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经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領略古法出新奇——讀「弘一大師全集」書法卷淺識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9  作者:周焜民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弘一法师 书法艺术 佛经

    弘一法师是人间才子,现代弥陀。他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佛学思想体系,奠定了振微继绝的律宗大师地位。「余字即法」,尤其独辟蹊径的是,他披剃后,诸艺俱疏,独孜孜矻矻于书法艺术,「多写字以结善缘」「冀以善巧方便,导俗利生」。终其一生,留下成千上万的以佛经敎义为主要内容的书法作品,形式上包括写经,述作,批注和对联、中堂、横幅、斗方、书信。(弘一法师全集)书法卷收入其从童年至圆寂前的各类书件,时间跨度半个世纪,加上佛学,书信各卷的作品,可谓洋洋大观

  • 文章影印敦煌繕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緣起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2、43期  作者:李謇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影印敦煌佛经 文化价值 宏扬国粹

    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鈎玄提要,是如來性體中自然流露出來的,處處敎人見性。但在全經文句五千八百三十七字內,除「是福德卽非福德性」的唯一「性」字外,別處未再發現(見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卷一第十一頁倒數第七行,及卷二第一三三頁倒數第一行),足見我佛慈悲,祇希望我們在日常起居坐臥間,隨時觀照,自求參悟,而不應爲文字所束縛。因恐執着一個「性」字,仍爲有「着」,有着就是有我、有分別、有窐碍,念念生滅,輪廻尙不能斷,還談什麼成佛作祖呢?三藏十二部,一切法門,都是以明...

  • 文章玄奘三藏對中國文化之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東初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玄奘 取经 佛经翻译 佛学思想 文化交流

    ㈠前言玄奘大師是我國佛敎史上留學之宗匠,是中華民族最偉大之探險家。其畢生獻身於溝通中印文化。留學印度十有九年,回國後在二十年間譯出一千三百餘卷經典,不僅開我國佛敎譯經史上新紀錄,卽在世界學術史上亦少有其匹。這種不畏艱苦冒險犯難的偉大精神及偉大學術貢獻,實値得國人永遠懷念與仰敬!他對我國歷史文化,旣有如此輝煌偉績的貢獻,實有向國人介紹的必要。㈡玄奘三藏之輝煌史績一、國內求學時代(四九六—六二七)唐三藏玄奘大師,俗稱唐僧。姓陳名褘,隋開皇十六年(五九六)出生...

  • 文章影印敦煌石室金剛般若經序言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2、43期  作者:竇景椿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影印佛经序言 佛教简史 珍贵史料

    北平图书馆所藏敦煌石室唐人写金刚经卷子大抵相同。考柳公权所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淸宣统间上海有正书局印行本)系唐穆宗长庆四年,即公元八二四年,景椿家藏金刚般若经写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即公元六六九年,早于柳书一百五十五年,经卷文句与古今各本微有异同,堪供校勘佛经者之珍贵史料。兹为宏扬文化,广事流通,爰经商诸中华佛敎居士会介绍印行,愿十方大德,海内外善人信士曁喜好硏究书法者共赏焉。原写本前段残缺数行,姑依流通本经文集字补足之,尙不失眞谛妙旨也。癸丑年仲夏窦景椿自序

  • 文章索居低唱(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壬申 張仲五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南京 太平军 李煜 佛经 镇江 薛家巷 诗词作品

    五、南京秦淮风流自六朝,太平军后便萧条,恢复旧观曾相国,韬光还是遣无聊。画舫欵乃双橹摇,桃叶渡口大中桥,河房笙歌传户外,金吾不禁每通宵。李煜也能知进兵,载美又作陇西行,倚声虽是传千古,不及区区辱井名。两度舍身崇佛经,谤木政治也修明,如梦六朝多多恨,梁武饿死在台城。城西小湖名莫愁,湖上却有胜棋楼,平添俗气污颜色,卢家少女亦蒙羞。罗列江心八卦洲,燕子矶上要回头,后湖四月樱桃熟,才有游人荡小舟。二水中分白鹭洲,血影石在皇城头,乌衣巷无王谢宅,李黾年有唱经楼。无

  • 文章從敦文到天女散花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楊惠南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变文 敦煌出土文献 通俗文学 《天女散花》 佛经戏剧

    我国甘肃省的敦煌石窟中,拿走了大约一万卷的秘笈;变文,这种流行于盛唐的文体,才首次见诸于世,也因此震惊了整个中国文学史界。其后的数十年间,更进而形成了所谓的「敦煌学」。变文中的故事,大都取材于佛经或民间的各种传奇,并加以敷演和变化;相信,这也是它们之所以被称做「变文」的原因。而『维摩经变文』(通常称为「维摩诘经讲经文」),无疑地,是『维摩经』的改编,它不过是两万多种敦煌变文当中的一种罢了!当我第一次阅读『维摩经变文』的时候,一方面惊叹着它的文词优美,一方面则

  • 文章革命老人——曹文錫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2期  作者:曾憲光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春秋杂志》 曹亚伯之子 革命神童 孙中山就职典礼 佛经造诣 遥祝长寿

    凡重要密码均由余保密翻译,是为余服务党国之始,嗣后则在军政党机关工作……」。是诚难能可贵!曹老信佛,对佛经研究具有五十余年造诣,法号无为居士,近年来东南亚高僧特来港访他及研讨佛经者不缺其人,许是生平积德之故吧!他正在享老来福,因其姪女在年前斥巨资购一洋楼孝敬,目前生活过得优哉悠哉!正如寒江雪前辈说的,曹老除有时义务敎人气功外,便「日以诗酒自娱」,在此遥祝曹老寿比南山!——原载香港万人日报

  • 文章讀佛教書籍有感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李勤合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佛教书籍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佛教大学 佛经翻译

    即可,此点又可另论。这样,佛教不仅可以为世俗教育出力,也可发挥自家之影响于极大。第二点感想是关于佛教书籍的白话翻译。现在学者整理传统儒家文献。翻译是一重要途径和方法,所以随处可见儒家书籍的白话译本。但佛教书籍的白话译本还看不见,这对一般民众理解佛教实在不利。中国古代的书籍,用文言文写成,一般民众若受过中等教育,也能读一些,但要谈理解,还有一定困难。而中国佛经,有许多是古时翻译外来文字的,更是一般人所难读。所以佛教书籍的白话翻译更显必要。现在一般民众的佛教信仰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