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水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年俗雜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熊耐久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年俗 风土习俗 修水

    年俗,是人类创造享用并在群体中流行的文化事象,具有社会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变异性等特征。年俗文化,历史悠久,传承不衰。它是人类在发展自己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它始终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制约。在修水民间过年习俗很多,是持续时间最长,气氛最热烈的民俗节日。仅举几例,可见一斑。备年货。秋收后,人们在秋粮进仓时,即着手储备过年的米酒、豆腐、粉丝、销子之类的原料。立冬之后,选用优质糯榖酿造米酒,奉乡地区称「撑酒」。其色清、味甜、质酽、性长

  • 文章岳飞后裔在修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6期  作者:熊耐久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岳飞 修水岳姓 岳飞后裔

    岳飞(一一〇三—一一四二),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少时应募从军,宋建炎以后,屡立战功。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时任通泰镇抚使,奉诏协助江淮路招讨使张浚,讨伐江南军游寇,镇压农民起义,率军至洪州(今南昌)与张浚会合,岳飞自请担任先锋,领兵由赣江上游的生米渡过江,打败了马进的先锋部队,乘胜追击,直逼筠州(今高安县)。六月另股游寇,在其首领张用的率领下,从咸城渡江东下,移驻瑞昌、分宁(今修水),岳飞奉命前往追剿,军至分宁,致书劝降,张用

  • 文章修水宁红大桥竣工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修水县 宁红大桥 竣工祝贺 辞赋

    修水 涂浩澜艾子故郡,宋称分宁,民国肇造,修水今名,位处赣西北之山区,扼吴楚之要津,忠孝鄕邦,受封义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双井文章,媲美庐陵,陈门四杰,享誉国际,无与比伦。修水县城,雄据凤凰山麓修河北岸之滨,三面环水,行商钜贾,奈浮桥渡船以通行,晴空万里,络绎不绝,热闹烘烘。若「霪雨霏霏」,「浊浪排空」,桥断舟横,缺柴少米,冷冷清清,亘古年来,此情此景、陈封未动。革故鼎新,盛世降临,青云门口,浮桥换铁桥,犹如河上起长虹,汽车直驶紫花墩。建设猛进

  • 文章吃碗茶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熊耐久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吃茶 浅茶满酒 修水人饮茶 爆米茶 降茶

    修水人有一句口头语,见熟人路过家门口时,总要招呼,“吃碗茶去”。这句司空见惯的话,却是修水人热情好客的最好表达。吃茶在修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很高的文化品位。自古以来们就离不开茶。把它当成“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一。客人询问你家有几口人时,则称“你家几个人吃茶饭?”生活中茶与饭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朋友相聚,泡上一杯热茶,摆上几碟瓜子、花生之类果品,谈天说地,在细品慢啜中怡然自得,回味无穷。至于“吃茶”是很有讲究的。为什么称“吃”不称“喝”?因为碗里

  • 文章故乡情——歌修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傅梅影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修水 歌颂故乡 母亲 诗词作品

    修水 傅梅影我从幕阜山下走来,我从修水河畔走来,一丘丘茶园,一片片桑叶,一首首山歌,一阵阵鄕音,仿佛在我的眼前,仿佛在我的耳边,是那么美丽,又是那么亲切。故鄕——修水我的母亲!我是喝修河水长大的,你甘甜的乳汁哺育我成长;我是吃修水的玉米、红薯长大的,一年又一年我都在记着。您给我的情,您给我的爱,永远嵌在我的心窝里。故鄕——修水,我的母亲!您的脸上泛著光辉,您的人生走过了坎坷,赢得了荣誉。多少个年代那个南山岩,是文化圣地,历史名人黄庭坚留下了珍贵的墨迹

  • 文章示女兒中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诗词 修水县 人文风光 家乡风貌

    修水 涂浩澜汝已为人母,一胎两男儿。子女良与窳,母亲负全责。江西母仪地,鬻发待儿客。画荻以敎子,千秋名显赫。仰慕先贤母,自身以作则。体念翁姑心,克尽为妇德。注:晋朝陶侃先贤家贫,有一日范逵来看他,他的母亲湛氏将垫床的稻杆刴细给范逵的马吃,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去卖掉换钱买菜来招待范逵。后来范逵听到了陶侃的母亲对他这样热情的招待叹息的说:「非此母,不生此子也!」因此就推荐陶侃为孝廉,后来被拜为太尉。接修水县台办处二〇〇三年十月一日出刊的第九期「鄕音」,内载台北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