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养共返回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容忍是修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容忍 修养 感悟

    图一时的痛快,动辄光火,只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人,才是逃避现实曲折的莽夫,永远得不到智慧和力量。盖耐心的忍受,实较放弃长期奋斗的胡干蛮干来得艰难。举凡志气的磨练,决心的巩固,性情的涵养,全部少不了容忍的工夫。惟其能忍,所以能安,惟其能容,所以能宽厚愉人,这才是真有目标的修养,并非盲目的等待,一切优美的品性,都从容忍和耐烦上面得来,究其实讲求处世之道,不能不在容忍二字力求充实修养,若人人有此修养工夫,则不难使人际关系导进安和乐利生活的美境。

  • 文章談談如何進德修業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文化教育 道德修养 知识修养

    的信心和抱负,那么「天下事」的「尙有可为」是绝无疑义的,所以我们要面对这艰困的现实,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去改造现实,创造现实,就必须要从本身的修养问题上,去做正本淸源的工夫。靑年的修养,是敎育上的问题,敎育有学校敎育、社会敎育、和自我敎育,而修养工夫,多半是出于自我敎育的。任何人要想建立一番事业,便不能不有一种基本的修养。换句话说,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他们的成功,泰半是由于能够具有湛深的修养。诸葛武侯所说的:「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便是他的精神的修养。又说

  • 文章張羣九十年的人生體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7期  作者:中央社記者 黃肇珩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张羣 修养 智慧 从心 忘年

    立身律己,立人启后,这是张羣先生九十年人生修养的准则。五月九日,是这位总统府资政的九十岁寿诞。过去,他严谨律己,尽全力忠勤佐国;今后,他将多置重于近来经常致力的工作:阐说人生修养,以启迪后进,立人,达人。人生七十方开始在荣民总医院十一楼病房里,张羣先生穿着睡袍坐在靠窗的沙发上,气色很好,精神也很好,最难得的,是半年前一场大病,对他的记忆,似乎没有什么损害;他记得二十、三十年前的事,也忘不了昨天的事。他记得六十八岁生日那天,和几位记者朋友讲的一句话

  • 文章為岳公壽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7期  作者:中央日報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张岳军 华诞 修养 基督 博爱

    总统府资政张羣(岳军)先生今逢九十华诞。岳公是国之大老,齿德俱尊,乐享高年,擧国仰望。岳公早岁追随总统 蒋公,献身国民革命; 蒋公倚为股肱。在北伐成功以来,岳公或膺方面重寄,或主中枢大政,调和鼎鼐,备历艰辛。立身则严谨律己,报国则崇法务实,晚岁更以「谈修养」一书勉示后辈,于世道人心影响深远。岳公谈修养,以养身、养心、养慧、养量、养望殷殷为意,尤其着重在「以公诚化忿怨,以负责树众信,以服务为领导,以牺牲求创新。」希望大家行之以诚,持之以恒,立身行事

  • 文章人生成敗關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4期  作者:詠久 出版时间:1978-04-06
    关键字: 成功 失败 修养 性格 名人

    暇读历史,每有所感。近日探究人生成败之因,深深体会到古今来的圣哲英豪,成功人物,殆无不具有一种绝伟的宁静修养;恰与不学无术,无往而不透露出浅薄浮躁性格的难成大事之辈,形成一种强烈明显的对照。宁静是由澹泊而来,道家崇尙心灵的平和,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显然是其中心思想之宣泄。孔子的「饭疏食瓢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是何等澹泊的胸怀?他因貌似阳虎,被围于匡,临危不惧,一句「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表现出何等以道自持的宁静鎭定态度!孟子

  • 文章为人修养最重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6期  作者:王祿鑫 出版时间:2015-06-10
    关键字: 修养 童年回忆 教书 端午

    母親懷孕心歡喜,寶貝臨盆家人喜心裡。好用無用別估計,傳宗接代第一起。我家封建習俗重,孫兒寶貝生女卻被欺。當我出世久啼哭,哭得祖母寒心不乎看仔細。一看是個小孫兒,雪夜燒澡將我洗。雖想降生溺嬰久未死,翌日送到後山老計的家裡。直到五歲是個小啞佬,送給老計家乳娘喜心裡。我家只有三個奶(囡),啞佬祿鑫將我下代來繼任。長到六歲除夕夜,我卻開口學姐叫「阿姨」。乳娘高哭得不得了!立即跑了五里路傳喜訊。祿鑫不是小啞佬,叫我「阿姨」多高興!不是啞佬還給我,他本是我的王家人。...

  • 文章劉先雲先生的畫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0期  作者:黄光男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刘先云 四君子画 人格修养

    这类的画材,不完全要求绘画形式的精巧,而是作者人格修养的寄托,正如近代书画学者黄宾虹先生说:「古人作画,皆有深意,运思落笔,莫不各有所主」,又说:「天真烂漫,脱尽俗气者,皆从诗文书翰中来,故能绝去笔墨畦径,萧然物外」。这种想法也成为中国书画的美学要求,又如石涛早说过的:「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强调内容重于形式时,结合诗文以丰富绘画内涵,以学养超越绘画技巧,借题材抒发心志等等,大体上,中国书画之美,已塑造了多样性的艺术表现,既是视觉艺术,也是

  • 文章談“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馬美豔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禅宗思想 修养心性 心灵自由

    文·马美艳在禅家看来,人心就是一泓清水,展现的一切都是影像。心愈静,镜愈明,悟性就是止水上盛开的莲花。觉悟通常是心如止水时发生的,只有在风平浪静水波不兴的时候,莲花才是最动人的。禅家的这种见解包含着对人类精神世界深邃的把握。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以保持自己不偏正轨。庄子认为生存之理如庖丁解牛,只有用心去感应才能达到尽善尽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主张先进行内心道德修养,然后才能齐其家,治其国,明德于天下。心性是如此重要,心性就是一切。佛家告诫

  • 文章人生的中「多」與「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3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15-07-31
    关键字: 道德修养 艺术 人生哲学

    之事,向苌弘请教音乐,向师襄请教鼓琴,向老聃请教礼仪,孔子好学的精神和谦逊的修养,都是后人最佳的典范。孔子认为学习要不耻下问,要「多」向别人请教,因而主张「友多闻」。「多师多友」。礼记「学记」篇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荀子「劝学」篇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以走路,流水来形容求学的过程,千里之遥是由许多脚步慢慢走来,才能到达;学间的收获是由多研究、多涉猎、才能与日俱增。北宋大文豪欧阳脩在「集古录跋尾」中强调作文之道

  • 文章老子修养身心之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楊遠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老子 修养身心 道德内涵 修心原则

    民复孝慈。」[1]今本可能后世传抄之误。是此证明,儒道融合,何会反对仁义?③云,万物没有不尊道贵德的。其故安在?④答复曰:重视积蓄道德的人(有德者),则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事。这无形中在勉人,应注重道德修养。因老子出生于春秋多变的时代(西元前五七一年周灵王时)[2],世衰道微,社会混乱,人无廉耻,故有提倡道德的必要,当道德仁义一旦出现,发现人们已远离至德(人人有道德)之世已经很久了,以致老子有⑤之言[3]。而明显非否认人们应有仁义礼忠信的道德修养。礼记曲礼云

共48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