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信仰共返回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作大福」廣東大埔的嘉年華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藍志新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保生大帝 民间信仰 民俗习惯

    总理,总理有两位:一为常务总理,由吴、蓝、罗三大姓绅士人物轮流担任。另一位为管事总理,由各姓知名人士报名参选,由近三届常务总理票决。新管事总理接任后立刻举行迎神、祭神盛典,各族族长均应参加陪祭。事后发函南洋、上海等地同乡会。共襄「作大福」盛举。2.九月初十,在鸦鹊坪(现今美食街头)开始搭木戏台(六根大木柱、离地八尺,横梁上铺上木板而成舞台,顶上盖以帆布,布棚下有四盏德国制的猪心形汽灯,未有汽灯前用花生油锅,作为照明。民国卅年现代化保生大帝纪念堂落成,上层为

  • 文章戴雨農先生的爲人(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0期  作者:王蒲臣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戴笠 个人品质 信仰

    之下。乃有了无比的忠心和信心,于是工作也就一步步的开展了。戴先生奉 领袖命令将第二处改组扩大为军事委具会调查统计局并担任副局长,当他负实际工作任务的时候,曾训示他的同志说:「从今天开始,我们革命靑年的责任,将益加重,我们的所作所为,原为人所不敢为,人所不愿为,人所不屑为的。但人所不屑为而我为之,人所不愿为我愿为之,人所不敢为我敢为之。倘辱使命,不惜一死以报 领袖。」这种革命精神,是何等的伟大。戴先生曾经说过下面几段话:「一个人对 领袖如果没有信仰,还谈

  • 文章趣味與智識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作者:仰靑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眉毛剃 除夕 龙舟 信仰

    作诗。渠乃书曰:「苦苦苦苦苦苦天,先皇崩驾未经年;山川草木皆含泪,太守何心看画船?」太守虽恼怒,而自知理短,亦无如之何,乃回衙了事,而郑堂则得赌胜又一満钱囊矣。关门大吉福州「丢」字音,与「大」字文言音同(ㄉㄞ)又「吉」与「橘」音同。某年除夕,郑堂窘甚,未能购桔,供正月儿童拜年时,为礼物之用。乃于晦夜关门就寝时,将桔丢于门外路上,大呼曰:「关门大吉」(大吉即是丢桔意)。众人原对郑堂甚有信仰,以其此种行动,必有吉利之处,故相效为之。郑堂则俟众家丢桔完毕关门后,出

  • 文章信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信仰 散文 人生感悟

    为人有所信仰,思想才不致于空虚。生命才有所寄托。我信佛,向不拜佛。信佛,以为佛就在头脑里。脑中有佛,就会自爱爱人。退一万步说:「不会作恶」!庙上的佛像,是泥塑,或木彫的。纵然将它代表佛,去烧香拜它。等于拍佛的马屁,佛会将你看成小人,反而厌恶你。若再带供品,等于向佛行贿,佛会将你看成罪人!我不想做小人,更不肯做罪人。所以不到庙上去烧香拜佛。而以「在家和尙」自居。(外号「枳园居士」。)还有:我也信耶稣。一向不到敎堂做礼拜。耶稣是爱人的,救世的,勉人为

  • 文章孔子與耶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8期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孔子 耶稣 文化传统 信仰传统

    冷静检视孔子与耶稣的行谊,不难发现他们之间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们在各自的历史脉脉络里,都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第一、他们分别相信自己是某一文化传统或信仰传统的特定人选。换言之,两个传统中的的人群,都须依赖他们才可获得存在之曙光。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句话显示孔子自信「身系文化传统的存亡」,而这个传统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命脉所在。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之光。」耶稣也

  • 文章西秦王爺——戲劇團班的守護神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西秦王爷 戏剧团班 信仰

    淸歌犹在耳,芳心妙韵悦其心。梨苑淸风绕宝座,芳馨妙曲迎仙神。殿外立有木牌,记载最近票房捐献之人名和捐款数额。从上列对联、木牌等物判断,梨芳园,至今仍不失为戏班、票友的信仰对象。祇是,为求香客之增加,除从祀天上圣母像外,另悬一圣安宫之招牌,并在殿前新建一宇,以壮声势,其工程正在进行中。梨芳园门前有一大池,昔日风景颇佳。随着南管、北管之衰微,供奉其守护神的庙宇,亦在迅速的变质中。天和宫、梨芳园信仰内容之变质乃是其众多实例之一二而已。

  • 文章中國人的「俗信」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謝鼎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佛教 信佛 妈祖庙 信仰

    我们家鄕当年流行一句话:「家家弥陀佛,处处观士音。」就是大部分家庭主屋内香柜上都供有观音像,一般吃素老先生、老太太们,经常口念「阿弥陀佛」,这就是习俗信仰佛教,其他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一槪不知,在各地文献中都有「俗信」这个名辞。至于台湾的俗信,不属于任何宗教,而是妈祖神。妈祖的出生地是福建省莆田县湄州湾,有林姓居民以捕鱼为业。某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一女,坠地不哭,取名林默娘。年八岁,每逢风雨如晦之夜,她提灯篱跪在高处,引导许多迷失方向的渔船得庆生还。默娘

  • 文章我愛故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期  作者:張國偀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怀念故乡 乡音 地理位置 宗教信仰

    我的故鄕是山西省垣曲縣王村鎭。是中條山與太行山分界中的一個小縣。黃河流經縣城南五里南村,與河南省爲界,並東流將河南分爲南北兩部份。故鄕的風景並不優美,出產也不豐富。但是我却深深愛着我的故鄕?因爲那裡有我想念的人、物,以及我囘憶不完的童年趣事。王村鎭在縣城西北,相距二十五里,是原上九村中最大的一個市鎭。附近人民的生活必須品,都是在這裡買賣集散的。稱爲原上,地形雖然平坦,但却是較緩的梯田,因爲北面接壤的就是麻菇山。故鄕每年農曆夏四、五月間收一季麥子,秋七、八...

  • 文章大杉樹成神記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楊挺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民间信仰 大杉树 位置 境况 灵异事迹

    来台三十余年,所见最有趣的是民间信仰,一般民众,大抵喜欢敬神拜菩萨、或捐资建庙,比任何事更积极认眞。不论环游到那个角落,不止大庙小庙、一村一庙、或一村数庙、随处可见。更奇特的他们不只是拜历代史蹟可考的神圣,之外,还有如大树公、石头公、金斗公、桥头神,松树称木公神等,为数不少。而且规定诞辰庆庙日,每年届时全村民众,演戯庆贺,家家设宴请客,大肆舖张一番,以答谢某神庇佑之恩,所费不赀。追査祀奉缘由;当初确曾有传奇式之来由,为民众津津所乐道!令人听来,确有

  • 文章簡介八仙的形象和故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崇光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八仙 故事 形象 民间信仰 丰县

    上期已經談了《八仙的演變》,今天來介紹八仙的形象和故事。在我們徐州地區尤其豐、沛等縣的民間流傳的基本相似。民家主房當門後墻懸掛的中堂兩側,常見有「八仙人子」的畫像,如同四、五十年代迎新的花轎和出殯的紙紮上的八仙人子的畫像、泥人頭塑像一樣鮮活亮麗,確實增添了民間生活的藝術氣息。下面特作簡要介紹。漢鐘離:此人是復姓鐘離,名權。即「鐘離權」,傳說是漢末晉初人。原爲一名稗將,曾隨晉名將「除三害」的主角周處出征一氏族(首領名萬年),結果全軍覆沒。周處被殺,鐘離權逃...

共73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