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保福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论「八然」保福的眞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陳寬强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八然” 修身养性 人生智慧

    一三八)肆、「八然」恪遵平安可把「」的标准降低,把「平安」作为「」的底线。这在人生观的定位上,是相当重要的调整。把人的欲望调低,使之较易获得满足,社会国家也可因而安定。「格言联璧」把底调的「」作左列描述,可见「」是人人可求可得,并非遥不可及。「有工夫读书,谓之。有力量济人,谓之。有明道济世著述,谓之。有聪明浑厚姿质,谓之。无是非到耳,谓之。无疾病纒身,谓之。无尘俗撄心,谓之。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页一三二)「八然」虽不能把一切修养

  • 文章福保敍聂云台著「富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9期  作者:吳會  出版时间:1989-09-20
    关键字: 富法 丁福保 聂云台 台湾

    致富不难,富维艰,而致贫尤易。用作「富法」以为子孙及一般图富贵者之南针。聂氏幼读儒书,壮岁崇基督教。晚年笃奉佛法,撷三教之精华,纳入「富法」中以劝人为善。下为吾邑鄕先辈丁福保为之所作敍文,丁氏笃信佛法所言多因果报应以劝人觉醒。文曰:「云台先生所著之富法,字字皆从肺腑中流出。日前黄君警顽,将此稿采登申报;而阅者在数月间,捐入「申报读者助学金」有四十七万五千余元之钜款;可见此书劝化之力大矣。昔太仓陆毅氏有言曰:『造物忌才,尤忌财;两者兼而备之,而又非其定

  • 文章甘羅的故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7期  作者:白丁  出版时间:1984-07-20
    关键字: 甘罗 宁寺 爱寺 故宅

    在无锡北门外寺头鎭一般人都知道「甘罗十二为丞相」的故事,却很少人知道甘罗的故宅所在。甘罗的故宅就在我们的故鄕。出无锡北门外一里许,是塘头,塘头过去是寺头鎭,寺头鎭有座广百余亩的宁寺,原是甘罗的故宅所舍建。梁大同初,宁寺又改建为爱寺,寺前有一塘,名甘荡,考锡山景物略,淸朝初年,尙有甘氏的子孙居住在塘的左右附近。甘罗是战国时,秦国的下蔡人,年十二,事丞相吕不韦,使于赵,赵王出郊相迎,割五城事秦,秦封为上卿。

  • 文章粥會四周年記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63-02-25
    关键字: 粥会 四周年 吴稚晖 丁福保 狄君武

    锡邑丁梅轩(福保一字仲祜)先生,享盛誉于海上,以地方不靖,杜门屛居,而知己亲旧,又疎晤谈,于是约无锡常州两邑耆彦都十余人,于每周星期一之晚上,集其梅白克寓庐,仅备白粥及粥菜四碟,不用柬邀,不登新闻,不用迎送,不纳费用,就座而食,食罄而谈,上下古今,鄕音娓娓,绝不谈及政治,杳无显宦羼入,以防招摇舖张。始民国十五年,迄民国三十六年,恺参与其事,达十余年之久。兹者丁先生已谢世故居,参与粥食者,亦多先后物化,风流云散,殆如隔世。君武先生发起台北粥会,绍赓余韵

  • 文章好書備索——「昏燈靜夜伴我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9期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昏灯静夜伴我读》 丁福保 赠送同乡 七旬华诞

    本书内容胥为齐家治国的宝典,尤为靑少年进德修业的规范,为鄕先辈丁福保先生著。丁福保,字仲祜,别署畴隐,破衲,晋陵下士,前情光緖二十二年丙申科秀才,后留学日本医科大学毕业。初行医,嗣任上海文明书局编辑,民国二年自创医学于上海,著有说文解字诂林,淸诗话,老子道德经笺注,陶渊明诗笺注等,他编纂和译述的书,眞是汗牛充栋。他是我国成名的一位文学家、哲学家、医学家、佛学家。生于民前三十八年,卒于民国四十一年。本书为同鄕会监事沈映冬鄕长们弟子醵资印行,赠送亲友以祝贺沈

  • 文章宣化實業家周琳先生與「寳興」「天興」兩煤礦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李培適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煤矿 开办新学 西万 万福成 电厂 怀念长辈

    车由矿区直达下花园车站,运送煤炭,困难因得解决,空中电缆车因需费甚钜,乃另招募电缆车运输设备股金,当时集资约银币三万元之谱,在彼时这是一笔大的资金,世叔一生事业乃由敎育转入实业,因此家业兴旺,后由宣化乔迁北平西城居住,初在淸末世叔与 先严万钧公、世伯王连城(壁)、世叔刘景南(寿昌)诸公在宣化城内创设最大规模的米粮行「万成」、「西万成」以及「万成」三大商行,拥有掌柜和伙计三百余人,生畜(骡马)二十多头,以之加工碾磨。世叔计划广远,并常以南通张季直(謇

  • 文章记鄕先贤丁福保先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5期  作者:唐湘清  出版时间:1984-05-20
    关键字: 丁福保 中西医学兼长 师生关系 中医学术

    记得多年以前,无锡鄕讯曾刊载一则短文,大意是说:「丁福保先生的姪儿在台北,丁福保是西医,不是中医」。当时我看了这一短文,觉得事实上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据我所知,丁福保先生不仅只是西医,对于中医的造诣也很深,是一位中西医学兼长的学者,虽然他是西医,决不能否认他同时也是中医。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这位无锡前辈的文章,都因事忙而搁置。现在忽然想起,仍捉笔记述。我从少年时起,就读过丁福保先生很多的著作,因此对于丁福保先生的事蹟,可能比他姪儿更淸楚。丁先生在上海梅白格路

  • 文章粥會五十年紀念詞粥會的歷程——上海·重慶·臺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6期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粥会五十年纪念 粥会历程 丁福保 吴稚晖

    民国十三年甲子,丁福保先生在上海发起粥会,每星期一晚上,邀集老友七、八人聚会,同餐白粥,或星月当空,则移座屋顶平台,丁先生曾说,有淸粥足以果腹,有蔬果足以适口,有老友足以倾谈,余实爱此淡泊生涯。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吴稚老在陪都重庆怀念丁先生,因委托其族人丁锦、慕韩先生,于每周五夜晚,约为白粥会。嘉陵江畔,疏星明月,蜀人呼为稀饭晚会,时抗战方殷。稚老则说:「现在吃粥吃到重庆来了,但是,明年一定可以囘上海」。表示穷且益坚,志不可夺,而又敌忾同仇,稚老既预言

  • 文章九如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九如 五福 《诗•小雅•天保》 《尚书》 传统文化 幸福观

    春节过后,见到邻家墙壁红联:「九如天作,五寿为先。」回忆少年时,读过的五经,九如出自《诗经·小雅·天》:「天保定尔,以莫不典。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天二句外,前两句四个如,后五句五个如,是谓「九如」。五出自《尙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五项是生要长寿,死要安乐恰是寿终,是谓「五」。世间宝物以「如意」为贵,皇宫中最多。民间常言「如愿以偿」,都愿获得

  • 文章砚城旧闻 永轮和太久罐头厂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6期  作者:陳霖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李幼梅 安平内河轮船公司 永福轮 太久罐头厂 李默西

    李幼梅先生是二十世纪初瑞安闻名的企业家。一九二四年他创办安平内河轮船公司(新公司)。一九二八年他筹建排水量约八百吨的永轮。他的侄儿李墨西三十年代在北门外本寂寺创办太久罐头厂。二〇〇三年秋我与幼梅先生孙女、八十岁老人李爱修在上海松江社会利院会面。她两鬓白发,谈笑风生叙述她幼年时代参观永轮船的旧事。一九二八年,李爱修祖父幼梅公在瑞安西门涂坦搭蓬建造永轮,其父母带她们姐妹四人去参观永轮。筹建此轮需要银元十几万大洋,采取入股形式筹集资金。从德国进口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