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桥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沈星耀三兄弟捐資修復橫林家鄕石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9期  作者:方小龍·錢太康  出版时间:1999-07-15
    关键字: 翠华桥 三兄弟 捐资 修桥 公益

    武進市橫林鎭江村村的一座已有八十年歷史的石橋——翠華橋,日前由台胞沈星耀、沈中耀和武進市台誼會副會長沈德耀三兄弟捐資修復。江村地處瀘寧鐵路北旁,設有橫林火車站。景華聯圩、芙蓉圩區的崔橋、橫山橋、芙蓉及無錫玉祁等地的村民都要到橫林火車站乘車往上海、上南京。但到火車站有一條西自橫林水塔橋,東至玉祁連通大運河的荷花塘河阻隔。要過河只能靠小船和採菱盆或划水渡過,來往極爲不便。一九二〇年,一位名叫翠華的女人,一生未嫁,捐出所有積蓄,在荷花塘河上建造了一座三孔條石橋...

  • 文章「當代愚公楊皂傳奇」的故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王玉海 王河海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杨皂 当代愚公 修桥铺路 劳动模范

    占用了杨皂家的坟地,赔偿他粮食四石,他不顾家庭反对,以此粮食折价修桥,得到很多热心赞助的民众支持,纷纷捐助粮,在南西炉村西边「和尙沟」修建起第一座石拱大桥。民国四十三年(一九五四)十月间,杨皂为了修筑「断截沟」桥,他又将家里一棵很名贵的桐树卖掉,加上他铁齿油碾,垒砌坟墓所赚来的工钱,以及卖了四十多件工具,带领三个徒弟杨成林、崔成山、高天清,爬山涉岭,不畏艰苦,整整做了七个月,终于完成二十米长,三米宽,八米高的「断截沟」独孔桥,这一次修「断截沟」桥,最为伤心

  • 文章周家口修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吳鳳翔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修桥 周家口 往事回忆

    年,遭日机狂炸,大桥徧体鳞伤,铝合金管栏杆,炸断很多,桥面穿洞多处,既碍观瞻,也不方便,更有危险,我从幼小,或许是家庭敎育关系,脑海里即孕育有一种基本观念,多行善,多种德,总是好的,有点张之洞喜欢建设的思想,修桥补路,是件善事,岂能坐视,民国卅二年春,我承乏周家口三民主义靑年团主任时,目睹该桥状况,虽与本身职责无关,仍发愿将它修复,爰发动商绅,及地方热心公益人士,组织委员会,经营修葺工程,同时因为跨越在贾鲁河上之二板桥,亦以年久失修,不堪使用,行旅裹足,亦

  • 文章出錢為功德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3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出功德 修桥补路 乡间庙宇 庙宇生意 菩萨塑像

    蜀谚:「出钱为功德,毛钱使不得」。凡是不愿出的钱,而又不能不出,不出于面子不好看者,都抱着出钱为功德之心情,而且形诸言语。所谓出功德,包括义仓、积谷仓、修桥补路、官道建凉亭施茶、捐匣子给孤人、地方设斋打蘸、办慈善会、出和尙化缘等等。修桥补路建凉亭修庙宇一类永久性建设,出功德人会被刻石碑留芳名于永久。临时性的捐输,事后也公吿帐目,将捐输人及金额一并公布。此种事,鄕间场上,每年有之。而鄕间和尙之化缘挂功徳,尤可供谈助。鄕间庙宇,本来各有庙产,足够僧人温饱之需

  • 文章新修小田混泥土橋記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1期  作者:卿士達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修桥 乡民捐资 桥联 混凝土桥 家乡交通

    應水源出金紫山,蜿蜒南流,經半山沖,源塘,新墟而至小田,復合西來龍井水,河面始廣,田疇寬闊,吾村聚居河西,逾三百餘戶,背山面水,朝夕出入,運輸往來必經要衢。舊設木橋,年久失修,勢將傾圯,行人裹足,視爲畏途。村長唐明貴等有鑒及此,倡議建鋼筋混凝土橋,庶一勞而永逸、群起嚮應、踴躍捐資,乃鳩工庇材,於公元一九八九年九月吉日動工,日以繼夜,風雨不辭,不三月而竣工,全橋長一百二十公尺、寬十公尺,共耗資若干元,橋既成,行見坦然大道,化險爲夷,咸樂其成而慮其興作之勞,...

  • 文章先嚴昌彬公傳略

    来源期刊:《連聲》 第3期  作者:謝志文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前清监生 得中堂 热心公益 修桥补路 出资建祠 编练团丁 心脏病逝

    先嚴昌彬公字生和號得中,生於同治十三年甲戍農曆十月三十日酉時。自幼膽識過人,愛好武藝,爲前淸武監生。年二十三與先妣文亨閨秀羅氏紅蘭結褵。越二年生長兄達德,再三年生二兄達友,其後達三、達財、達仙及不孝達炎(志文)陸續出生。公勤奮達練,宏謀碩劃,丕振家聲,先後就原有老屋廳(四房兩廳)兩旁沿魚池四週增建廂房廳(六房兩廳)及橫屋廳(四房兩廳),全部建地一千餘坪,豪華寬敞,爲鄕中唯一廣廈。公素嗜名犬,外出必牽愛犬尾隨,寸步不離。少壯練武射箭,中年亦復如是,故身體強...

  • 文章泉州人講古後洋相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59期  作者:泉州客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后洋相国 十年寒窗 人穷志坚 人情冷暖 回乡修桥 县官见相

    阶石)还是平直的,为何我今日返来只块石硶那会被日曝仔翘翘?」众人都随声附和说:「正实有土日曝翘。」杨道南不胜感慨暗笑,石硶怎会日曝翘?更使伊看出鄕里人无明理,无是非,西瓜看大畔。杨道南荣归故里无久就带伊眷属上任,直到入相做相国,即回来拜祖省亲,这次有想鄕里人尽是土民永朝,无人通栽培,只有为后洋塘修筑塘岸,与鄕里老大计划多设书塾,敎示后代人,请县衙协助修桥造路,住竖短时又入朝为相国去了。相传杨道南忠国爱民,有政声,故世人都称伊为后洋相国而不叫伊名,久而只知有后

  • 文章一枝一葉總關情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期  作者:戴仲玉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迁治永安 庶政基础 厦门沦陷 厦门战时工作青年团 龙溪县长 改编王国泰部队 建瓯县政 坚持修桥 为政之道

    民众都异口同声的说:「修桥的县长囘来了。」短短的一句话,充满了无限的亲切,也勾起了无限辛酸的囘忆,可知修桥一事,对他们是多么重要,如果那时我不能勇于负责,担当一切,其后果如何,还眞不敢想像呢?依据我的经验,为政之道,古今中外殊无二致,要在爱民、亲民、便民,尤其是地方行政工作,凡百都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那怕是一点小事,都会在民众的心坎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像我这样一个初涉政坛的人,也会「诚之所至,金石为开」,虽然谈不上什么建树,但也多少会给民众一些好的印象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