筑 府第式建筑

    长汀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唐开元廿四年(公元七三三年)始,至民国卅八年止,都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本篇于故鄕传统沿革变迁,先民文化风习特色,有详实完整记述,特为刋载。——编者一、历史沿革长汀历史源远流长,是福建省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现,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从分布在全县二百多处的新石器遗址证实,汀江两岸散布著许多的原始聚落。在现在的城区和郊区就有比较密集的人类居住点,出土了大量的陶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